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能源布局向中东部倾斜有深意

  《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结合当前实际,将风电、光伏布局向东中部转移,并以分布式开发、就地消纳为主。业界认为,这样的能源布局调整将有利于“弃风”“弃光”等问题的解决。

  受资源禀赋等因素制约,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大都分布在西北部,长期以来形成了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的能源格局和流向。“但在经济新常态下,主要能源消费地区市场空间萎缩,接受区外能源的积极性普遍降低,能源送受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加剧,亟须对重大能源项目、能源通道作出统筹安排。”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仰哲强调。“‘弃风’‘弃光’问题主要是源于目前能源系统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要通过能源系统整体优化来解决这一问题。”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何勇健指出,要通过优化开发布局、增强电力系统的调峰能力、实施能源需求侧管理等综合措施的运用,促进能源系统的优化和能源系统效能的提高,实现协调发展。

  首先要优化开发布局。《规划》提出,要把风电开发布局从以“三北”为主转到以中东部为主。“十三五”时期,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58%和新增太阳能发电的56%将集中于中东部地区。我国电力负荷中心主要集中在中东部,这些地区的风电消纳能力较强。这个布局上的转移可减少电力大规模远距离输送,有利于促进电力就地消纳。同时,中东部地区的火电、风电上网价差更小,同样的补贴额度可以在中东部地区支持更多的新能源发展。

  同时,充分考虑“弃水”问题的解决和可再生能源打捆外送的实现,《规划》中输电通道比研究初期减少了不少,并主动放缓了煤电建设节奏,严控煤电规模。

  其次要补上短板,增强电力系统的调峰能力,加强优质调峰电源建设。《规划》提出,“十三五”开工建设抽水蓄能电站6000万千瓦,天然气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1亿千瓦,较之“十二五”大幅提高。同时,要更多地发挥存量机组的作用,实施“三北”地区火电灵活性改造。这些措施将大幅改善电力系统调峰能力,进而有效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

  再次要实施能源需求侧管理,让广大用户自主参与系统调峰。据统计,在各地电力负荷中,尖峰负荷小时数均不足500小时,通过需求侧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大量新增装机,降低用户用电成本。目前,东北地区的试点工作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十三五”期间将重点推进该项工作。

  同时要实施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工程,整合不同能源品种,实现梯级利用。如采用热电冷气多联供的形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用能成本,促进体制机制创新。此外,还需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尤其是在电力和天然气领域推进能源价格改革。科学的价格机制和调峰补偿机制可以让市场自主实现错峰调峰和优化布局。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成功构建了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这一成果北京时间9月1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2025年09月18日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2025年09月15日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9月4日,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的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8月)调度视频会议披露,2025年1-7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显著突破,装机规模与发电量双双稳步提升,进一步巩固其在能源结构转型中的核心地位。

2025年09月08日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8月1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围绕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进行部署。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发电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以及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