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财产再保险比例及非比例合同范本中文版首发 进一步促进再保险业务规范发展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10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财产再保险比例及非比例合同范本(中文版)》。该协会介绍,这是保险业首个财产再保险领域的合同范本中文版,其发布对规范和推动财产再保险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范本(中文版)》包括《比例合同》和《非比例合同》两部分。《比例合同》正文共40条,附录12条,《非比例合同》正文37条,附录9条,以及14个再保险专业术语。主要包括再保险与法律体系的定义和释义、合同双方的义务、账单和结付结算、法律和仲裁及附录等6部分内容。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再保险行业分析报告-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预测》显示,再保险(reinsurance),亦称分保,是指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经营行为。在再保险业务中,转让业务的是原保险人,通常是保险公司,接受分保业务的是再保险人,通常是经营再保险业务的再保险公司。

        再保险公司与原保险公司相辅相成,共同承担相应责任。区别就在于再保险与原保险的保险标的没有直接责任,而是通过原保险公司间接发生关系。

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的关系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再保险最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临分,另一种是合约。合约再保险根据责任限制分为比例再保险和非比例再保险,其中,比例再保的合约形式主要是成数、溢额和成数溢额混合,现在大多数比例再保都是成数和溢额的混合形式;非比例再保险的合约形式主要是超额赔款和超率赔款。

再保险的主要形式

大类

释义

亚类

释义

临分

临分(Facultative)指的是临时再保险,即原保险人与再保险人之间无再保险合同关系,原保险人对特定保险业务有再保险需要时,临时与再保险人谈判要求再保险,再保险条件由双方约定。通常临时再保险用于所开不稳定的业务,或合同再保险中未规定的业务及超出合同限额的业务。临分再保险分出的风险通常是非标准化风险标的,对每一个标的进行单独定价。

/

/

/

合约

合约再保险(Treaty)又称“固定再保险”、“固定合约再保险”,是由原保险人和再保险人事先签订再保险合同,约定分保业务范围、条件、额度、费用等。在合同期内,对于约定的业务,原保险人必须按约定的条件分出,再保险人也必须按约定的条件接受,双方无须逐笔洽谈,也不能对分保业务进行选择,合同约定的分保业务在原保险人与再保险人之间自动分出与分入。合约再保险适用于各种形式的比例和非比例再保险方式。

比例

成数(quotashare

成数再保指原保险人与再保险人在合同中约定保险金额的分割比例,将每一被保险单位的保险金额,按照约定的比例在分出公司与分入公司之间进行分割的再保险方式.成数再保险的最大特征是"按比率"的再保险

溢额(surplus

溢额再保指原保险人与再保险人约定,对每一保险单位规定一个由原保险人承担责任的自留额,超过自留额以上的部分称为溢额,溢额部分分出给再保险人承担的协议。

成数溢额混合

顾名思义,就是成数再保险和溢额再保险的混合形式,现在大多数比例再保都是采取此类方式再保

非比例

超额赔款

超额赔款合约再保险是指再保险人仅在某一险种业务的每一笔赔款超过分保公司自超额赔款合约再保险是指再保险人仅在某一险种业务的每一笔赔款超过分保公司自

超率赔款

在一特定年度内分保公司之一特定业务的损失率超过与再保公司约定的损失率时,所有超过部份的赔款由再保险人负给付之责。而损失率有签单保费损失率与满期保费损失率。(签单保费损失率=当期已付的损失/签单保费;满期保费损失率=当期已付的损失/满期保费)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混合形式再保险合同示例

 

保险金额

成数再保险

溢额再保险金额

责任额

自留40%

分出60%

保单1

20

20

8

12

0

保单2

100

100

40

60

0

保单3

200

100

40

60

100

保单4

400

100

40

60

300

保单5

500

100

40

60

40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作为“保险的保险”,中国再保险市场也快速发展,发挥了在全球范围内分散和平衡保险风险作用。随着“新国十条”的出台,从政策层面使再保险牌照发放成为可能,中国再保险市场多年来“一家独大”的局面被逐渐打破,迎来新一轮的格局变更。

我国再保险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时间

政策

主要内容

200510

《再保险业务管理规定》

明确了再保险公司的相关定义和经营内容,同时规定优先向中国境内的保险公司发出要约

20099

《保险公司管理规定》

再保险公司,包括外国再保险公司分公司,可以直接在全国开展再保险业务

20105

《再保险业务管理规定》

根据新《保险法》,删除了优先国内分保要约、法定再保险的规定,新增了危险单位划分、巨灾再保险和审慎选择再保险接受人的规定。对同一笔寿险业务再保险分出和分入的准备金评估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48

《国务院关于家看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加快发展再保险市场,增加再保险市场主体。发展区域性再保险中心,加大再保险产品和技术创新力度。加大再保险对农业、交通、能源、化工、水利、地铁、航空航天、核电及其他国家重点项目的大型风险、特殊风险的保险再保障力度,增强再保险分散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强化再保险对我国海外企业的支持保障功能,提升我国在全球再保险市场的定价权、话语权。

20168

《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发挥再保险对保险市场的创新引领作用,鼓励再保险公司与原保险公司深度合作,扩大我国保险市场的承保能力,支持再保险公司参与行业数据平台、灾害管理、风险管理服务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行业数据经验分析。完善再保险登记制度,研究制定离岸再保险人保证金制度,防范金融风险通过再保险业务跨境传递。

20181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

明确提出发展再保险市场,探索建立一带一路再保险承保共同体和运营平台。

20217

《《再保险业务管理规定》》

保险人应当制定再保险战略,明确再保险在公司风险和资本管理战略中的作用。再保险战略应包括再保险安排的目的、自留政策、分保政策、风险管控机制等内容。

202111

《关于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

服务新发展格局构建有明显成效,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取得显著成果,再保险市场体系、机构体系和产品体系迈上新台阶。成为再保险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在要素配置中占据关键环节,在供需对接中形成关键链条,在服务内需体系中具备风险治理体系的关键支撑能力,助力国内经济循环更加畅通。当好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构建风险分散和风险治理体系的要素链接、市场链接、规则链接的优势通道,提升全球再保险领域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巩固提升上海再保险市场总量规模,以强化功能为导向,增强国家再保险要素市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加快锻造人无我有的独特长板,在全球再保险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占据优势地位。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保险意识的提高,中国保险业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保险经济体,给再保险市场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再保行业就已完全开放并且充分竞争,并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稳步推进,外资机构不断加大资本投入,夯实业务发展根基。截至目前,我国14家再保险公司中,外资(8家)机构数量超过中资(6家),成为中国再保险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外资再保险机构业务发展提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费收入持续增长,二是盈利水平逐步增  长,三是资产规模稳步增长。

外资再保险机构业务提速发展的三个体现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TC)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推动数字消费 扩大多元化供给

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推动数字消费 扩大多元化供给

9月24日,商务部等八部门正式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围绕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从四方面提出14项具体任务举措,旨在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激发社会经济活力,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

2025年09月26日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条例》已起正式实施 市场进入强监管时代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条例》已起正式实施 市场进入强监管时代

9月15日起,我国住房租赁领域首部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全面加强对住房租赁市场的监管,明确出租与承租行为规范,对住房租赁企业、经纪机构提出明确要求,着力保障租赁双方合法权益。

2025年09月16日
全球支付产业“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 卡组织成服务实体经济关键力量

全球支付产业“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 卡组织成服务实体经济关键力量

9月12日,金融科技50人论坛正式发布《银行卡组织高质量发展推动支付产业服务实体经济》报告。该报告指出,随着全球经贸格局进入新阶段,支付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呈现“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发展趋势,实时支付系统和区域性互联互通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2025年09月15日
全球旅游强劲复苏 2024年总人次达142亿人次、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

全球旅游强劲复苏 2024年总人次达142亿人次、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

9月12日,据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发布的《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自2024年以来,全球旅游业实现全面复苏,正朝着高端化、个性化与可持续化方向快速转型。2024年全球旅游总人次达142亿人次,同比增长13.8%;全球旅游总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展现出强劲的市场修复力和增长潜

2025年09月13日
阿里、美团转换战场! 我国本地生活行业竞争或将升级 生态和AI成关键变量

阿里、美团转换战场! 我国本地生活行业竞争或将升级 生态和AI成关键变量

2025年9月10日,在阿里巴巴成立26周年之际,旗下国民应用高德推出了全球首个基于真实导航、出行行为,融合AI技术打造而成的生活服务榜单高德扫街榜。该榜单以“10亿人用脚投票的真实榜单”为口号,分为美食、酒店、景区等类别,依托高德覆盖的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和每日1.2亿次生活服务搜索数据,旨在为用户提供动态更新的

2025年09月11日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9月2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呈现了2024年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态势与结构转型成效。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金融租赁行业总资产规模达4.58万亿元,租赁资产余额为4.3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6%和10.24%,整体保持稳健发展。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再创新高 高科技产品引领出海新浪潮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再创新高 高科技产品引领出海新浪潮

8月15日,在2025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上,亚马逊全球开店正式发布《2025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发展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并首次揭晓“2025产品创新出海品牌五十强”榜单,深度解读中国跨境电商企业的创新路径与发展趋势。

2025年08月18日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8月14日,京东集团(JD.O;9618.HK)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财报显示,京东二季度实现收入3,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远超市场预期,并创下近三年来收入增速的新高。这一强劲表现主要得益于核心零售业务的持续增长以及包括京东外卖在内的新业务的迅猛发展。

2025年08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