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饮料行业稳步上行,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5.2%水平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茶饮料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茶饮料是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成的液体饮料,是我国饮料(软饮料)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比15.77%,仅次于包装饮用水。近年在健康消费驱动下,我国茶饮料市场呈稳步上涨趋势。数据显示,2018-2024年我国茶饮料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144亿元上涨至2024年的1545亿元,七年复合增长率为5.2%。预计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持续提升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茶饮料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而基于当下发展情况,产品创新和渠道拓展将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二、无糖茶占比不断上升,但目前有糖茶仍占据主导地位
茶饮料大致可分为无糖茶与有糖茶两大类。近年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叠加文化因素助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无糖、少糖的茶饮料,使得无糖茶占比不断上升。有数据显示,2023年4月到2025年3月,在茶饮料市场中,无糖茶占比从24%提升到了33%。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进入2025年以来,由于一二线城市的无糖茶市场已趋近饱和状态,其市场增长的动能显著衰减;且各品牌推出的无糖茶产品在风味、包装设计等关键维度呈现出高度的同质化特征,产品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持续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与复购行为,无糖茶行业消费逐渐回归理性。
与此同时,无糖茶占比虽在不断攀升,但目前有糖茶依旧牢牢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并且,随着无糖茶热潮的退去,厂商们敏锐地察觉到市场风向的变化,纷纷将目光转向有糖茶,试图在这一领域挖掘新的增长点。例如,农夫山泉推出新冰茶,元气森林继续加大冰红茶的投入,东鹏饮料进军果汁茶领域,统一推出冰红茶可乐,而康师傅则推出了低糖高纤冰红茶。此外,大窑、珍珍、香飘飘等品牌也纷纷涉足有糖茶饮料市场。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2025年相关厂商布局有糖茶情况(部分)
| 厂商名称 | 布局有糖茶情况 |
| 农夫山泉 | 农夫山泉官宣碳酸茶新品“冰茶”。官方介绍称,该款产品100%真茶萃取,使用无菌冷灌装锁住茶香,并且0山梨酸钾、0三氯蔗糖、0茶粉。直播间线上首发价600ml*4瓶/19.9元。 |
| 元气森林 | 元气森林上新青梅茉莉冰茶,希望打破“青梅只能配绿茶”的传统,继续扩大冰茶产品线矩阵。 |
| 东鹏饮料 | 东鹏饮料推出“果之茶”系列果味茶新品,以“真果真茶,自然好喝”为宣传口号,目前市场反响热烈。该系列目前包含柠檬红茶、蜜桃乌龙茶以及西柚茉莉茶三种不同口味,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
| 统一 | 统一通过将可乐与冰红茶结合,创造出带有气泡感的冰红茶,从而开辟出一个新的品类。 |
| 康师傅 | 康师傅在2025年推出了低糖高纤、双倍薄荷以及西瓜口味等三个版本的冰红茶,持续进行产品的品类升级。 |
| 娃哈哈 | 娃哈哈冰红茶全面升级,不仅亮相春晚,更成为了继营养快线、AD钙奶之后,又一款备受瞩目的战略产品。此外,娃哈哈还推出了三款新装茶饮料:水果绿茶、龙井茶以及蜜桃乌龙茶,其包装风格和瓶型与升级后的冰红茶保持高度一致,展现出品牌的新形象。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有糖茶市场格局也在发生微妙变化。长期以来,康师傅、统一及农夫山泉在有糖茶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但近两年市场集中度略有下降。从2023年至2024年,前三甲品牌的CR3指数从73.38%降至72.67%。这预示着我国有糖茶市场的竞争格局可能即将发生重大变化。
三、茶饮料上游茶叶供给稳定,下游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同步拓宽、推广渠道逐渐多元化
从产业链来看,茶饮料行业确实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其结构清晰,覆盖从上游原料种植到下游终端销售的各个环节。茶饮料行业上游原材料包括茶叶、水果、食糖、代糖、塑料制品等;产业链中游为茶饮料制造;下游为销售、流通环节,分为线上电商平台销售和线下超市、便利店、餐饮店销售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上游方面:茶叶是茶饮料的重要生产原料,其品质与特性直接决定着茶饮料的最终质量与风味。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如茶多酚、咖啡因、氨基酸、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这些成分不仅赋予了茶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也为茶饮料带来了诸多健康益处。
我国是全球茶叶生产大国,其茶叶产量占比长期稳居全球领先地位。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茶叶产量达374万吨,较上年增产5.5%,再创历史新高,在全球市场占据53.1%的市场份额。这标志着我国茶叶产量自1995年以来,已实现连续30年的持续增长。这一趋势为我国茶饮料行业提供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保障,为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下游方面:当前,我国茶饮料行业正通过全渠道布局实现市场渗透,线上电商平台与线下商超、便利店、餐饮店等渠道同步拓宽,形成“线上即时消费+线下场景体验”的双轮驱动模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推广渠道逐渐多元化。在消费分层与媒介碎片化背景下,茶饮料品牌正通过“传统渠道打基础、新兴渠道扩声量、私域运营提粘性”的三维布局,构建覆盖全场景的推广矩阵。这一战略不仅解决了单一渠道流量见顶的困境,更通过数据驱动的精准投放,实现品牌声量与销售转化的双重提升。目前,内容分享平台、电视广告、短视频平台成为消费者了解包装茶饮品牌的主要渠道。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四、消费场景不断扩展,解渴解腻、运动补水、休闲娱乐成我国茶饮料主要消费场景
随着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茶饮料的消费场景也在不断扩展。从传统的解渴解腻,到运动补水、休闲娱乐,再到健康养生,茶饮料正逐步融入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市场增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下,解渴解腻、运动补水、休闲娱乐成为我国茶饮料主要消费场景。根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有48.0%的茶饮料消费者购买包装茶饮的目的是解渴解腻,47.7%的消费者的目的则是运动补水与补充能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