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中药品类表现亮眼 销售占比将继续增长

  近两年以来,在国家推行招标采购两票制、分级诊疗、医保控费等一系列政策环境下,药企对于药品零售市场关注加大。纵观今年前11个月我国零售药店销售情况,销售增长最快的是中药品类和以中药为原料的大健康产品。

  中药品类表现亮眼

  今年以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艺核对等多项监管政策出台以及招标采购实行两票制,令化药生产经营压力陡增,不少化药企业进入中药生产领域。同时,步长、三九、李时珍、云南白药、盘龙云海等知名中药企业开始进入中药饮片市场。

  目前,中药饮片在零售药店呈现哑铃型分布:一端是药店必备的品牌中药饮片,另一端是高毛利饮片。虽然高毛利饮片进入药店后销售上量很快,但还远不能取代品牌饮片产品。高毛利饮片多以低价方式切割市场,起不到培育市场的作用。

  以三七粉为例,目前市场销售情况较为混乱。今年三七粉生产企业已达80多家,其中包含部分个人代理。其中,一些不良商家以假冒伪劣三七粉欺骗消费者,再加上有部分违规药店参与售假,导致三七粉负面声音不断,给正规经营三七粉的药店带来不利影响。

  事实上,由于中药饮片行业进入门坎不高、生产质量标准不严,这两年增加了不少新进入者,同时,一些连锁药店、商业公司也开始收购或建立中药饮片厂。然而,新进入的中药饮片企业大多缺乏专业的营销推广团队,其产品呈现产量少、生产品质无法保证、没有规模也不经济的特点。

  今年,随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加大飞行检查力度,不少违规中药饮片企业被吊销生产许可证,行业面临升级洗牌,一些中药饮片企业退出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开办中医馆热潮助力中药品类热销,各大零售连锁药店都加快了中医馆业态布局,纷纷开办特色中医馆,部分连锁药店还跨区域开办中医馆。例如深圳和顺堂中医馆开到了香港,云南圣爱中医馆开到武汉和南京,广誉远中医馆也以众筹模式在各地陆续亮相。

  现在,不少中医馆采取专供模式,不少中药饮片企业争相作中医馆的供应商。而中医馆热潮直接拉动了参茸贵细养生类中药产品的销售。

  销售占比将继续增长

  今年,中药品类在零售市场可谓异彩纷呈,除了传统品种,一些新品种也获得市场青睐。比如,在康美药业带动和培育下,新鲜人参、新鲜石斛、新鲜虫草走俏,新鲜中药被药店和消费者广泛认知,逐步成为连锁药店新增量品类。据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超过1000家连锁药店与康美药业合作新鲜人参购销,还有一些连锁药店自己经营新鲜中药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中药品类在零售市场表现优异,得益于国家大健康战略和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养生需求。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连锁药店已经认识到中药养生与调理业务对提高客流量的重要性,纷纷提高中药品类占比,包括专注药品经营的海王星辰药店近年也开始转变,在店内开辟了中药经营区域。

  对于2017年中药品类在零售市场的发展,业界认为趋势有三:

  一是中药品类在零售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品类会越来越丰富,将出现药食同源品种,产品类型有粉剂、养生组方、膏剂、超微粉、冻干粉、破壁片、无公害中药等。其中,配方颗粒和组方中药在连锁药店将得到快速发展。以中药尤其是药食同源中药为原料的独家产品将越来越多。三七粉将会像阿胶一样发展成一个重要品类,品质、品牌开始出现分化。

  二是国家总局飞行检查将加速中药饮片企业洗牌并改变零售市场格局。由于不少饮片企业存在设备简陋、质检设备欠缺、生产过程缺乏控制等问题,导致中药饮片品质不过关,在飞行检查中一旦被查,与之合作的连锁药店就会受到影响。一方面这些产品很难再有回头客,另一方面,更换供应商也给药店带来麻烦。业界认为,培育优质中药品类的消费习惯需要1~3年,药店更换供应商意味着重新培育消费群体,

  三是明年零售药店必备中药品类将成为趋势,而且销售占比将持续增加。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7月6日,中国财政部发布通知,宣布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限制措施。此举旨在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审批程序作出调整。

2025年07月08日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7月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促进创新药全球市场发展,通过搭建国际交易平台、拓展海外合作、优化价格机制等举措,助力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

2025年07月03日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6月12日,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启动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旨在加速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转化进程。到2027年,我国将力争培育20个以上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服务企业超过200家,孵化产品400个以上,为生物制造领域提供从“小试验证”到“中试

2025年06月13日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根据诺和诺德财报,2023年司美格鲁肽的销售额已经达到212亿美元,2024年有可能超过K药成为新一届药王。

2024年11月18日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10月31日,中大型药店连锁的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但收购已趋于谨慎,由于行业竞争激烈,新店培育期拉长,增收难增利成为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2024年11月04日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比1-8月增长0.28亿人次;共济金额304.57亿元,比1-8月增长42亿元。共济人次较多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上海等。共济金额较大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重庆等。

2024年10月30日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亮相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亮相

10月12日至15日,第90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下称“CMEF”)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来自海内外的4000余家企业携数万款医疗器械产品集中亮相,国产医疗器械借此抢滩出海。

2024年10月17日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 对地方医保部门有“三个允许”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 对地方医保部门有“三个允许”

9月2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关于建立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制度设计中,特别重视宽严相济的原则,体现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导向。聚焦严重案件,畅通异议申诉渠道,不搞一刀切,允许地方分步骤实施,三年内逐步将相关人员纳入管理。

2024年10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