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煤电折中方案即将出台

 给煤电企业台阶下 2009年度电煤价格“不涨不降”的折中方案有望近日出台

  对于电价的制订,电力企业建议能源产业链中每个环节要给下一环节留出足够的备用量。保持充足的供电量,发电利用小时在4500-5000小时较为合理,并以此为基础确定电价水平,保证发电企业在合理的利用小时内保持合理的利润水平。

  一直以来,电价由行政定价主导、发改委协调,在煤价巨幅波动时,对电企盈利不利,此次电企提出的制订电价的方案,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国务院亲自出面协调煤电矛盾,对于国家发改委频频协调、国资委跃跃欲试,但一直僵持不下的煤电之争来说,正出现新的转机。

  3月6日,国务院研究室召集中国电力联合会、中能燃料公司以及五大电力集团的相关负责人召开电煤供需形势座谈会。据记者了解,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将领衔为理顺煤电矛盾制订新的长期的煤电协调方案,该方案将重点借鉴电力系统提出的一系列建议。

  “座谈会虽然定调改革煤电产业管理机制,建立新的电价体系,但目前当务之急,政府相关部门近期将出台折中的电煤价格政策,给互不让步但内心均已妥协的煤电企业一个台阶下。”消息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未来授权专职部门

  负责煤电矛盾

  近年来矛盾激化尤为激烈的煤电之争,引起了国务院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这使得解决煤电矛盾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上。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9年将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继续深化电价改革,逐步完善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形成机制,适时理顺煤电价格关系。”

  两会前就高度重视煤电之争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则对煤电矛盾的问题做出批示,要求国家发改委、国务院研究室等部门研究新的方案。

  “目前我国并没有一个部门专职管理煤炭和电力企业,由于煤电行业与多个部门利益相关,导致各部门为了自身利益,均对此两个行业进行管理,出现监管范围和职责交叉的局面。这种多头管理的体制一方面存在管理盲区,另一方面出现问题相互推诿监管责任。一年一度的煤炭订货呈现的多头管理、交叉管理,就涉及到国家发改委下属的三个部门、国家电监会、铁道部、交通部、国资委、地方政府等。”英国巴克莱银行北京代表处代表、煤炭分析师刘清泓认为,“如果要解决煤电矛盾,就要有一个专职部门专门负责到底。对于指定哪个部门,国务院说了能算,国务院研究室,这是一个绝对有发言权的部门。”

  先出台短期的折中政策

  一电力集团高层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电力企业严重亏损,但目前经济形势下电价短期内难以上调,目前五大电力集团绝不妥协;但煤炭企业在各区域内占有绝对垄断地位,并得到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支持,而且因为进入市场时间久,更擅长对市场的有效把握,对煤炭产量的调控能力强,所以,双方势均力敌,剑拔弩张。如果相关政府部门不出手,双方互不示弱,僵持下去对彼此伤害很大,实质上将危害经济。

  记者从消息人士处获悉,国家发改委曾根据形势变化多次欲出台一个合适的价格协调方案,但是均因遭煤电企业反对等诸多原因未果。国家发改委最后有意定下不涨不降的折中的2009年度电煤价格指导政策,但认为两会前时机尚不适宜发布。但电力行业消息人士分析认为,两会后即有可能出台。

  其间,作为五大电力集团和主要煤炭企业神华集团及中煤集团的主管部门,国资委也曾多次跃跃欲试,试图协调煤电之争,但终因煤电双方固执己见无果而终。“此轮煤电之争,煤炭方的话语权主要掌握在山西煤炭企业手中,但山西煤企不归国资委管,国资委要协调起来难上加难。”刘清泓说。

  “国务院虽然认为根本解决煤电矛盾,需要改革煤电产业管理机制,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目前政府相关部门出手干预价格时机适宜,苦苦僵持的煤电企业内心均已妥协,但因已反目都不肯先妥协,折中的价格干预正好给双方一个台阶下。”消息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理顺煤电矛盾

  纳入能源振兴规划

  正在酝酿制订的能源振兴规划中,如何理顺电力和煤炭行业的矛盾,将成为一大看点。据记者了解,座谈会当天,唐元对电力企业提出的诸多建议很感兴趣。

  记者获悉,电力企业的建议中,包括建立稳定的电煤供应保障机制、改革铁路运力分配规则、控制煤炭企业的整合规模、防止加剧垄断等建议。

  电力企业认为,要建立稳定的电煤供应保障机制,国家宜设立专门的监督和管理部门,搭建煤电运协调平台,负责保持能源产业链稳定运行;电煤供应是能源产业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应该作为管理与监控的重点。

  而在供应方面,电力企业建议增强电煤供应的计划性,保证电煤稳定供应。根据年度预计需求给产煤省和大型煤矿确定生产与运输煤量计划框架,并分解成月度计划;同时建议建立总量为3000万-5000万吨的煤炭战略储备系统,以缓冲煤炭市场供应量的大幅波动。

  “应通过行政约束、经济合同、铁路运力的指标调整等手段来促使煤炭认真执行供应计划;战略储备系统可以以国家为主导,企业参与的方式运作。”上述电力集团高层认为。

  对于电价的制订,电力企业建议能源产业链中每个环节要给下一环节留出足够的备用量。保持充足的供电量,发电利用小时在4500-5000小时较为合理,并以此为基础确定电价水平,保证发电企业在合理的利用小时内保持合理的利润水平。

  “改革铁路运力分配规则也是当务之急,国家订货规则中运力指标只分配给了在国家下发的煤炭订货框架方案中有名录的煤炭企业,在年度订货中发电企业被迫彼此竞争本不应该市场化的运力指标,加剧了煤价无序上涨,造成许多中间环节介入,也影响了正常电煤供应秩序。”上述电力高层说,为此建议对发电企业按容量比例分配运力指标,这对稳定电煤供应和价格都很重要。

  电力企业还认为目前煤炭企业在区域市场中,已经逐步形成了占有绝对优势、产煤省及部分区域内大的煤炭集团公司,在当地区域煤炭市场中,对煤炭供应量和价格完全可以做到垄断。“国家应该控制区域内煤炭企业的重组规模,鼓励跨区域整合,避免形成区域垄断。”

  据消息人士透露,国务院研究室为理顺煤电矛盾制订的长期方案,将重点借签电力系统提出的一系列建议。

  但是,煤电协调的长期方案因为涉及到电企和煤企双方利益,这样该方案还要参考煤企的建议,留下悬念。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4月17日,中国水利部副部长陈敏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98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实现稳中有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5年04月19日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新增装机容量达585吉瓦,同比增长15.1%,占全球新增电力装机总量的92.5%,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增量约六成,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力量。

2025年04月14日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等增长引擎,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月19日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2月14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数据显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新能源作为该区域第一电源地位更加稳固。

2025年02月17日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2月3日,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传出消息,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以及新疆山能化工有限公司准东五彩湾8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将分别于2月22日、2月28日全面开工建设。

2025年02月08日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1月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锂矿找矿实现重大突破,并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中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由6%提升至16.5%,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重塑了全球锂资源格局。

2025年01月10日
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亿吨 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亿吨 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12月31日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4年度最后一个交易日。据成交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886亿吨,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2025年01月06日
2025年1月1日国内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 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2025年1月1日国内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 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施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首部能源法的正式施行填补了能源领域立法空白。强调规划对能源发展的引领、指导和规范作用,同时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确立了一系列创新机制。要求建立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制度,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上升为法律制度,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

2025年01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