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从iPhone X的利润分配来看中美贸易战

        最近,中美贸易战引发全球关注。追本溯源,特朗普之所以会挑起这次贸易战,其主要理由是对华长期贸易逆差,而特朗普也不止一次拿此说事,要求中国今年削减对美逆差1000亿美元。

        创纪录的对华贸易逆差,表面看,似乎是美国吃了大亏,然而,数据就代表一切吗?本文试图以iPhone X成本和利润构成,来剖析数据背后掩盖的真相。

        美国对外贸易逆差不会因贸易战消失

        从历史上看,美国对外贸易逆差是长期存在的。自上世纪70年代起,美国对外贸易逆差整体上呈现逐渐走高态势。

1960-2017年美国对外贸易差额走势
 

        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正值美日贸易战爆发,其间虽然美国贸易逆差略微有所回落,但并没有彻底扭转美国对外贸易“失衡”趋势,而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也同样未能得到根本改观。

        1985-2017年美国对日本贸易逆差走势
 

        再看中美双边贸易,1985-2017年间,美国每年对中国都存在着贸易逆差,且总体上还有逐年增大的趋势,2017年更是达到创历史新高的3752.3亿美元。也正是以此为由,美国发动了对中国的贸易战,旨在改善中美双边的贸易失衡问题。

1985-2018年美国对中国贸易差额走势
 
        然而,历史已经证明,不管美国打不打贸易战,其对外贸易逆差的常态是不会改变的,对日本如此,对中国必然也是如此。

        这是为什么呢?

        最直接的原因在于,现行的贸易统计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

        目前,国际通用的贸易统计规则是“原产地规则”,即以跨越国境货物的物理价值为基础,并根据货物的来源国和目的地来定义进口和出口。

        如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论坛上所言,由于中国长期处于亚洲产业链的末端,中国往往会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地区进口部件,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完成后对美出口成品。而这一格局的形成,让美国从日韩等地的进口转移至中国,进而造成日韩等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下降与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攀升。

        在此过程里,中国潜移默化地扮演了整个东亚产业链的全部角色,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实质上反映的是整个东亚产业链对美贸易顺差。2017年,中国对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三地区的贸易逆差累计额高达1929亿美元,而1997年仅为154亿美元。

中国大陆对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贸易逆差额
 
        因此,单纯针对中国挑起贸易战,并不足以抵消美国对东亚的逆差状况。当然,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源远非这么简单,沿着刚才的思路深挖下去,我们会发现,背后还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在此,有必要先明确“全球价值链”这一概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的大力推动下,越来越多的跨国巨头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其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分销及售后服务等环节,已不再局限于同一个国家或地区,而逐渐演变为“一件商品,全球生产”的局面,即所谓的“全球价值链”。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商业贸易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预测

        这些跨国巨头不再通过制造产品获利,而是利用对品牌和技术的垄断,获得每一件产品价值链中附加值最大的部分。从微笑曲线来看,美国跨国巨头所在的本土更多位于曲线两端的盈利大头位置,而发展中国家的盈利利润率则长期处于微笑曲线最底部。

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
 

        对于中国来说,由于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具备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因此会从拉美、中东、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大量进口资源,从美、日、韩和德等国家大量进口中间品,在国内进行组装和加工后再出口至欧美等地,实际的增加值仅是中国加工组装的部分,但是在现行的出口核算方法下,出口产品均按照出厂售价计算,这也无形中大大高估了中美的贸易顺差。

        事实上,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也说明了这一问题。2017年中国对外的贸易顺差中,加工贸易占比高达61.9%,而一般贸易仅占38.1%。这一现状,势必造成“贸易逆差在美国,利润逆差在中国”的局面。因此,中美双边的贸易状况,远非数据显示的那般“不公平”。

2017年中国对外贸易的结构(亿美元)
 
        从iPhone X的利润分成看美中贸易逆差

        我们不妨以美国的苹果公司为例来加以说明。

        曾经有一本名为《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的畅销书甚是流行,该书讲述了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传奇的一生:

        在美国设计,在日本制造关键零部件,由韩国制造最核心的芯片和显示屏,由台湾厂商供应另外一些零部件,最后在深圳的富士康工厂里组装,然后空运到美国,再被苹果商店门口排队的华人买走,走私回中国,然后卖到中国各地,然后又被深圳的手机作坊回收翻新再出售,最后被当作电子垃圾拆解回收……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按照现行的国际贸易统计方式来判断,当iPhone在富士康工厂里组装完毕后空运至美国,那么这款地地道道的美国手机,却会被算成是来自中国的进口。也就是说,苹果公司最赚钱的手机,在为美国创造巨额利润的同时,对美国出口的贡献居然为零!

        倘若把iPhone产品在海外创造的收益计入美国的出口当中,那么美国总体的贸易赤字情况又当如何?我们可以基于苹果公司的最新款手机iPhone X,来大致算一笔账。

iPhone X 物料成本列表

 


        上表是一份媒体曝光的iPhone X的物料成本清单。从中可以看到,单部iPhone X的BOM成本总价为412.75美元,约合人民币2700元,仅占其在中国区售价(64GB,8388元;256GB:9688元)的30%左右。如果不考虑研发、营销等方面的支出,那么果粉们每购买一部崭新的iPhone X,便会贡献出近6000元人民币的利润。

        那么,这些利润将如何分配呢?

        根据美国加州大学和雪城大学3位教授合作撰写的研究报告《捕捉苹果全球供应网络利润》,一部iPhone手机利润在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的分配状况差异巨大,苹果公司每卖出一部 iPhone,便独享其中近六成的利润;排在第二的是塑胶、金属等原物料供应国,占去了 21.9%;作为屏幕、电子元件主要供应商的韩国,也仅分得了 iPhone 利润的 4.7%;至于中国大陆,只是通过劳工获得了其中 1.8%的利润份额。

iPhone 产品的利润分配格局
 
        如此看来,每卖出一部iPhone X,苹果公司可以从中获利超过3000元人民币。倘若将这一数字粗略认定为所有iPhone产品的盈利,那么2017年,美国因从中国“进口”iPhone而获得的利润将超过220亿美元。

        更进一步,Counterpoint Research统计显示,2017年iPhone产品在全球销量高达2.16亿部,倘若去掉在中国的5100余万台销量,从中国“出口”海外的iPhone产品高达1.56亿部,其中美国为7000万部。

        根据苹果公司2017年年报的营收结构,仅iPhone产品就扩大了中国对外贸易910亿美元的顺差,扩大了对美贸易顺差400亿美元,苹果公司从中获得的毛利润将在527亿美元和232亿美元左右。

        这才仅仅是苹果公司的iPhone产品线,现实中这样的跨国巨头还有很多,比如耐克运动鞋在福建制造,戴尔、惠普电脑通过富士康公司在重庆组装,这些都是导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虚高的重要因素。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ZQ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国家出台节能降碳投资新规 强化长效机制建设 算力基础设施纳入支持范围

国家出台节能降碳投资新规 强化长效机制建设 算力基础设施纳入支持范围

10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旨在加强和规范中央预算内投资在节能降碳领域的管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该办法特别强调通过“软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并明确将算力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纳入支持范围,体现了政策的前瞻性与精准性。

2025年10月16日
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推动数字消费 扩大多元化供给

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推动数字消费 扩大多元化供给

9月24日,商务部等八部门正式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围绕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从四方面提出14项具体任务举措,旨在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激发社会经济活力,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

2025年09月26日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条例》已起正式实施 市场进入强监管时代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条例》已起正式实施 市场进入强监管时代

9月15日起,我国住房租赁领域首部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全面加强对住房租赁市场的监管,明确出租与承租行为规范,对住房租赁企业、经纪机构提出明确要求,着力保障租赁双方合法权益。

2025年09月16日
全球支付产业“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 卡组织成服务实体经济关键力量

全球支付产业“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 卡组织成服务实体经济关键力量

9月12日,金融科技50人论坛正式发布《银行卡组织高质量发展推动支付产业服务实体经济》报告。该报告指出,随着全球经贸格局进入新阶段,支付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呈现“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发展趋势,实时支付系统和区域性互联互通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2025年09月15日
全球旅游强劲复苏 2024年总人次达142亿人次、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

全球旅游强劲复苏 2024年总人次达142亿人次、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

9月12日,据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发布的《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自2024年以来,全球旅游业实现全面复苏,正朝着高端化、个性化与可持续化方向快速转型。2024年全球旅游总人次达142亿人次,同比增长13.8%;全球旅游总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展现出强劲的市场修复力和增长潜

2025年09月13日
阿里、美团转换战场! 我国本地生活行业竞争或将升级 生态和AI成关键变量

阿里、美团转换战场! 我国本地生活行业竞争或将升级 生态和AI成关键变量

2025年9月10日,在阿里巴巴成立26周年之际,旗下国民应用高德推出了全球首个基于真实导航、出行行为,融合AI技术打造而成的生活服务榜单高德扫街榜。该榜单以“10亿人用脚投票的真实榜单”为口号,分为美食、酒店、景区等类别,依托高德覆盖的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和每日1.2亿次生活服务搜索数据,旨在为用户提供动态更新的

2025年09月11日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9月2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呈现了2024年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态势与结构转型成效。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金融租赁行业总资产规模达4.58万亿元,租赁资产余额为4.3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6%和10.24%,整体保持稳健发展。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再创新高 高科技产品引领出海新浪潮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再创新高 高科技产品引领出海新浪潮

8月15日,在2025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上,亚马逊全球开店正式发布《2025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发展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并首次揭晓“2025产品创新出海品牌五十强”榜单,深度解读中国跨境电商企业的创新路径与发展趋势。

2025年08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