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LNG出厂价或将大幅上涨

中国报告网讯:

 更多行业市场情报,详情可参考《2013年中国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受非居民天然气涨价影响,国内天然气液化工厂也在酝酿一轮涨价,7月份LNG出厂价或将上调1500元/吨左右,涨幅约30%。

  业内人士认为,此轮LNG出厂价上调,LNG加气站及LNG燃料车行业受到的冲击可能最大,短期内行业发展和投资增速或会受到抑制,但长期看,清洁能源发展是趋势,LNG汽车产业链发展依然总体向好。

  待价而沽

  此次提价主要是因为7月10日非居民用气价格将上调,导致LNG液化工厂的原料成本上升。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决定,7月10日起,非居民用气中存量气门站价格将上调不超过0.4元/立方米,增量气门站价格按可替代能源价格的85%确定。

  不过,此次LNG液化工厂的气源可能全部按照增量气价格交付,价格上调幅度多在1元/立方米以上。据估算,气源上涨1元/立方米,液化工厂的成本将上升1400元/吨,因此预计,LNG工厂七月定价或将上调1500元/吨左右。目前国内LNG的市场均价约在4500元/吨左右,因此提价幅度高达30%多。

  据了解,目前国内LNG供应市场“气紧”。基于7月10日的涨价预期,LNG液化工厂普遍“待价而沽”,计划在管道气价格上涨落实后也相应提高LNG的出厂价格。王晓坤认为,鉴于目前国内市场上LNG供应不足,LNG工厂的议价能力相对较高,涨价落实的可能性也较大。

  中国石油大学天然气问题专家刘毅军则认为,尽管LNG是市场化定价,但实际上其价格制定也受到了一定限制,LNG液化工厂未必就能将管道气价格上涨的成本完全传导出去。另有业内人士认为,若涨幅过大,会抑制下游用户的需求,反过来也将一定程度制约LNG价格的上涨。

  LNG车短期受冲击

  交通运输是LNG下游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此番非居民用天然气涨价以及LNG出厂价的可能提高将压缩加气站的利润,LNG燃料车的发展也将因此受到一定阻碍。

  卓创资讯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加气站零售价格约在5.0元-6.8元/公斤,利润在0.5元-2.5元/公斤区间。若加气站提价,车用LNG相对于汽柴油的经济性就会降低,从而影响LNG燃料车的发展;若不提价,则加气站利润空间受到压缩,会影响投资建站的热情,整体而言也将影响LNG燃料车的发展。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名誉会长姚明德则认为,天然气汽车所受影响几何,还需看此番涨价的执行情况再下定论。车用气价格可能在局部地区微调,但不会大涨,否则这个行业就会因丧失经济性而停滞。从国家鼓励发展天然气汽车的角度看,车用气价格也不宜涨得过高。

  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调整天然气价格答记者问时曾指出,气价调整后,出租车行业的车用气价格相当于汽油价格的60%左右,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对此,王晓坤认为,出租车多用的是CNG,国家对CNG价格的调控话语权较大,但LNG是市场化定价,价格涨落主要由贸易供需决定,因此LNG车的成本上涨可能性较大。

  “只要有比较优势,LNG汽车及加气站这一产业链还是会发展,但速度可能会减缓,程度有多大,还需要观察。”刘毅军认为,短期来看会有所抑制,新的投资可能会观望;长期看,清洁能源发展是趋势,LNG汽车产业链发展依然向好。

  除车用外,LNG下游应用的另一大领域是调峰发电。业内人士认为,天然气发电已处于盈亏平衡边缘,气价上涨将给其带来不小的冲击。但另一方面,业内预期监管层会出台适当补贴政策,部分抵消气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冲击。“就像天然气汽车一样,如果国家希望发展天然气发电,应该会考虑一定的对冲手段。”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