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9年中国建筑垃圾再生利用行业发展优劣及机遇分析

        一、优势(S)

        1.取材广泛,成本低廉


        目前我国每年约产生8亿吨建筑垃圾,其中砖瓦占六成,弃渣土约占三成。并且数据显示建筑垃圾的产生呈现不断增长趋势。鉴于目前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均大搞建设,产生建筑垃圾的量大且持续增长,因此建筑垃圾的取材十分广泛,成本较为低廉。建筑垃圾再利用不仅紧跟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而且符合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经济性要求。

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化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低碳环保,利于防污减排

        建筑垃圾中常常存在重金属、硫酸盐等有害物质,易发生物理、化学、生物等反应。大量建筑垃圾的露天堆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影响市容,而且会产生火灾安全隐患。对于填埋的建筑垃圾来说,在温度、湿度、土壤中的化学成分的作用下,有机成分会产生有害气体,同时建筑垃圾中的重金属、硫酸盐等物质会随雨水渗人地下水系,污染土壤和水源。一些情况下建筑垃圾会做焚烧处理,这种方式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大气环境。可见常用的建筑垃圾处理方式会对土壤、水、大气等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同时占用稀缺的土地资源。因此将建筑垃圾作为路用材料用于公路建设是一种低碳环保的处理方式,不仅可以防止环境污染,而且可以大大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二、劣势(W)

        1.回收难度较大

        建筑垃圾的组成成分较为复杂,回收价值大和回收价值小的成分混在一起,可利用的材料和 有害物质混在一起,因此建筑垃圾本身就存在分拣困难的问题。再加上我国相关的责任主体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不强,相关的知识也较为匮乏。同时由于法律法规尚存在较多漏洞,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也未能及时推进,因此在建筑垃圾的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分类搬运和分拣利用等方面均出现问题,造成了分拣困难,回收难度大,再利用成本高等后果。

        2.技术尚不成熟

        我国对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研究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起步,因此技术研究和实践应用相对于发达国家较为滞后。虽然后来政府对此领域越来越重视,然而历史原因造成了经验、人才与数据的短缺,这就导致了三方面的后果:一是基础研究和共性研究受制于人才与数据的不足;二是前沿技术的发展受制于基础研究与共性技术研究的滞后;三是由于我国自身技术不成熟,所以需要采用国外技术与设备,缴纳高额的费用,这就大大提高了建筑垃圾处理成本。

        三、机遇(O)

        1.政策支持


        早在1995年我国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工程施工单位应及时清运、处置工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这标志着我国对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意识已经提高到了国家层面,2004年、2013年和2015年全国人大又三次对该法规进行修订。近年来相关政策的出台更加密集,而且更加具有针对性。近三年国务院及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重要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推广及装备产业化)实施方案》、《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等政策法规,引发了我国建筑垃圾产业发展的政策红利。

        2.市场空间广阔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规模现状与发展潜力评估

        建筑垃圾满足路用建材的基本要求,可以解决公路建设施工材料来源有限之困,成为开山取石、挖坡运土等传统方式的有效替代与补充。将经处理的建筑垃圾作为路用材料用于公路建设,可以减少资源消耗,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趋势。而我国公路网的快速发展又为建筑垃圾的市场扩展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

2016年我国公路投资规模排名前10省份比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威胁(T)

        1.观念束缚,市场尚未打开


        观念落后束缚了建筑垃圾产业的发展思路。人们传统观念里认为垃圾是有害的、有污染的,而建筑、公路等设施要求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所以即使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也不敢放心使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仅仅在一些不重要、非承重领域有所应用。受观念制约,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市场尚未有效开启。

        2.缺乏协同,管理弊端凸显

        我国采用分产业部门的条块化管理方式,这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渠道。目前我国的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主要在城建部门内部,为形成与规划、国土资源、交通、水利等部门的协同发展,其产生的价值未考虑在其他部门业务范围内产生的积极社会效益。在技术规范方面,各部门之间也存在不一致、不统一等问题。在如今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大背景下,对建筑垃圾的管理弊端愈发凸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XZ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红利密集释放 智慧养老行业有望驶入快车道 201家示范企业或引领行业新生态

政策红利密集释放 智慧养老行业有望驶入快车道 201家示范企业或引领行业新生态

市场规模来看,随着技术的迭代与政策的支持,智慧养老将逐步从“高端试点”走向“普惠普及”,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解决方案。2024年我国智慧养老市场规模约6.80万亿元,同比增长86.67%。

2025年10月10日
我国木浆行业产量及消耗量持续增长 国产木浆消费量占比已超50%

我国木浆行业产量及消耗量持续增长 国产木浆消费量占比已超50%

从消耗量结构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国产木浆消耗量占比从36.83%提升到了50.50%;进口木浆消耗量占比从56.78%下降到49.50%。整体来看,我国国产木浆消费量占比增长,而进口木浆消耗量占比下降。

2025年09月23日
我国废玻璃回收行业:废平板玻璃产出量占比接近50% 总回收量及金额持续三年增长

我国废玻璃回收行业:废平板玻璃产出量占比接近50% 总回收量及金额持续三年增长

具体来看,2024年我国废玻璃中废平板玻璃产出量最高,为1171.1万吨,同比增长3.6%,占比为49.9%;其次为废日用玻璃,产出量为947.1万吨,同比增长6.0%,占比为40.4%。

2025年09月23日
我国会展行业:线下展览数量、面积持续回增 其中上海市和广州市展览面积排前二

我国会展行业:线下展览数量、面积持续回增 其中上海市和广州市展览面积排前二

从展览数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线下展览数量为先增后降再增趋势,到2024年我国线下展览数量为8916个,同比增长13.6%。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信托行业资产规模和经营收入提速增长 但利润总额整体下降

我国信托行业资产规模和经营收入提速增长 但利润总额整体下降

从资产管理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信托资产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信托资产规模达到29.56万亿元,比2023年年末增加5.64万亿元,增长23.58%。

2025年07月29日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外包服务占比约77%  业务外包、人事管理、灵活用工为主要外包服务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外包服务占比约77% 业务外包、人事管理、灵活用工为主要外包服务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规模从1.96万亿元增长到了2.99万亿元,连续六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5年07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