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9全球银行1000强中国占据前四 我国银行业市场前景良好

        《银行家》杂志是全球著名的银行业和金融信息资源,近日,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2019年全球银行1000强最新排行。按一级资本排序,中资银行连续第二年包揽排行榜前四名,其中中国工商银行连续七年名列榜首,中国建设银行第二的位置保持不变,中国农业银行超越中国银行升至第三,中国银行则排名第四。尽管中国各家最大型金融机构的增速有所放缓,中资银行依旧在榜单中保持领先位置。中国银行业界的亮丽表现得益于其中型银行的强劲增长。

全球十大银行排行榜(按“一级资本”排序)

排名

银行

总部所在地

 一级资本(亿美元)

1

中国工商银行(ICBC)

中国

3380

2

中国建设银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

中国

2870

3

中国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中国

2430

4

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

中国

2300

5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美国

2090

6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美国

1890

7

富国银行(Wells Fargo)

美国

1680

8

花旗集团(Citigroup)

美国

1580

9

汇丰控股(HSBC)

英国

1470

10

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itsubishi UFJ)

日本

1460

信息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中国25大银行(按“一级资本”排序)

排名/全球排名 

银行

一级资本
(
亿美元)

1/1

中国工商银行(ICBC)

3375.39

2/2

中国建设银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

2874.61

3/3

中国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2428.95

4/4

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

2299.7

5/11

交通银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

1014.35

6/19

招商银行(China Merchants Bank)

753.92

7/22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

685.55

8/23

兴业银行(Industrial Bank)

680.78

9/24

浦发银行(Shanghai Pudong Development Bank)

679.41

10/26

中信银行(China Citic Bank)

643.97

11/28

中国民生银行(China Minsheng Bank)

622.7

12/39

中国光大银行(China Everbright Bank)

466.66

13/55

平安银行(Ping An Bank)

320.78

14/56

华夏银行(Hua Xia Bank)

318.71

15/61

北京银行(Bank Beijing)

282.71

16/68

上海银行(Bank of Shanghai)

235.07

17/73

广发银行(China Guangfa Bank)

228.98

18/92

江苏银行(Bank of Jiangsu)

181.08

19/107

浙商银行(China Zheshang Bank)

149.06

20/124

宁波银行(Bank of Ningbo)

117.69

21/129

南京银行(Bank of Nanjing)

113.6

22/13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Chongqi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103.62

23/142

徽商银行(Huishang Bank)

101.48

24/156

上海农商银行(Shanghai Rural Commercial Bank)

93.16

25/170

杭州银行(Bank of Hangzhou)

83.27

信息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 2019年中国银行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近年来,中国银监会不断完善监管理念、监管目标和监管标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银监会出台了一系列监管规定和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建立更为审慎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有效制度对高风险的市场和行业进行监管,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和产能过剩行业等。

        随着国内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以及金融脱媒趋势的日益凸显,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对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挑战不断增加。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产权交易中心等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发展,对大型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下限限制、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上限限制和票据贴现利率管制已全面放开,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此外,近年来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迅速,金融机构开始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日益深入。利率市场化对中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能力、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产生一定的挑战,但也将鼓励中国商业银行开发更多创新产品及服务。

        随着中小银行的发展以及民营银行的逐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设立可以有效防范银行风险的积聚和爆发,有利于银行稳健经营和银行系统稳定。但我国一般性存款余额较大,因此缴纳保费不可避免地会对银行财务管理和利润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总体而言,我国银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新形势下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本行将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不断巩固和扩大本行在客户、网络、信誉等方面的重要优势,促进自身持续快速发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YZ)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与上月持平,显示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恢复。

2025年03月07日
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提升至92%以上

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提升至92%以上

3月5日,据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是2012年民营企业数量的5.2倍。

2025年03月06日
2025年2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

2025年2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

2025年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生产指数为52.5%,比上月上升2.7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1%,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大

2025年03月03日
2025年1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保持扩张

2025年1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保持扩张

2025年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比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2%,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落;大型企

2025年03月03日
民营经济规模成熟 2025年民企座谈会中科技和消费领域参会企业明显增加

民营经济规模成熟 2025年民企座谈会中科技和消费领域参会企业明显增加

当前,中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分量。截至2024年9月底,中国登记在册的企业总量中,民营企业占比稳定在92.3%。

2025年02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