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八闽大地打造绿色发展福建样板

  行走在八闽大地,草木馥郁,花香扑鼻,空气清新,让人时常忍不住来个深呼吸。

  青山、绿树、河流、飞鸟构成的诱人景致都在以它们特有的方式记述着福建从首批提出生态省建设,到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再到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奋力探索。

  作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省始终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重中之重,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努力形成特色鲜明、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打造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样板”。

  日前,笔者跟随“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采访团走进福建,亲身感受八闽大地转型发展后发赶超的勃发干劲和对生态环境红线不可逾越的清醒认知,记录并见证福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探索的普遍意义和模式内涵。

  【从率先在全国实施环保“一岗双责”到率先扛起“党政同责”大旗,从省政府建立季度环保督查会到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组开展史上最严督察,福建通过构建大生态环保督察格局,让压力层层传导,让环保责任层层落实】

  2016年6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5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福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福建方案》)。

  2016年8月12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福建方案》,决定选择福建作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

  应该说,这是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开展生态文明改革综合试验,既是中央赋予福建的重任,也为福建保持生态环境全国领先注入强劲动力。

  福建省决策层对发展路径始终有着清晰认识,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党政领导的共同决策视野,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把“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环保责任底线,切实落实属地责任。

  早在2010年,福建省就率先在全国实行环保“一岗双责”,提出“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环保”。2016年全省两会期间,省委书记、省长与9市1区党政领导分别签署《2016年度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意味着各地党政“一把手”都要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的阶段性任务绑在一起。

  如何才能发挥党政同责的效力,福建给出的答案是:构建立体大生态环保督察格局。从2016年起,福建每两年将对各地进行一次督察,督察结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

  2016年7月起,福建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组在龙岩、泉州、宁德启动首轮环保督察行动,目前3市已办结环境举报问题506件,共查处289家违法企业。其中,行政处罚146件,罚款527万元,移送公安行政拘留18人。龙岩首批已问责17名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责任人。

  自2014年起,福建省率先在全国建立季度督查通报制,将各地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列入省政府季度经济形势运行分析暨督查通报会。通报的突出问题由省政府办公厅分解到各设区市政府研究处理,省政府督查室跟踪督办,让环保不力的地方官员“脸红冒汗”。

  【坚持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加快补齐环境治理短板,着力解决影响生态环境质量最突出的问题,牢牢守住“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持续保持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

  绿水青山,成清新福建的一张“烫金名片”。

  今年前9月,全省12条主要河流~水质占比96.5%;9个设区城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占比98.2%,比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平均水平高17.9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达65.9%,连续38年保持全国第一,是全国大气、水、生态全优的省份之一。

  省环保厅厅长朱华坦言,尽管福建省环境质量长期保持优良,但仍有短板,当前重要任务就是如何在环境质量高位运行下治理短板。

  福建12条大河水质常年为优,养育着一辈辈八闽人。福建省敢为天下先,将治水向治本、向源头、向纵深推进。在全国率先出台地方版“水十条”后,又创新开展小流域整治,提出用5年时间实现小流域水质大变化,全省小流域Ⅲ类以上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严格考核,奖优罚劣。

  曾经“河很宽,水很清”的厦门海沧区过芸溪畔的东孚镇,是闻名遐迩的“中国玛瑙之都”,257家玛瑙加工厂聚集于此,形成中国最大的玛瑙加工贸易基地。但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残渣也成为流域最大的污染源。经过两年来的小流域治理,如今,徜徉在过芸溪的岸边,湛蓝的天空下,细长的碧水犹如一条蜿蜒向前的长龙,在郁郁葱葱的青草地里时隐时现。白鹭戏水,清澈的水面倒映出沿线的红砖古厝,清脆的流水声与岸边人们此起彼伏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

  为何要在治水上如此不遗余力?“让百姓喝上放心水,让村前小溪清水长流,让老乡记得住乡愁,这就是答案。”朱华说。

  从昔日的臭水沟到如今的景观河,这样的嬗变在各地等地不断涌现:泉州市筛选问题小流域,督促各地“赛”水质,一年后再亮成绩单“晒”水质,奖优惩劣;晋江市通过采取“防控、巡查、整治、打击”等综合措施,创新实行污染源排查销号制度,定期开展联合专项督查检查,确保污染源排查一个、整治一个、销号一个,从源头解决污染问题……

  【福建围绕环境质量改善,创新环境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环境管理质量和效能】

  不仅要分析数据,还要找到数据背后的污染原因,并提出治理对策。福建在全国率先建立的定期会商机制动态掌握环境质量状况,确保精准实施环境治理措施。同时,建立实时会商制度,一旦发现超标或敏感污染物检出等数据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启动会商机制,采取果断措施,消除隐患与异常。

  目前,福建各地根据通报问题及会商提出的建议积极主动作为,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改善环境质量。如长泰县上半年因龙津溪水质超标,水质考核排名全省后10名。会商后,县委书记、县长专门召开现场会,部署开展全民综合治水百日会战,成效明显;福州、厦门、漳州市通过会商,有针对性地开展扬尘污染专项整治,严控工地、道路、露天堆场扬尘污染,第三季度PM2.5及PM10浓度较上半年均有明显下降。

  定期会商制度坚持的是问题导向,力求精准施策。而厦门率先在全国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力图要打破“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怪圈。

  2015年,厦门有3宗地块被暂缓出让,因为它们可能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或者不符合环境功能区及卫生防护距离。而这得益于厦门市将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纳入“多规合一”,将此前环境末端管理提升到项目的决策阶段,曾经“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难题迎刃而解。

  据了解,2015年,随着水、大气、噪声等环境功能区划、环保总规和各类规划环评要求等9个环保专题纳入“多规合一”平台,981平方公里陆域生态控制线占到厦门全市国土面积的57.6%。目前,生态控制线已纳入全市“多规合一”平台,生态保护区域牢牢固定在“一张蓝图”上。

  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福建环保管理新机制不断推陈出新:石狮市全面实现三大染整工业集控区清洁能源替代,全面告别“燃煤时代”;泉州市率先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健全环境责任保险的市场模式。截至目前共有23家企业参保,累计承担风险3000万元;厦门市成立全省首个环保警务室新民派出所环保警务室,采取环保部门与公安部门环境执法联动协作机制,侦办各类环境违法案件,确保环境类行政刑事执法活动衔接通畅。

  生态路上,福建积极探索特色鲜明、可复制、可推广的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打造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样板”。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实时完成跨境汇款,并可自主选择人民币或港币作为到账币种。

2025年06月24日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6月1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发行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达8亿元,期限2年。这是天津市在“两新”债券领域的首次突破。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6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我国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468项,同比增长65.9%。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达18926项,标准物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标准物质作为化学、生物等领域检测的“标尺”和“砝码”,是国家计量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

2025年06月11日
银发经济带动适老化产品高速增长 2025年1-4月全国适老化产品新增量同比激增255.2%

银发经济带动适老化产品高速增长 2025年1-4月全国适老化产品新增量同比激增255.2%

5月26日,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在政策支持和老龄化加速的双重推动下,中国适老化产品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1-4月,全国适老化产品新增2.87万种,同比增长255.2%,展现出银发经济的强劲潜力。截至4月底,全国消费品品种总量为21860.4万种,其中适老化产品总量21.6万种,涉及近1万家企业。

2025年05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