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PVC热稳定剂行业发展有利及不利因素浅析

PVC热稳定剂主要用于PVC和其他含氯的聚合物。一般按照热稳定剂的化学组分来进行分类,可以为碱式铅盐,金属皂,有机锡,环氧化合物,亚磷酸酯,多元醇等。若按作用大小可将PVC稳定剂分为主稳定剂和辅助稳定剂。

(1)有利因素

1)PVC热稳定剂行业具有长周期性

PVC制品凭借着优质的性能和较高的性价比,广泛应用于民生领域,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PVC是氯碱平衡必然产物,与氯碱工业共生共存,同时与石化工业和煤化工产业密不可分。因此,PVC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PVC制品的需求仍会保持稳定持续增长,具有长周期性的特点。PVC热稳定剂是PVC加工中必须使用的关键助剂,解决了PVC在高温下不能塑化成型的问题,因此其需求量与PVC制品的产量正相关,PVC热稳定剂将会同样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

2)PVC制品应用领域广泛,产生和扩大对PVC热稳定剂的刚性需求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PVC热稳定剂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因PVC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耐化学腐蚀性、电绝缘性、阻燃性、质轻、强度高且易于加工等优点,PVC被广泛应用于建材、工业、农业、包装、日用品、汽车、儿童玩具及医疗耗材等塑料加工领域。

PVC热稳定剂是PVC制品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助剂,能有效抑制PVC分子的分解,促进PVC制品加工成型。因此,只要市场有PVC制品的需求,就会形成对PVC热稳定剂的刚性需求。此外PVC热稳定剂产品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也会进一步拓展 PVC制品应用的新领域,从而带动PVC热稳定剂刚性需求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3)我国PVC制品环保、卫生和安全标准的提高将带动行业潜在市场的发展

随着全球对PVC制品环保、卫生和安全标准的不断提高,带来了PVC制品功能化的改善以及绿色、环保化方向的发展,进一步地促进了PVC应用领域的拓展,从而带动PVC热稳定剂行业潜在市场的发展。

挪威、芬兰、瑞典、丹麦和英国等欧洲国家自2000 年己陆续禁用铅盐稳定剂,目前铅盐稳定剂在美国已被禁用。近年来,我国也规定了部分PVC产品禁止使用铅盐类热稳定剂。随着PVC制品环保、卫生、安全标准的提高,环保型PVC热稳定剂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越来越多的青睐,环保型PVC热稳定剂对铅盐类热稳定剂的替代作用也逐渐凸显,如PVC管型材采用环保型热稳定剂替换铅盐类热稳定剂,以及食品包装材料的标准化建设等,都将进一步拓展以硫醇甲基锡为代表的绿色、环保型PVC热稳定剂的潜在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4)我国为全球PVC热稳定剂行业生产和消费大国,产业地位不断提高

随着我国工业体系的日渐完善,伴随PVC制品加工行业的扩张,PVC热稳定剂行业也在逐步向我国转移和集中,我国已成为全球PVC热稳定剂行业的加工中心。随着国内PVC热稳定剂行业的蓬勃发展,国内企业,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改良设备装置等手段,不断推出环保型多功能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抢占全球市场份额。据海关数据统计,近年我国PVC热稳定剂出口量增长迅猛,对全球市场的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行业地位不断提高。

5)我国PVC热稳定剂行业产业链配套完整,加工技术领先,市场竞争更具优势

我国氯碱行业、石化行业及煤化工行业具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使得我国PVC行业无论在原料供给、技术、成本等方面,在国际上具备竞争优势。在此大背景下,我国PVC热稳定剂行业通过自主研发和经验、技术的不断积累,己处于全球行业的先进水平,其中以硫醇甲基锡为代表的品种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PVC热稳定剂的主要生产国,产业链配套完整、技术资源储备充足,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优势明显,也将促进我国PVC热稳定剂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6)全球PVC制品加工向中国和印度集中,有利于PVC热稳定剂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从全球范围上看,全球PVC制品加工存在向中国和印度集中的趋势,其中在我国PVC制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升级及城市化进程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推动下,我国PVC工业的生产量和消费量位居全球第一。PVC制品产业集中度越高, 就更能带来技术和人才资源的聚集优势,从而推动行业整合和规模化发展。因此,随着PVC制品的快速发展,也将持续带动PVC热稳定剂行业进一步发展。

(2)不利因素

1)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我国PVC热稳定剂行业还需进一步整合

从整体上看,国内PVC热稳定剂行业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情况相对严重,不能满足下游行业客户的差异化要求。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我国PVC热稳定剂行业需进一步整合, 集中行业内的技术、人才、市场等优势资源,推进我国PVC热稳定剂行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国际市场的整体竞争力。

2) PVC热稳定剂行业标准尚不完善、行业秩序尚需进一步规范

目前国内PVC热稳定剂的行业标准尚不完善,未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 大多数企业执行的是自身的企业标准。因此,我国PVC热稳定剂的生产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产品市场存在低价竞争的情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PVC热稳定剂行业的健康发展。

3)研发整体投入不足,新产品开发进度相对迟缓

目前我国PVC热稳定剂品种相对偏少,新产品开发进度相对迟缓,迫切需要开发新型热稳定剂品种,特别是新型、高效、环保型PVC热稳定剂,以满足日益增长的PVC制品市场需求。

目前国内PVC热稳定剂生产企业,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进行生产工艺改进、生产设备升级和新产品的研发,己取得了一定进展和突破。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研发投入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新产品开发缓慢,尤其代表未来行业发展方向的新产品开发更加迟缓,这会直接影响PVC热稳定剂行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4)下游PVC制品加工企业多而散,流动资金需求和应收账款管理难度增加

PVC制品被广泛应用于建材、汽车、农业、纺织服装和食品等行业,国内PVC制品企业具有多且分散等特点,同时PVC制品企业货款结算均有一定账期,因此国内PVC热稳定剂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难度增加。若不能及时回收应收账款或出现呆坏账,将会影响PVC热稳定剂企业的生产经营,不利于PVC热稳定剂行业的健康发展。(YY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有机硅行业产能产量均保持增长 RTV、HTV为主要深加工产品

我国有机硅行业产能产量均保持增长 RTV、HTV为主要深加工产品

从产能来看,2021-2024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呈增长走势。2024年我国有机硅产能达344万吨,同比增长33.8%,占全球的76%,中国已成为全球有机硅最大的生产国。

2025年05月13日
我国磷化工产业链现状:上游硫酸、磷矿石产量持续增长 中游草甘膦产量逐年下降

我国磷化工产业链现状:上游硫酸、磷矿石产量持续增长 中游草甘膦产量逐年下降

从上游原材料生产情况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磷矿石产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磷矿石产量达到了11352.8万吨,同比增长7.0%。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民爆行业:2024年产量及销售总值均下滑 其中工业雷管产销量连续六年下降

我国民爆行业:2024年产量及销售总值均下滑 其中工业雷管产销量连续六年下降

从生产总值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民爆行业企业生产总值为增长趋势,但到2024年生产总值有所下降。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民爆行业企业生产总值为416.95亿元,同比下降4.5%。

2025年03月20日
我国新型肥料‌行业整体壁垒较高 且市场渗透率提升

我国新型肥料‌行业整体壁垒较高 且市场渗透率提升

从市占率来看,我国肥料市场总体规模已超过万亿人民币,新型肥料行业市场份额正在逐年提升。2019生物肥料、有机肥料、水溶性肥料等新型肥料的占比约为25%,2025年预计将达到35%左右。

2025年03月20日
我国草甘膦产量有所回升 行业环保壁垒较高

我国草甘膦产量有所回升 行业环保壁垒较高

从企业占比来看,2023年我国草甘膦产能74.3万吨,主要集中于兴安集团、福华通达、新安化工、江山股份、好收成韦恩等公司,其产能分别为23万吨、15.3万吨、8万吨、7万吨、7万吨,国内前五家厂家产能合计占全球总产能的53.9%,占国内总产能的81%。

2025年03月15日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2024年产量、产能及产能利用率均有所回升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2024年产量、产能及产能利用率均有所回升

从产能来看,2022年之后我国磷酸一铵产能不断增长,到2024年我国磷酸一铵产能约为1884万吨,同比增长3.0%。

2025年03月04日
我国甲醇行业产量、产能、表观消费量均保持增长 甲醇制烯烃为下游最大需求市场

我国甲醇行业产量、产能、表观消费量均保持增长 甲醇制烯烃为下游最大需求市场

从表观消费量来看,2020-2024年,我国甲醇表观消费量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甲醇表观消费量为10510万吨,同比增长6.8%。

2025年03月04日
我国黄磷行业:上游原材料充足 国内在建产能较多

我国黄磷行业:上游原材料充足 国内在建产能较多

从下游需求来看,在2024年我国黄磷行业下游应用需求占比最高为热法磷酸,占比约为33%;其次为草甘膦,占比为27%;第三是三氯化磷,占比为24%;而五氧化二磷占比为3%。

2025年02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