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欧光伏案回顾与我国光伏行业现状分析

中国报告网讯:

更多行业市场情报,详情可参考《2013年中国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任何贸易保护主义的行为在给中国光伏企业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将成为欧洲光伏应用发展的障碍,将对欧盟实体经济与就业产生重大负面影响。贸易保护措施只会造成“双输”,加强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
  6月4日,欧盟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8月6日前,中欧双方未能达成解决方案,税率将升至47.6%。6月18日,欧盟委员会负责经贸事务的新闻发言人约翰?克兰斯透露,中欧光伏贸易谈判再次启动。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这宗变化莫测的中欧“光伏案”有太多的意味,就像一个三棱镜,折射出世界贸易市场的百态。而对中国光伏产业来说,这或许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光伏案”背后
  6月4日,欧盟委员会公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决定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8月6日前,如果中欧双方不能达成解决方案,反倾销税将升至47.6%。而一旦征收,该关税将持续5年。
  6月5日,商务部新闻办公室召开“中欧光伏产品贸易摩擦”专题发布会。对于欧盟委员会的初裁结果,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否认了中国光伏产品存在补贴和倾销的事实。他指出,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原材料价格下降是中国光伏产品具有价格优势的主要原因。
  光伏产业是世界的产业,各国在发展光伏产业的过程中属于利益共同体。而任何限制市场的行为在给中国光伏企业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将成为欧洲光伏应用发展的障碍,将对欧盟实体经济与就业产生重大负面影响。贸易保护措施只会造成“双输”,加强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
   商务部在6月18日的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自6月欧方初裁以来,中国政府和光伏产业的代表就价格承诺谈判问题与欧委会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协商谈判 来解决贸易争端是中方既定方针,这个方针没有变。中国高度重视中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经贸关系是中欧关系的重要基础,中方不愿意看到由于光伏产业贸易摩擦 影响中欧关系大局。希望中欧从大局出发,通过谈判磋商解决贸易争端,共同维护中欧经贸合作大局。
  实际上,此次欧盟恣意 对华光伏产品课征反倾销税是中欧在新能源产业激烈竞争的必然结果。在中欧争夺国际新能源产业市场的同时,欧盟业界深感中国在新能源产业迅速崛起给其带来的 巨大竞争压力。为了在后危机时代依然保持世界技术领先地位,便于向全球推销其新能源技术和相关产品,欧盟不惜采取一切非常规手段,以达到扼制竞争对手的目 的。
  欧盟此次实施反倾销手段并不得人心,德国总理默克尔反对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永久性关税,荷兰也表示不支持欧盟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惩罚性关税。更早些时候,欧洲千家光伏企业要求欧委会放弃制裁中国。
  国内市场亟待开发
   据商务部发布的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光伏电池对欧出口金额204亿美元,占同期该产品出口总额的73%。由此可以看出,欧洲是全球光伏产品的最大市 场,也是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主要地区。因此,欧盟的这一决定将会给中国光伏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欧盟 此次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对国内已处于亏损的光伏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近年来,受欧美贸易保护主义、国内市场需求 不足等影响,我国光伏产业面临产能过剩、经营困难等诸多问题。与此同时,严重依赖外需也是我国光伏产业受制于人的重要因素。彭博新能源调查数据显 示,2012年,全球晶硅组件产能60.3GW,其中来自中国的产能就高达40GW,占全球的三分之二。因此,开拓国内光伏产业市场已成为当务之急。6月 4日,李克强总理在河北邢台企业考察时也指出,需要启动国内市场来消化产能,企业要进一步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努力掌握核心技术,以创新来赢得优势。
   一位光伏企业负责人表示,尽管国内分布式光伏发展速度较快,但国内的光伏市场却远未饱和,能对企业产生影响的只有国内市场的光伏装机规模不断提高。公开 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光伏装机容量为4.5GW。在201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已经将全年新增光伏机提高到10GW。而“十二五”规划 的光伏装机目标规模却高达35GW.
  面对如此巨大的国内市场潜力,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力指出,为进一步降低光伏企业的发展风险,中国应该在逐步启动国内光伏市场发展方面作出更多实质性努力。
  未来的路还很长
  从2011年美国对华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开始,到如今的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中国光伏产业面临的现状令人担忧,启动国内市场的步伐需要进一步加速。不过,之前由于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国内市场难以消化庞大的产能。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曾发布《关于完善光伏发电电价政策的通知》的征求意见稿,内容包括分布式发电自发自用部分电价补贴。而在6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 务会议上专门提出了包括促进合理布局、完善光伏电价补贴、提高电网保障等六项措施来帮助促进国内光伏产业健康发展。一直悬而不决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按电量补 贴,终于落地。
  据了解,关于补贴方案不久将会出台,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讨论细节。这是国务院常务会议传递出的一个明确信 号。 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有业内人士指出,这属于相对市场化的救助,通过刺激光伏企业的下游,着力激发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在拉动光伏应用 市场时,也带动对上游制造企业的需求。
  如今,国际上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中国面对的形势异常严峻。针对欧盟对华光伏产 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王力透露,如果中欧在此次磋商中没有达成一致,必将影响到今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中国政府和企业应该联合以来。在 未来的两个月内,谈判的牵头部门中国机电商会需要设法增加胜诉的可能,同时企业也需要行动起来,争取利用大量有利证据终结此案。
  王力建议,中国企业在欧盟国家设厂可以绕开贸易壁垒,以减少贸易摩擦。如果对欧盟新能源企业设立方面的复杂的法律、法规不熟悉,相关企业可以去欧盟国家并购当地企业。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