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情况与市场前景分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通信设备制造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动向研究报告
           (1)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与电信运营商固定资产投资高度相关
           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增长主要受电信运营商固定资产投资驱动,在过去十年中我国整体的电信运营商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2004-2007年是2G-3G建设的过渡期,2008-2010年为3G投资,2010年至今在光纤通信投资上也较大。2011年为3G-4G建设的过渡期,2014年我国4G建设进入提速期,电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完成3992.6亿元,达到自2009年以来投资水平最高点,投资完成额比2013年增加238亿元,同比增长6.3%。近年来我国电信运营商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均维持在3,000亿之上,巨大的投资直接带动了程控交换机、光通信设备、光纤光缆、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主要通信设备的旺盛需求。
 
           (2)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坚持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体系,产业链逐步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涌现出了华为技术、中兴通讯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通信设备制造商。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与国外厂商进行竞争的局面,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企业已逐步形成。通信设备制造业作为七大国家战略性新型产业之一的新一代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大力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三网融合、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的背景下必将迎来更良好的发展机遇。
           (3)我国宽带普及率与速率双低格局,为通信设备市场发展提供巨大空间
           根据ITU(国际电信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固网宽带普及率仅11.6%,位于全球53位,远低于排名第一位的71.6%。而移动宽带普及率更低仅为9.5%,排名全球71位,远低于新加坡的110.9%。在平均带宽上,中国仅拥有平均带宽3.2M,中国排名与排名全球前两位的韩国和日本的61M与47M差距非常显著。而近十年来中国网民数激增(年均复合增速近30%),引发全民上网的高潮,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游戏、即时通讯及微博等工具被广泛使用,用户对数据及网络速度的渴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前我国的宽带局面已经和国民的需求严重不匹配,亟需大力发展宽带网络建设。
           (4)宽带中国战略实施,电信运营商大规模基础设施投入,拉动通信设备市场增长
           国务院于2013年8月发布了“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部署未来8年宽带发展目标及路径,意味着“宽带战略”从部门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宽带首次成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将是中国促进内需的重要推动力量,不断增加光纤宽带建设和改造的同时,将以应用和服务为基础培育新的信息消费热点,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服务便捷、高速畅通、技术先进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固定宽带用户达到4亿户,家庭普及率达到70%,光纤网络覆盖城市家庭。3G/LTE用户超过12亿户,用户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并采用多种技术方式向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50Mbps和12Mbps,50%的城市家庭用户达到100Mbps,发达城市部分家庭用户可达1Gbps,LTE基本覆盖城乡。互联网网民规模达到11亿,宽带应用服务水平和应用能力大幅提升。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比例超过95%。初步预计我国“十二五”期间在宽带接入网建设的投资将达5700亿元,通信设备市场将迎来稳定增长时期。
           (5)互联网用户及手机网民的数量持续增长成为通信网络需求市场的有力支撑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
           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在4G网络快速发展、beplay下载软件 移动终端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在3G网络进一步普及、beplay下载软件 手机和无线网络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视频、音乐等高流量手机应用拥有越来越多的用户。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手机端在线收看或下载视频的用户数为2.47亿,与2012年底相比增长了1.12亿,增长率高达83.8%,在手机类应用用户规模增长幅度统计中排名第一。2014年,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个人互联网应用发展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即时通信作为网民第一大上网应用,在高使用率水平的基础上继续攀升;微博、电子邮件等其他交流沟通类应用使用率持续走低。随着互联网用户及手机网民数量的持续增长,对通信网络的覆盖规模及信息数据传输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6)智慧城市建设利好整个通信网络设备市场发展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在近几年开始加快,目前中国已有154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口号,智慧城市作为信息技术支撑的城市形态,对网络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非常高。目前众多的建设方案均基于宽带网络建设而提出,可以说没有先进、高速的宽带基础设施,一切信息化应用都成了无源之水。未来智慧城市在政务、民生、经济等方面涉及应用需求广泛,对数据、带宽等有线/无线宽带基础设施数量和承载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将拉动通信网络设备市场的纵深化发展。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交换机市场规模出现收缩 中国市场逆势增长 政策驱动下潜力正逐渐释放

全球交换机市场规模出现收缩 中国市场逆势增长 政策驱动下潜力正逐渐释放

全球市场规模来看,近五年全球交换机行业市场规模呈先升后降走势。2024年全球交换机行业市场规模为418亿美元,同比下降5.4%。

2025年07月09日
我国光通信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近三年beplay网站地址
热度增长

我国光通信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近三年beplay网站地址 热度增长

从行业beplay网站地址 情况来看,2022年之后光通信beplay网站地址 事件及金额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光通信行业发生6起beplay网站地址 事件,beplay网站地址 金额为4.75亿元;2025年1-6月19日我国光通信行业发生2起beplay网站地址 事件,beplay网站地址 金额为1.2亿元。

2025年06月23日
我国光纤光缆行业:光缆线路总长度提速增加 但光缆产量逐渐下降

我国光纤光缆行业:光缆线路总长度提速增加 但光缆产量逐渐下降

光缆总长度来看,我国光缆线路总长度稳步增加。截至2025年3月末,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7454万公里,同比增长13.7%。

2025年05月26日
我国铜缆高速连接器产业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 数据中心为最大应用市场

我国铜缆高速连接器产业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 数据中心为最大应用市场

从产业规模,2024年我国铜缆高速连接器产业规模将达87.59亿元。随着5G、数据中心等领域对高速传输的要求不断提高,铜高速连接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预计到2025年产业规模将超过100亿元,到2028年中国铜缆高速连接器产业规模将超过200亿元。

2025年03月05日
【beplay网站地址
】近三年我国光纤通信行业资本市场逐渐回温 2024年共发生8起融资事件

【beplay网站地址 】近三年我国光纤通信行业资本市场逐渐回温 2024年共发生8起融资事件

数据显示,我国光纤通信行业beplay网站地址 事件,从2018年的4起增长到2024年8起,2024年我国光纤通信行业发生beplay网站地址 事件8起,beplay网站地址 金额为3.34亿元。

2025年02月06日
【beplay网站地址
】2024我国物联网设备行业相关beplay网站地址
数量及金额有所回升

【beplay网站地址 】2024我国物联网设备行业相关beplay网站地址 数量及金额有所回升

数据显示,我国物联网设备行业beplay网站地址 事件,2019年发生beplay网站地址 事件13起,到2024年发生beplay网站地址 事件18起,投资金额达8.38亿元。

2025年02月06日
我国量子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及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 产品及建设运营为最大细分市场

我国量子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及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 产品及建设运营为最大细分市场

从行业参与情况来看,2020年到2021年我国量子通信行业企业注册量快速增长,同比增长超过了1100%;到2023年我国量子通信行业新增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了14367家,同比增长5,0%。

2025年01月18日
我国通信设备行业:细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4年资本市场热度有所回升

我国通信设备行业:细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4年资本市场热度有所回升

当前数字化转型的加速、5G网络的普及、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兴起使得我国通信设备行业快速发展。从细分市场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路由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路由器市场规模约为315.96亿元,同比增长5.7%。

2025年01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