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1年我国神经外科服务行业需求将快速上升 三博脑科占据民营市场主要地位

         神经外科是一门高、精、尖学科,是外科学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神经痛等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神经外科服务行业分析报告-行业现状与投资定位研究》显示,神经外科是主治由于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例如脑出血出血量危及生命,车祸致脑部外伤,或脑部有肿瘤压迫需手术治疗等。神经外科治疗的疾病主要可以划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功能神经外科疾病、脑血管病以及颅脑损伤等。由于神经系统疾病病情较为复杂,诊疗难度大,患者 的负担也较重,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各类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平均住院日在 9.01 至 15.95 天之间。

2018 年公立医院脑科疾病出院病人疾病转归情况

疾病名称

出院人数(人)

疾病构成(%)

病死率(%)

平均住院日(日)

1.脑恶性肿瘤

28,186

0.03

3.76

15.95

2.神经系统疾病小计

2,784,008

3.18

0.25

9.01

其中: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

100,801

0.12

0.61

10.40

帕金森病

79,560

0.09

0.12

10.38

癫痫

217,549

0.25

0.26

6.46

3.脑血管病

5,679,328

6.48

0.80

10.75

其中:颅内出血

723,102

0.83

3.49

13.76

脑梗死

3,737,077

4.27

0.46

10.31

大脑动脉闭塞和狭窄

87,218

0.10

0.59

9.90

4.损伤、中毒类(神经外科相关)

6,548,395

7.48

0.52

11.04

其中:颅骨和面骨骨折

168,449

0.19

0.10

9.62

颅内损伤

751,029

0.86

2.68

12.00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神经外科服务发展现状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近年来随着全国城乡居民平均寿命的增长,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神经系统疾病造成的死亡率和位次均在不断提升。根据数据显示,到2019年我国城市居民神经系统疾病造成的死亡率为9.141/10万,位于第八位;农村居民神经系统疾病造成的死亡率为8.61/10万,位于第八位。具体数据见下表。

2005-2019年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神经系统疾病造成的死亡率和位次数据

项目

城市居民

农村居民

死亡率(1/10 万)

位次

死亡率(1/10 万)

位次

2005 年

4.60

11

4.75

11

2010 年

5.84

10

3.84

11

2015 年

6.90

8

6.51

8

2019 年

9.14

8

8.60

8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观研天下整理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质量的神经外科医疗服务需求必然将快速上升。根据调查,2017 年中国各类神经外科手术总量为 255,453 例,在数量上颅内肿瘤、脑血管病、颅脑损伤、功能神经外科手术位列前四。由于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人数不断增长、基本医疗保障体制的不断完善,预计相关手术的数量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然而由于脑部解剖结构复杂,涉及范围小,吻合难度大,且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复杂的信号传导体系,因此神经外科手术难度大、手术要求高,对于医院的硬件条件和医护人员的经验等要求都极高。一般来说,一个神经外科医生的培养周期高达 10-15 年,远远高于其他科室。根据美国麻醉与重症神经科学学会期刊SNACC News Letter 刊登的调研结果(《2017 年中国神经外科麻醉调查》),目前我国每百万人拥有的神经外科医生数量仅为 2 人,远低于美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进入我国神经外科医疗服务行业的壁垒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未来我国优质的神经外科医疗资源将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是城乡居民神经疾病死亡率的不断上升,民众对于优质的神经外科医疗服务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则是高培养成本下,神经外科医生的短缺。

         3、市场竞争格局

         目前在神经外科医疗服务行业市场上,公立医院占主导地位。例如北京天坛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四川华西医院等神经外科专科实力较强的公立医院在学术声誉和医疗资源上优势明显。

部分神经专科知名医院情况

知名医院

竞争优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1、研发优势: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亚专科最齐全的神经外科临床诊疗、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心。

2、产业链布局优势:现拥有21 个病区,涵盖脑血管病、儿童神经外科、颅脑创伤、脊髓脊柱、幕上肿瘤、幕下肿瘤、颅底脑干、功能神经外科、神经内镜、颅内外沟通肿瘤、周围神经外科、神经肿瘤综合治疗等多个专业组。

3、规模优势: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现院本部开放床位 560 张,年手术量达 15,000 例,拥有复合手术间及磁共振手术间等整合当前最先进设备和仪器的手术室。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1、地位优势:是国内重要的神经外科中心。

2、产品链优势:拥有脑血管病、颅脑创伤、颅底外科、脊髓脊柱、功能神经外科、胶质瘤及数字化手术、垂体瘤及鞍区、小儿神经外科、神经肿瘤、神经放射科等亚专科。

3、床位数与手术量优势: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集团医院床位总数约 600 余张,手术总量超过 1 万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

1、背景优势:是我国最早的神经外科专科病房之一。

2、产品链优势:拥有脑脊髓血管疾病、前中颅底疾病、后颅底疾病、神经胶质瘤、脊髓疾病、颅脑创伤、功能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小儿神经外科、神经介入等十个亚专业。

3、手术量优势:科室年门诊量接近 7 万人次,年住院病人 1万余人次,年开颅手术量 6,799 台,伽马刀及血管内介入手术 2,000 余台,年总手术量 9,000 余台。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

1、地位优势:是国内最著名的神经外科中心之一。

2、产品链优势:各亚专科几乎涵盖现代神经外科疾病所涉及的领域,包括脑血管病、颅底肿瘤、脑胶质瘤、垂体瘤的外科治疗,神经介入、脊柱脊髓疾病、功能神经外科、癫痫外科、神经内镜和颅脑创伤的救治等。

3、床位数与手术量优势: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拥有床位 131 张,包括 23 张专科 ICU 病床,每年全科完成手术 4,000 余例。

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1、背景优势:是国家首批临床重点专科之一。

2、产品链优势:设有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血管病、颅脑肿瘤、颅底疾病、脊柱脊髓疾病、小儿神经疾病、颅脑创伤、重症监护、功能及立体定向等专业组。

3、床位数与手术量优势: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基地总床位数达到 345 张,共有 17 间专用手术室(包括 DSA 复合手术室 2 间、MRI 复合手术室 1 )6 间神经介入导管室,及 1 台伽马刀和 2 台直线加速器,每年完成各类神经外科手术超过 1 万例。

资料来源: 观研天下整理

         而民营神经外科医疗服务市场方面, 三博脑科凭借灵活的机制体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优质的医疗服务,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到目前三博脑科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集医疗、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民营神经专科医疗集团。

三博脑科竞争优势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三博脑科营业收入为98,337.72万元。其中医疗服务收入73,599.41万元,占总收入的74.84%;销售药品收入为24,738.31万元,占总收入的25.16%。具体如下:

收入类别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金额(万元)

比例

金额(万元)

比例

金额(万元)

比例

医 疗服 务收入

住院收入

62,763.38

63.82%

66,397.24

65.53%

60,233.48

63.88%

门诊收入

10,836.03

11.02%

10,383.63

10.25%

8,835.53

9.37%

小计

73,599.41

74.84%

76,780.87

75.78%

69,069.00

73.25%

销 售药 品收入

住院收入

14,899.02

15.15%

14,697.33

14.51%

15,926.55

16.89%

门诊收入

9,839.29

10.01%

9,842.26

9.71%

9,296.33

9.86%

小计

24,738.31

25.16%

24,539.59

24.22%

25,222.88

26.75%

主营业务收入合计

98,337.72

100.00%

101,320.46

100.00%

94,291.89

100.00%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三博脑科旗下5 家运营中的院区开放床位数为1,518张,有效接待容量为554,070人,住院人次为36,027人次,床位利用率为71.22%,门诊人次为405,389人次。具体如下:

项目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住院病人

开放床位数

1,518

1,498

1,383

有效接待容量

554,070

546,770

504,795

住院人次

36,027

43,091

40,912

住院总床日数

394,609

428,633

413,153

床位利用率

71.22%

78.39%

81.85%

手术量

9,592

11,180

11,115

神外手术量

5,117

5,384

4,907

门诊病人

门诊人次

405,389

484,718

437,792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观研天下整理(WW)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心”突破,填补生命鸿沟 我国植入式人工心脏行业百亿蓝海市场启航

从“心”突破,填补生命鸿沟 我国植入式人工心脏行业百亿蓝海市场启航

心力衰竭,特别是预后极差的终末期心衰,正成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其一年内死亡率高达50%,患者生存质量极低。当前,中国拥有超过1500万心衰患者,其中终末期患者已逾156万,且数量持续增长。面对这一庞大群体,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而作为理想方案的心脏移植又因供体极度稀缺(2024年全年手术量仅1064例),难以满足临床需

2025年11月17日
全球5.89亿糖尿病患者催生规模庞大的血糖监测市场 CGM驱动国产替代浪潮

全球5.89亿糖尿病患者催生规模庞大的血糖监测市场 CGM驱动国产替代浪潮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升级、缺乏运动等问题日益突出,叠加遗传因素与环境诱因的共同作用,糖尿病患者不断增长,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5年4月发布的第11版《IDF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2024年全球20岁至79岁的成人糖尿病患者已达到5.89亿,在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每4人就有1人患病

2025年11月17日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益生元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正日益广泛。从富含益生元的低温酸奶、乳酸菌饮料等乳制品,到添加低聚果糖的面包、饼干等烘焙食品,再到功能性饮料及膳食补充剂,随着消费者对肠道健康管理的日益重视,益生元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已从单一功能向多维度健康赋能转变,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核心驱动力。目前益生元在各类食品中已被广泛

2025年11月11日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盐酸氨丙啉技术壁垒高,反应链条长,控制要求严格,市场参与者较少,代表包括美国辉宝、大洋生物、绿洲化工、东康源科技、众合化工等。其中美国辉宝和中国大洋生物市占率合计超90%,呈现双寡头格局。

2025年11月07日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但近年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扭转。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政策,将康复医疗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202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基层医

2025年11月06日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