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旅游行业年鉴》全面反映中国 生态旅游市场基本情况和发展变化风貌,客观记述上一年度全国生态旅游市场各方面新情况、新资料的大型年刊。本刊 坚持实事求是 的编辑方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传原则,为阅读以及社会各界了解和研究中国事业提供可靠信息。
我国生态旅游产业市场现状,我国生态旅游市场调查分析,生态旅游行业战略咨询报告请参考《2013年中国生态旅游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行业快讯:塞罕坝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概述
1.1 塞罕坝景区概况
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河北北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系内蒙古高原与大兴安岭余脉、阴山余脉交接处。这一地区在地貌上分为坝上内蒙古高原和坝下冀北山地两部分。塞罕坝海拔1010~1939.6m,夏季凉爽,最高气温一般不超过25℃;冬季寒冷,积雪时间长达7个多月,年平均气温仅-1.5℃。塞罕坝距承德240km,距北京420km,1993年5月,林业部批准设立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现为华北地区面积最大、兼具森林和草原景观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已被评为中国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中国最佳森林公园”、“河北最美的地方”、“距北京最近最美的地方”。
1.2 旅游资源介绍
景区生态旅游资源“生态、皇家、民俗”特色突出,历史悠久,景观独特,素有“绿宝石”之称。
1.2.1 自然资源独具特色
园区集中连片的几十万hm2森林与周边广袤草原交相辉映,展现出异彩纷呈的四季风光。春韵冰雪,夏爽宜人,秋彩靓艳,冬雪银装,独特的冷凉、冰雪资源成为国内外游客消夏避暑、滑雪,回归自然的旅游休闲胜地。
1.2.2 人文景观底蕴深厚
塞罕坝景区属著名的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木兰围场”作为塞外皇家猎苑,自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到嘉庆二十五年的139年间,康熙、乾隆、嘉庆三位皇帝共在木兰围场举行秋狝105次,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木兰秋狝文化。景区有康熙亮兵台、乌兰布统古战场、塞北佛石庙、乾隆殪虎洞等历史遗址遗迹20余处。
此外,每年农历6月13日塞罕敖包盛会,更能体现浓郁的满蒙民俗风情文化。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