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进口药主动降价抢市场 未来或更多药品“自降身价”

  进口药主动降价抢市场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中成药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预测 

  多个进口药品主动申请降低供货价 未来或更多药品“自降身价”

  日前北京市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发布的通知显示,辉瑞和西安杨森等药企已主动申请降低了部分药品供货价格,涉及21种药品。
 
  分析称,进口药积极涌入、本土创新药和仿制药也争相上市,未来“贴身肉搏”战不会少,所以可以预见会有越来越多原本价格不愿松动的药企将提出主动降价。
 
  昔日“居高临下”的药企纷纷开始放低身段、主动降价了。日前北京市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发布《关于辉瑞和西安杨森等公司部分药品主动降价的提醒通知》,显示辉瑞和西安杨森等药企已通过药品阳光采购自主降价功能,主动申请降低了部分药品供货价格,涉及21种药品。
 
  在华药企迎“主动降价潮”

  此次出现在北京主动降价名单里的包括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等国生产的进口药,具体剂型涵盖了胶囊、片剂、注射液等多种类别。
 
  近期湖北省也发布了《关于下调辉瑞公司进口产品挂网价格的公告》,称辉瑞投资有限公司主动申请降低了包括紫杉醇注射液、阿昔替尼片、注射用阿糖胞苷、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IX等全部进口产品挂网价格,共涉及20种药品,下调幅度为3.4%~10.2%,据了解,其将于7月15日前完成调价并做好价格调整药品退换货工作。 
 
  同样在本月,甘肃省发通知称,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等主动申请对产品挂网价进行调整,其中西安杨森的达珂(注射用地西他滨冻干粉针,50mg)由原来的10327.22元降到了4996元,降幅高达51.6%!据了解,该药被誉为骨髓增生异常患者的救命药。

  以全球制药巨头辉瑞为例,其在华降价品种既包含已过专利保护期的原研药,也有保护期内的专利药,甚至还包含近年上市的靶向新药。而在降价之余,辉瑞仍不断深耕中国市场,近期其支持的中国乳腺癌全方位周期管理会议就强调癌症治疗应纳入慢病管理。
 
  与本土药将“贴身肉搏”
 
  从昔日自主定价、价格居高不下,到愿意接受谈判但个别变卦退出、再到现在越来越多进口药主动提出降价,在业内人士看来,进口药定价策略在华180度转变,皆因中国近年来相关政策和市场起了翻天覆地变化。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主动降价是不少外资药企在华业绩承压后采取的“投石问路”之举。“一方面,进口药在中国逐渐失去了‘超国民待遇’,而且迟早将面临专利到期的问题,到时候国产仿制药一哄而上,打下来的市场很可能快速丢失;另一方面,中国医药行业在创新方面发展迅猛,不少平价替代产品开始涌现,再加上医保、招标价格联动机制影响,很多进口药都开始算总账——如果‘以价换量’可以保住甚至争取到更大的生存空间,降价是明智之举。”其表示。
 
  今年5月1日起,我国对进口抗癌药实行零关税,具体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等;6月份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确定了要加快已在境外上市新药审批、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加强短缺药供应保障的措施。
 
  “尽管我国在税费、审批等方面给进口药大开绿灯,但不意味本土竞争会减弱。”在该行业人士看来,正因为进口药积极涌入、本土创新药和仿制药也争相上市,未来“贴身肉搏”战不会少,所以可以预见会有越来越多原本价格不愿松动的药企将提出主动降价。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7月6日,中国财政部发布通知,宣布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限制措施。此举旨在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审批程序作出调整。

2025年07月08日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7月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促进创新药全球市场发展,通过搭建国际交易平台、拓展海外合作、优化价格机制等举措,助力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

2025年07月03日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6月12日,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启动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旨在加速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转化进程。到2027年,我国将力争培育20个以上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服务企业超过200家,孵化产品400个以上,为生物制造领域提供从“小试验证”到“中试

2025年06月13日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根据诺和诺德财报,2023年司美格鲁肽的销售额已经达到212亿美元,2024年有可能超过K药成为新一届药王。

2024年11月18日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10月31日,中大型药店连锁的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但收购已趋于谨慎,由于行业竞争激烈,新店培育期拉长,增收难增利成为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2024年11月04日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比1-8月增长0.28亿人次;共济金额304.57亿元,比1-8月增长42亿元。共济人次较多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上海等。共济金额较大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重庆等。

2024年10月30日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亮相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亮相

10月12日至15日,第90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下称“CMEF”)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来自海内外的4000余家企业携数万款医疗器械产品集中亮相,国产医疗器械借此抢滩出海。

2024年10月17日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 对地方医保部门有“三个允许”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 对地方医保部门有“三个允许”

9月2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关于建立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制度设计中,特别重视宽严相济的原则,体现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导向。聚焦严重案件,畅通异议申诉渠道,不搞一刀切,允许地方分步骤实施,三年内逐步将相关人员纳入管理。

2024年10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