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大数据产业链来看,可分为大数据采集与储存、大数据分析与服务、大数据应用三大类,其中大数据分析与服务包含数据加工分析、数据可视化、数据交易、数据安全等;大数据应用包含金融、教育、交通、工业、医疗、企业等。
产业链
|
环节
|
相关企业
|
大数据采集与储存
|
数据采集
|
九次方大数据、腾讯、拓尔思、数据堂、百度、同有、浪潮等
|
数据储存
|
||
大数据分析与服务
|
数据加工分析
|
华为、数字冰雹、360、旷视、中兴、中科曙光、科大讯飞、上海数据交易中心、海康威视、智慧星光等
|
数据可视化
|
||
数据交易
|
||
数据安全
|
||
大数据应用
|
金融大数据
|
携程、四维图新、猎聘、美亚柏科、蚂蚁金服、高德地图、丁香园、芝华数据、陆金所等
|
教育大数据
|
||
交通大数据
|
||
工业大数据
|
||
医疗大数据
|
||
企业大数据
|
从2020年中国大数据各子市场规模占比来看,硬件收益将继续占主导地位,合计占比为41%;其次是服务收益,合计占比为33.6%;软件收益占比为25.4%。

随着技术的成熟与融合及数据应用和更多场景的落地,未来软件收益占比将不断上升,服务相关收益占比保持稳定态势,而硬件收益在总占比中则会不断降低;最终硬件、软件、服务三者间的比例或将逐渐趋于相同。(CMY)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 2020年中国大数据行业市场现状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