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国丙烯酸丁酯的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主要集中于胶粘剂和丙烯酸乳液两大领域。2025年以来,在行业产能持续放量的同时,下游胶粘剂、丙烯酸乳液等领域需求不及预期,叠加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导致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产品价格整体呈现下行态势。展望2025年下半年,随着巴斯夫湛江基地40万吨新产能的投放,国内市场供应压力预计将进一步加剧。在下游需求未能同步跟进的情况下,行业竞争将更趋激烈,丙烯酸丁酯价格预计持续承压,市场供需格局面临严峻挑战。
1.丙烯酸丁酯下游消费高度集中,以胶粘剂和丙烯酸乳液为主
丙烯酸丁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为丙烯酸酯类中最常用的品种之一,具备优良的成膜性、柔韧性和粘接性,广泛应用于胶粘剂、丙烯酸乳液及纺织乳液等产品的制造。我国丙烯酸丁酯的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主要集中于胶粘剂和丙烯酸乳液两大领域,2022年合计占比合计超过9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丙烯酸丁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作为六大高分子材料之一,胶粘剂在多个工业与消费领域扮演关键角色,包括木材加工、汽车制造、电子电器、建筑装饰、航空航天、包装、风力发电、光伏、轨道交通、制鞋及锂电池等。近年来,在这些下游行业发展以及出口市场持续扩大的共同推动下,我国胶粘剂产量保持上升态势。2023年全年产量达到824.8万吨,同比增长4.62%。作为丙烯酸丁酯的第一大消费领域,胶粘剂产量的持续增长为上游丙烯酸丁酯行业带来了强劲而可靠的需求保障。
数据来源:中国胶粘剂和胶粘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丙烯酸乳液是丙烯酸丁酯的第二大下游应用,2022年消费占比约44.1%。该类乳液以其良好的通用性、耐候性和产品多样性,在涂料工业中应用广泛。尽管自2021年以来,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国内涂料产量出现一定波动甚至小幅下滑,但全年产量始终维持在3400万吨以上的高位水平,这为丙烯酸乳液及其上游原料丙烯酸丁酯的市场需求提供了可观的市场基础和发展支撑。
数据来源:中国涂料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2.丙烯酸丁酯出口量、出口额和出口均价均出现下滑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丙烯酸丁酯行业已基本实现自给自足。2024年进口量仅为0.77万吨,同比下降30.00%,进口额为0.49亿元,同比下降24.62%;同期出口表现强劲,出口量达到28.47万吨,同比增长18.28%,出口额为22.44亿元,同比增长18.29%。
然而进入2025年,我国丙烯酸丁酯出口市场呈现“量额齐跌”态势。1-7月出口量为14.35万吨,出口额为10.66亿元,较2024年同期分别下降19.56%和24.40%。从价格来看,2025年1-7月出口均价约为7430.03元/吨,较2024年同期下跌5.72%。整体而言,2025年前七个月我国丙烯酸丁酯出口量、出口额和出口均价均出现下滑,出口市场面临较大压力。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3.丙烯酸丁酯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产品价格整体呈现下行态势
近年来,我国丙烯酸丁酯行业产能持续扩张,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增至378万吨,较2020年的266万吨增长42.11%。然而,进入2025年以来,在行业产能持续放量的同时,下游胶粘剂、丙烯酸乳液等领域需求不及预期,叠加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导致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产品价格整体呈现下行态势。2025年上半年其市场均价为8711元/吨,较去年同期下跌5.99%;至7月价格已跌至7500元/吨,创下年内新低。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展望2025年下半年,随着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的丙烯酸及酯装置建成投产,该装置配套的40万吨丙烯酸丁酯产能将逐步释放,推动全国总产能进一步攀升至418万吨。短期内,新产能的集中投放预计将加剧国内市场供给压力。在下游需求难以同步消化的情况下,行业竞争态势将更加激烈,或继续压制丙烯酸丁酯价格走势,我国丙烯酸丁酯市场供需格局仍面临严峻挑战。
4.卫星石化丙烯酸丁酯产能位居国内首位
2023年4月,卫星石化丙烯酸丁酯年产能提升至78万吨,稳居国内首位。进入2025年上半年,随着万华化学新装置的投产,其总产能达到76万吨,跃居全国第二,与卫星石化的产能差距仅2万吨。两家企业合计产能占全国总产能比重超过40%。
在行业整体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我国丙烯酸酯行业正步入深度调整阶段。头部企业凭借显著的规模效应和卓越的成本控制能力,有望持续强化市场竞争力;而缺乏成本与技术优势的中小企业则面临持续加剧的经营压力,行业洗牌与整合进程预计将不断加速。在这一“优胜劣汰”的趋势下,未来行业集中度预计将进一步提高,优质资源将更多向龙头集聚。(W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