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诚信托否认国都证券董事长失联传言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证券产业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金融反腐大幕下,现任国都证券董事长王少华失联引起关注,市场传言多与其在中诚信托时的历史有关。然而中诚信托极力辟谣。真相究竟如何?

  “董事长失联的事件目前仍无更新进展,一切以披露的公告为主。”7月27日,国都证券董秘在电话中如是告诉《投资者报》。

  国都证券为新三板上市公司,其主办券商是中信证券,二者在7月21日皆发布公告称,无法与国都证券董事长王少华取得联系。随后的一周里,各种风声雨声千回百转,甚嚣尘上。

  有些事也许暂时尚无法定论,投资人也看得云里雾里。但在多方采访与信息的相互印证之中,长期专注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报》记者力图还原王少华失联后的各种镜像。

  股权遭抛售

  中诚信托否认传言

  王少华今年61岁,现为国都证券董事长、此前曾任南方证券海口分公司总经理、中煤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中诚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董事长等职务,在中诚信托前后任职长达20年,从2001年开始兼任国都证券董事长。早在今年6月初,业内便有传言称“王少华被带走”,但直到7月21日,这一消息才被官方确认。

  那么,国都证券和中诚信托在王少华失联的问题上有什么关联吗?资料显示,国都证券设立于2001年12月28日,由中煤信托(中诚信托的前身)、国华投资等12家股东发起成立,注册资本53亿元,2009年注册地由深圳迁入北京。2015年6月23日完成股改。

  今年3月31日,国都证券在新三板正式挂牌。公司的《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国都证券第一大股东中诚信托持股比例13.33%。中诚信托成立于1995年11月,是信托业协会、证券业协会会员单位,也是信托业首家拥有国际业务全牌照的信托公司。

  在国都证券发布公告的当天,其主办券商中信证券称,前述事项如有最新进展,将督促国都证券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并提示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王少华失联的消息令业内震惊。据记者了解,被一同带走的除了王少华,还有目前已退休的中诚信托老董事长王忠明。王忠明曾在2008年前后出任中诚信托董事长,而一份向媒体的匿名爆料指出,王少华和王忠明两人都在5月底被江西检察院带走,具体原因在过去一周内出现了多个版本。

  一种说法称,与煤炭系统改制有关,但认为去年年底开始的6家中诚信托的股东先后通过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出售其所持中诚信托的股权是“事出有因”;另一种说法则表示,王少华失联与其在中诚信托任职期间向盘古项目放款有关;还有人认为问题发生在王少华任职国都证券期间。

  面对各路传言,中诚信托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回应称:对王少华因个人原因暂时无法履行国都证券董事长相关职责的相关事宜,还要以国都证券公告为准。

  而对盘古项目的传言,中诚信托表示传言不实。“我公司所有项目均按照商业原则,自主决策和运作,采取市场化方式,履行正常的审批决策流程,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均要符合我公司相关管理规定。”中诚信托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

  中诚信托现任董事长牛成立在7月25日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详述了“盘古大观”的项目过程。“‘ ‘盘古项目’在当时是被各家金融机构相互争抢的项目。具体项目放款时间是2014年3月,融资方为北京盘古氏投资有限公司,金额25亿元的单一资金信托,是以借款人所持盘古大观部分写字楼提供抵押担保,当时抵押物估值约50亿元,由北京政泉控股有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该项目在我公司内部履行正常的审批决策流程,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均符合我司相关管理规定。债务人出现风险苗头后,我公司及时启动强制执行程序,查封了债务人主要资产。相关部门曾对公司进行例行巡视,未发现该项目存在违规问题。”牛成立同时指出,目前查封的资产约为400亿元,足够覆盖项目风险,预计最后该项目并不会发生损失。

  而针对中诚信托多家股东股权转让事宜,中诚信托回复本报表示,股东转让公司股权是出于股东自身情况考虑。而截至目前,转让事项仍在有序进行中。

  前事扑朔迷离

  王少华失联究竟为哪般?

  “如果是金融反腐,那可能就不在现有的监管检查的范畴内了。” 北京某资深信托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在旧部眼中,王少华是位业内雷厉风行的风云人物。虽然作风强势,但能力很强,其在上任期间创造了中诚信托高速发展的最好时光。从简历看,王少华的多数职业生涯均与中诚信托有关。

  王少华1982年毕业于辽宁财经学院(现东北财经大学)基建财务信用专业,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1992年至1995年,其在南方证券有限公司海口分公司担任副总经理、总经理;1996年至2016年,在中诚信托历任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董事等职务,仅在中诚信托就有20年的光阴。

  值得关注的是,这不是王少华第一次经历风波。财新的早前报道称,王少华早在2000年4月代表中诚信托在嘉实基金出任董事时,曾建议嘉实基金将其所管理的泰和基金出资接亿安科技的庄,进行重仓短期炒作,以赚取高收益,并提议否决嘉实基金总经理洪磊和投资总监波涛分散化、长期化的投资理念。当时中诚信托已持有嘉实基金40%股权。

  报道称,2000年6月12日,洪磊代表嘉实基金提请证监会对王少华的任职资格进行审查。3天后,嘉实基金召开董事会,王少华获董事长马庆泉授权主持会议,通过了罢免洪磊的决议。

  而对于这几年的业绩的下滑,中诚信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近两年公司结合宏观形势和对经济周期的研判,主动选择稳健经营策略的结果。

  7月26日,中诚信托如期召开上半年经营工作分析会,中诚信托相关负责人称:“转型不是一蹴而就,对于近两年的业绩增长波动,董事会和股东也均给予理解和支持。截至到2017年6月末,公司信托资产管理规模为2338.61亿元,较上年末提升至432.87亿元,增幅为22.71%。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31亿元,较上一年度同期净利润增长近1.19亿元,增幅38.33%。公司全体员工在经营班子带领下,努力进取,力争实现战略转型和业务的快速发展。”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7月23日,中国新修订的《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通过统一技术规范,实现一个二维码整合价格结算、产品溯源、数字标签等全链条信息,为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数字化服务。

2025年07月25日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实时完成跨境汇款,并可自主选择人民币或港币作为到账币种。

2025年06月24日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6月1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发行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达8亿元,期限2年。这是天津市在“两新”债券领域的首次突破。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6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我国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468项,同比增长65.9%。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达18926项,标准物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标准物质作为化学、生物等领域检测的“标尺”和“砝码”,是国家计量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

2025年06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