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呼伦贝尔市全力打造全国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示范区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始终坚持美丽发展,严守生态底线,通过实施以呼伦湖为重点的林田草山水湖综合保护治理,推动草原畜牧业转型和林区深化改革,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保护好生态,努力实现绿色与发展的内在统一。

  呼伦湖草丰水美鸟欢鸣

  作为内蒙古第一大湖、中国第四大淡水湖,呼伦湖一直是我国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持碳循环、养护草原、防止荒漠化及维系周边草原生态系统平衡等重要生态功能,其生态状况与呼伦贝尔草原及其周边亿万生灵息息相关。

  2016年入夏以来,尽管其周边地区气温偏低,降水偏少,但呼伦湖面积较去年同期仍有小幅增长,生态治理效果初步显现。今年夏季,市气象局利用卫星资料对呼伦湖水体进行面积监测,显示呼伦湖水面面积约为2061.9平方公里,水位大幅上升。

  为有效补充水生生物种群和渔业资源,2016年8月,呼伦湖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在小河口举行,2万余公斤鲢鳙鱼种在呼伦湖“安家”。

  2016年10月1日,酝酿多年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正式颁布施行。明确了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并对呼伦湖保护的各个关键环节作出了规定。《条例》的实施全面提升了呼伦湖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保护、管理和执法职能,为维护保护区生态功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呼伦湖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对呼伦湖的生态保护、环境恢复、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为遏制不法分子的私捕滥捞活动,2016年入秋以来,保护区各管护站、综合执法局、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及水上巡逻艇大队不定期开展水上和陆地巡护工作,严厉打击私捕乱捞人员,并多次开展水上清理网具工作。

  大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

  呼伦贝尔素有“天堂草原”之称,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始终是呼伦贝尔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书记秦义在市第四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后五年呼伦贝尔市要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全面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严格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沙地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建立完善的草畜平衡管理制度。

  让退化的草原重披“绿衣”,让辛勤的牧民多得实惠。据悉,呼伦贝尔市从2011年实施草原补奖机制以来,补奖面积总任务近1.04亿亩,其中,禁牧面积2850.5万亩,草畜平衡面积7508.26万亩。牧民生产资料补贴户数1.8万户,实施牧草良种补贴面积每年在200万亩左右。禁牧、草畜平衡和牧民生产资料补贴累计发放资金近23.2亿元,12.26万户35.69万农牧民从草原补奖政策中受益,有效减轻了天然草原的放牧压力,草原生态持续好转。

  “十三五”规划期间,呼伦贝尔市将实行新一轮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补奖总面积达10358万亩,其中,禁牧面积1687万亩,草畜平衡面积8671万亩。补奖总资金62941万元,其中禁牧补助资金23197.24万元,草蓄平衡补助资金38743.76万元。

  为全面落实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保护草原资源,强化禁牧和草畜平衡监督管理,促进生态文明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2016年7月18日,市政府印发《呼伦贝尔市禁牧和草畜平衡监督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在全市所有草原实行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在禁牧区执行严格的禁牧政策,鼓励牧民合作经营,开展规模化集中舍饲养殖。

  大森林万顷青山腾绿浪

  呼伦贝尔市林地面积1620万公顷,森林面积1300万公顷,活立木蓄积11.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1.4%。森林生态系统维系着呼伦贝尔大草原和东北平原的生态平衡,在建设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中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2016年呼伦贝尔市超额完成国土绿化任务,截至2016年10月底,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面积4301.89万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1806.04万亩。全年完成造林78.6万亩,全年义务植树470万株。

  美丽富饶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被誉为“北疆的绿色长城”,是我国四大重点国有林区之一。自2015年4月1日起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发展模式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以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林区因木材停伐形成富余职工近1.7万人,目前,已有1.3万余名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其余3464人将在贮木场库存木材销售完毕后,结合专业服务队伍组建统一进行安置。

  在国有林区改革的大背景下,2016年5月,根河林业局森林经营处正式挂牌成立,下设18个营林工队共288人,全部由原从事木材生产的职工组成,森林经营工作不仅是工作性质的转变,也意味着职工真正从“砍树人”转变为“种树人”。

  坚持绿色发展,坚守生态底线。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祖国北疆生态文明亮丽风景线,建设生态保护示范区,是全市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推动数字消费 扩大多元化供给

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推动数字消费 扩大多元化供给

9月24日,商务部等八部门正式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围绕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从四方面提出14项具体任务举措,旨在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激发社会经济活力,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

2025年09月26日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条例》已起正式实施 市场进入强监管时代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条例》已起正式实施 市场进入强监管时代

9月15日起,我国住房租赁领域首部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全面加强对住房租赁市场的监管,明确出租与承租行为规范,对住房租赁企业、经纪机构提出明确要求,着力保障租赁双方合法权益。

2025年09月16日
全球支付产业“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 卡组织成服务实体经济关键力量

全球支付产业“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 卡组织成服务实体经济关键力量

9月12日,金融科技50人论坛正式发布《银行卡组织高质量发展推动支付产业服务实体经济》报告。该报告指出,随着全球经贸格局进入新阶段,支付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呈现“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发展趋势,实时支付系统和区域性互联互通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2025年09月15日
全球旅游强劲复苏 2024年总人次达142亿人次、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

全球旅游强劲复苏 2024年总人次达142亿人次、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

9月12日,据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发布的《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自2024年以来,全球旅游业实现全面复苏,正朝着高端化、个性化与可持续化方向快速转型。2024年全球旅游总人次达142亿人次,同比增长13.8%;全球旅游总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展现出强劲的市场修复力和增长潜

2025年09月13日
阿里、美团转换战场! 我国本地生活行业竞争或将升级 生态和AI成关键变量

阿里、美团转换战场! 我国本地生活行业竞争或将升级 生态和AI成关键变量

2025年9月10日,在阿里巴巴成立26周年之际,旗下国民应用高德推出了全球首个基于真实导航、出行行为,融合AI技术打造而成的生活服务榜单高德扫街榜。该榜单以“10亿人用脚投票的真实榜单”为口号,分为美食、酒店、景区等类别,依托高德覆盖的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和每日1.2亿次生活服务搜索数据,旨在为用户提供动态更新的

2025年09月11日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9月2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呈现了2024年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态势与结构转型成效。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金融租赁行业总资产规模达4.58万亿元,租赁资产余额为4.3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6%和10.24%,整体保持稳健发展。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再创新高 高科技产品引领出海新浪潮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再创新高 高科技产品引领出海新浪潮

8月15日,在2025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上,亚马逊全球开店正式发布《2025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发展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并首次揭晓“2025产品创新出海品牌五十强”榜单,深度解读中国跨境电商企业的创新路径与发展趋势。

2025年08月18日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8月14日,京东集团(JD.O;9618.HK)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财报显示,京东二季度实现收入3,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远超市场预期,并创下近三年来收入增速的新高。这一强劲表现主要得益于核心零售业务的持续增长以及包括京东外卖在内的新业务的迅猛发展。

2025年08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