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汽零:支持苏区打造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

  2012年10月15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机集团”)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在南昌签署了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2013年1月31日,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以下简称中汽零)与赣州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6年10月26日上午,中汽零检测部副部长郭鹏鹍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中国汽车零部件(赣州)产业基地总体规划愿景和目标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现有产业基础为依托,以汽车及零部件研发检测为先导,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引擎,打造集研发检测、商贸物流、汽车零部件制造、新能源与改装车制造(含场地车)于一体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目前该基地正在建设中。

  汽车零部件是赣州主导产业之一

  郭鹏鹍说,赣州市形成了有色金属及新材料、机械制造、食品加工、非金属矿及新材料、轻纺工业、电子电器等六大主导产业。其中,以汽车传动系统零部件产业为主的机械制造业是赣州工业的传统产业,也是市政府确定的主导产业之一,有较好的产业基础,部分产品在国内同行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赣州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形成了一个有一定规模的汽车零部件生产集群,零部件种类相对齐全。已具备年生产各种改装汽车(含场地车)5000辆,汽车变速箱80万台(套),汽车(摩托车)齿轮制造1300万件,叉车变速箱4万台(套)、汽车同步器200万套、各种拨叉(轴)300万件、精密锻件7000吨的生产能力。

  赣州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主要围绕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赣州分公司、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于都分公司、赣州经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赣州群星机械有限公司、赣州五环机器有限责任公司、赣州江环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江西南方改装车有限公司、兴国齿轮箱拨叉有限公司、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等龙头骨干企业展开布局。整车制造企业5户,动力电池企业3户,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企业2户,蓄电池企业1户,微型电机企业1户,汽车零部件及其配套企业43户。主要产品包括:改装汽车(含场地车)、汽车(含叉车、低速货车)变速箱、摩托车齿轮以及锂离子动力电池。

  截止2012年底,赣州市已拥有4家中外合资企业,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公司和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于都分公司是合资(德系),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是外商独资(美系),万宝至马达(江西)有限公司是外商独资(日系)。由于零部件产业重视实行模块化及体系化供货,所以这些企业的上下游产业及企业也将随之跟进投入,这将使赣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在技术上得以提升,并促进外资主机厂直接或间接采购。

  产业提升空间较大

  郭鹏鹍认为,赣州市培育和发展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汽车及配套产业,虽然基础较好、潜力较大,但也面临规模偏小、整车不强、配套不齐、技术缺乏、发展滞后等问题。

  汽车产业属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赣州汽车零部件企业大多属于个体私营企业,受场地、设备条件制约,难以形成集约经济。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低下,受专业化分工不足影响,存在着“大而全”现象。现有企业之间缺乏联合,导致产品重复生产,往返运输成本加大,使本地配套产品优势丧失。

  赣州市现有的5家整车制造厂,有3家为改装车生产企业,1家为低速汽车生产企业,1家为场地车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均为市场竞争激烈的低端汽车。

  赣州新能源汽车及配套行业的产品和技术虽有一定亮点,但企业大都没有研发机构,系统开发能力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发明专利很少,特别是整车制造企业没有掌握汽车生产的核心技术,一些专业化配套小企业,大部分采用的还是常规技术和工艺,生产效率不高。

  行业配套体系还在建立或完善之中,作为机械制造业的基础工艺——铸造、锻造产能较低,难以满足市内龙头企业的生产需要,冲压、电镀、模具、五金加工几乎是空白,致使大量的协作件、毛坯件、包装件要到外省协作解决。

  中汽零入驻拉动产业集聚

  中国汽车零部件赣州项目的入驻,对赣州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起到拉动作用。首先,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和产业组织的协调职能,对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转型升级做出系统规划,明确了发展重点、技术开发的优先顺序及产业整合方向。

  其次,调整和完善现行汽车产业政策。从注重关键零部件、关键技术上入手,统筹发展,构建技术创新链。

  第三,促进整零之间、零零之间建立协同创新、共赢发展的关系。政府运用资源配置手段引导企业形成产业供应链,并围绕产业链部署技术创新链。

  第四,合理规划汽车零部件企业集聚区域和产业园的产品布局,引导具有上下游配套关系的企业共同研发核心零部件,建立汽车零部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大算力芯片批量上车!中国加快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突破

大算力芯片批量上车!中国加快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突破

10月16日,2025年世界beplay下载软件 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开幕。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宣布中国beplay下载软件 网联汽车已建成完整产业体系,并强调将加速推动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与突破。

2025年10月20日
截至2025年9月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6亿辆 机动车总量及增量均居世界首位

截至2025年9月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6亿辆 机动车总量及增量均居世界首位

10月14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25年9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6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为3.6亿辆,驾驶人数量达5.5亿人,机动车、驾驶人总量及增量上均位居世界首位。

2025年10月15日
欧盟电动汽车2024年数据出炉:进口结构向电动化倾斜 其中进口纯电动车中过半来自中国

欧盟电动汽车2024年数据出炉:进口结构向电动化倾斜 其中进口纯电动车中过半来自中国

10月6日,欧盟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汽车贸易与生产数据揭示了欧盟汽车产业的深刻变革。数据显示,电动汽车在进口、出口和生产中的占比显著提升,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在欧盟进口的纯电动汽车中,超过半数来自中国,凸显出中国制造在欧盟电动车市场的重要地位。

2025年10月10日
“推与护”政策组合擘画市场蓝图 《工作方案》提速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

“推与护”政策组合擘画市场蓝图 《工作方案》提速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

9月12日,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以稳增长为核心目标,聚焦汽车全产业链发展,通过强化政策协同、优化市场环境、激发消费潜力等举措,推动汽车行业实现量质齐升。

2025年09月15日
新能源车征税时代开启!中国调整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

新能源车征税时代开启!中国调整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

7月17日,中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对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进行调整。新政策将超豪华小汽车的消费税起征点从原来的130万元(不含增值税)下调至90万元,并首次明确将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车型纳入征收范围。这一调整将于2025年7月20日正式生效。

2025年07月21日
以旧换新政策拉动 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动自行车销售总额达247.7亿元 超840万消费者收益

以旧换新政策拉动 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动自行车销售总额达247.7亿元 超840万消费者收益

7月3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成为关注焦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介绍,该项政策实施以来成效显著,在促进消费、改善民生、助力行业发展及提升安全水平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2025年07月05日
风神股份拟定向增发支持巨型工程子午胎扩产 国内轮胎企业纷纷加码产能布局

风神股份拟定向增发支持巨型工程子午胎扩产 国内轮胎企业纷纷加码产能布局

6月12日,风神股份(600469)披露正在筹划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拟募集资金用于“高性能巨型工程子午胎扩能增效项目”建设。根据公告,公司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发行数量不超过总股本的30%。

2025年06月14日
中国领跑全球电动汽车市场 2025年全球销量有望突破2000万辆

中国领跑全球电动汽车市场 2025年全球销量有望突破2000万辆

5月15,国际能源署(IEA)14日发布的《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显示,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持续增长,而中国在生产和销售方面均保持领先地位,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核心驱动力。

2025年05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