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核电未来投资空间将超万亿

中国投资咨询网讯 日前,一份名为《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草案已经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完成,按照既定计划,将在5月底前推出。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曹述栋表示:“这次的总投资额将超过3万亿元,比当初预计的还多。”

  3万亿元的巨额投资,宝押何处?

  1万亿元的扩容

  “从现在起到2020年,核电的投资空间至少在1万亿元以上。”曹述栋说,3万亿元的投资额中,核电将占据很大比例。“以煤电为主的高碳经济模式产生很多污染,而发展风电、太阳能短期解决不了量的需求。目前无污染并且短期内能够大规模解决能源需求的只有核能。”

 

  他还透露,国家发改委将于近日完成《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修改工作,初稿在能源局电力司层面已经形成,此次调整将突破旧版规划中“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占总装机比例仅为4%”的目标值,更改为到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7000万千瓦,拟加强沿海核电发展,科学规划内陆地区核电建设,核电占电力总装机比例达到5%以上。

  在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看来,这一数字还比较保守。根据韩晓平的测算,中国未来需要12亿千瓦的装机容量,其中有8亿千瓦的煤电装机容量,两亿千瓦的水电、风电等能源,剩下的两亿千瓦新能源装机空缺需要核电来补充。

  “内陆核战”升级

  发展数字目标的明确,让建站工作更加紧锣密鼓。

  从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获悉,中国已明确新建的核电站达8个,涉及资金4500亿元,此外,全国已经有21个省在开展选址的前期工作,涉及资金上万亿。

  最受益的当属中核、中广核、中电投这仅有的三家拥有国内获得核电开发资质的企业。

  中广核正借力打造全国首个“核电特区”。“包括台山、阳江、汕尾、陆丰和岭澳二期等多个核电项目,核电投资首次超过火电,达到投入1766亿元。”与中广核合作的法国电力公司亚太区宣传处李晓雅表示,除中广核的这个“核电特区”项目外,不少省外项目也已在国家发改委“排上了队”,遍布广西、安徽、江苏等数十个省区。

  在与中广核跑马圈地的竞争中,中核和中电投已处于下风,他们迫切希望自己的内陆核电站项目开花结果。

  在湖南的岳阳华容小墨山,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一座中电投投资600亿元的核电站已进入环评程序。小墨山离长江只有一公里,具有扩建和分期建设条件。

  但作为另一匹杀入内陆竞争的快马,中核早在三年前就号称将打造湖南乃至中国第一座内陆核电站,“从目前的进度看,全国首个内陆核电站,很可能是桃花江核电站。”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员工刘中锋说,这里地质结构稳定,居民稀少,也是十分优越的内陆核电选区。桃花江项目环评已经率先通过评审,即将开工。

  据知情人士透露,内陆有3个核电选址环评首批通过专家评审,已通过的湖北大畈核电站就是中电投投资的,如果小墨山也被通过,那就中电投一家独大了。

  核电项目的上马建设,也吸引了除中电投之外的四大发电集团进入兴奋状态。“火电上网电价大致为0.35元/度,核电成本已经开始略低于火电成本,山东石岛湾核电项目上网电价仅为3毛。”亲自组建华能核电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王迎苏说。

  山东荣成石岛湾项目,是本轮国家扩大内需投资计划的一个重点。该项目由华能、中核和清华大学共同出资建设,总投资1100亿元,远期总装机规模为400万千瓦。“该项目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家发改委非常重视,9月份将正式开建。”王迎苏说。

  继荣成项目后,华能再次牵手中核,在海南昌江核电站砸下160亿元。大唐已经在福建宁德开展前期工作。而国电集团除在福建漳州开展了核电项目筹备外,近日还表示,拟在吉林、湖南等省投资核电。

  技术、资源短板

  然而,核电发展,不是靠热情能够解决的。

  由于中国核电装备生产能力非常有限,日前开工的浙江三门核电站一期工程将采用从美国西屋公司引进的全球最先进的第三代压水堆(AP1000)核电技术,这是中国首个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也是迄今为止中美能源合作建设的最大项目。

  “美国、法国、俄罗斯等核电技术大国都想通过与中国的核电技术合作,收取高昂的技术使用费,”韩晓平提高了声音。据悉《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也主张使用AP1000技术。

  曹述栋对此回应,政府并没有排斥二代加技术的应用,在已经核准的核电项目中,多数应用的是二代加技术,“使用三代核电技术引进必须坚持‘先引进、后消化吸收’的原则,将AP1000技术逐渐自主化、本土化。” 曹述栋说。

  资源“短板”同样存在:中国目前在核原料方面,88%的资源来自国外进口。早已在中国蛰伏多年的跨国核电巨头,已经预测到中国是未来的潜在大买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企业一直保持着和中国的“亲密”关系。

  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与外国供应商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中国显然不能再在核原料问题上继续依赖进口。曹述栋透露,目前发改委正在研究制定《天然铀储备管理办法》,天然铀国家储备体系也在制定当中,与石油储备体系相仿,一方面要从国家层面储备,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储备。

  从中广核处获悉,我国在中亚地区的第一个铀矿开采合资企业——中哈合资的伊尔科利铀矿已经在哈萨克斯坦开工。此外,中核也在香港主板成立了主要进行海外铀资源开发的“中核国际有限公司”。“在我国铀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我们鼓励向国外购置资源或勘探权。”曹述栋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4月17日,中国水利部副部长陈敏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98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实现稳中有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5年04月19日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新增装机容量达585吉瓦,同比增长15.1%,占全球新增电力装机总量的92.5%,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增量约六成,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力量。

2025年04月14日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等增长引擎,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月19日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2月14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数据显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新能源作为该区域第一电源地位更加稳固。

2025年02月17日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2月3日,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传出消息,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以及新疆山能化工有限公司准东五彩湾8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将分别于2月22日、2月28日全面开工建设。

2025年02月08日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1月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锂矿找矿实现重大突破,并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中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由6%提升至16.5%,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重塑了全球锂资源格局。

2025年01月10日
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亿吨 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亿吨 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12月31日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4年度最后一个交易日。据成交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886亿吨,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2025年01月06日
2025年1月1日国内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 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2025年1月1日国内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 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施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首部能源法的正式施行填补了能源领域立法空白。强调规划对能源发展的引领、指导和规范作用,同时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确立了一系列创新机制。要求建立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制度,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上升为法律制度,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

2025年01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