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阿胶涨价之迷,阿胶究竟值不值得买?

  最近,中国传统保健品阿胶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
 
  春节期间,国家卫计委官方微博@全国卫生12320发文称,在保健品界拥有较高地位的阿胶只是“水煮驴皮”,是过节不值得买的商品之一。这条微博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掀起了关于阿胶功效的讨论热潮。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阿胶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研究
  2月26日早间,中国中药协会方面表示,阿胶疗效毋庸置疑,未经考证轻易否定阿胶功效是有违科学精神的,群众在甄别网络信息时应当更加理性。
 
  2月26日晚,@全国卫生12320针对阿胶事件发表道歉声明,但关于阿胶的争议仍未停歇。
 


  风口浪尖上的东阿阿胶
 
  此次阿胶事件对行业龙头——东阿阿胶(000423.SZ)带来了显著影响。一方面,东阿阿胶的股价在春节后明显下滑,5个交易日内跌逾3%。有分析认为,此次事件或将对阿胶的销售产生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近年频繁涨价的东阿阿胶也正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考验。就在今年1月底,东阿阿胶发布新一轮涨价通知,决定于2018年3月20日前,将250g东阿阿胶零售价调整至1499元,48支复方阿胶浆零售价调整至499元。去年11月,东阿阿胶宣布将阿胶出厂价上调10%。
 
  界面新闻记者梳理历史公告发现,2009年至今,东阿阿胶已经11次提高阿胶出厂价,最高涨幅是在2011年1月,幅度高达60%。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2001年至2016年,东阿阿胶的阿胶产品零售价从每公斤130元涨到5400元,涨幅超过40倍。
 


  为什么涨价?
 
  一方面,受市场需求增长和驴皮资源萎缩的影响,阿胶的驴皮原料价格在近年不断上涨。
 
  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阿胶市场规模接近400亿元,是2009年的5倍多,未来还将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中国毛驴存栏量连年下滑,东阿阿胶按照中国市场阿胶销售量估算,目前中国阿胶市场需要驴皮量达400万张,但是供应量却不足180万张。
 
  据山东阿胶行业协会统计,2010年前每张驴皮不足500元,2015年则超过2600元。
 


  另一方面,随着东阿阿胶在广告和市场推广方面的投入不断增长,消费者正在为东阿阿胶支付越来越高的品牌溢价。财报显示,东阿阿胶的市场推广费已从2013年的3.11亿元增至2016年9.07亿元,广告费也从1.22亿元增至2.84亿元。
 


  涨价给东阿阿胶带来了什么?
 
  财报显示,东阿阿胶毛利率在近年不断上升。2013年,东阿阿胶的阿胶系列产品毛利率为66.2%;到2017年上半年,毛利率已达75.5%。阿胶系列产品贡献的营收也从2013年的33.3亿元增至2016年的53.7亿元。
 


  不过,从整体营收和净利润增速来看,涨价对公司业绩增长的影响正在减小。
 
  东阿阿胶曾在2014年初、2015和2016年末进行过两次提价,幅度最高达到53%,然而近年东阿阿胶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阿胶究竟值不值得买?
 
  阿胶,是指驴的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原产自山东省东阿县,至今已有近三千年历史,与人参、鹿茸并称为“中药三宝”。阿胶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李时珍《本草纲目》载:“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明文指出,阿胶具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 
 
  中国中药协会也在此次阿胶事件后表示,阿胶疗效毋庸置疑,未经考证轻易否定阿胶功效是有违科学精神的,群众在甄别网络信息时应当更加理性。
 
  不过,关于阿胶功效的争议一直都未停歇。2016年,@人民日报就曾发微博称,阿胶、红枣、红糖等“补血神品基本没用”。
 


  在功效争议之外,阿胶价格的飞涨也引起了众多消费者的不满。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家郭凡礼曾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东阿阿胶提价是要打造一个奢侈品品牌,但持续提价会让一部分消费者放弃购买东阿阿胶产品。
 
  “东阿阿胶提价是要打造一个奢侈品品牌,为东阿阿胶附加更多的品牌价值。东阿阿胶推崇回归价值、消费升级等概念,是为公司形成奢侈品品牌营造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东阿阿胶提价是回归价值,推进消费升级。不过,频繁的提价会让消费者反感,现在市场上可选择的产品较多,持续提价会让一部分消费者放弃购买东阿阿胶产品。”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ZTT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7月6日,中国财政部发布通知,宣布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限制措施。此举旨在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审批程序作出调整。

2025年07月08日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7月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促进创新药全球市场发展,通过搭建国际交易平台、拓展海外合作、优化价格机制等举措,助力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

2025年07月03日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6月12日,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启动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旨在加速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转化进程。到2027年,我国将力争培育20个以上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服务企业超过200家,孵化产品400个以上,为生物制造领域提供从“小试验证”到“中试

2025年06月13日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根据诺和诺德财报,2023年司美格鲁肽的销售额已经达到212亿美元,2024年有可能超过K药成为新一届药王。

2024年11月18日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10月31日,中大型药店连锁的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但收购已趋于谨慎,由于行业竞争激烈,新店培育期拉长,增收难增利成为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2024年11月04日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比1-8月增长0.28亿人次;共济金额304.57亿元,比1-8月增长42亿元。共济人次较多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上海等。共济金额较大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重庆等。

2024年10月30日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亮相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亮相

10月12日至15日,第90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下称“CMEF”)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来自海内外的4000余家企业携数万款医疗器械产品集中亮相,国产医疗器械借此抢滩出海。

2024年10月17日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 对地方医保部门有“三个允许”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 对地方医保部门有“三个允许”

9月2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关于建立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制度设计中,特别重视宽严相济的原则,体现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导向。聚焦严重案件,畅通异议申诉渠道,不搞一刀切,允许地方分步骤实施,三年内逐步将相关人员纳入管理。

2024年10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