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大量数据存在访问壁垒 制约大数据产业发展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数据产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投资动向研究报告

  小到敲击键盘、迈开步子,大到征信系统、政务记录,数据已成这个时代最活跃的要素和最有价值的“信息矿产”。无论“互联网+”、物联网还是beplay下载软件 制造,数据的触角几乎无远弗届,影响着几乎所有产业生态未来的走向。

  据资料分析,未来五年,全球数据量将呈指数级增长。但庞大的总量却并不意味着完全有效的开发利用。采访了解到,除了技术瓶颈外,开放和合作的障碍正在让大量数据陷入“沉睡”。数据原材料的缺乏与信息“孤岛”的形成,严重制约着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壁垒让数据“沉睡”

  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显示,按目前发展趋势,预计2020年全球大数据总存储量将达到44ZB(1ZB约等于10000亿GB)。我国数据总量为909EB(1EB约等于1000亿GB),占全球数据总量的13%。

  目前数据层面的壁垒普遍存在于政企、企业间,业内人士表示针对现状普遍是通过购买和“爬虫”(自动获取网页内容的手段)的方式获取,但数据存在不准确、不全和非结构化等问题。

  “相比于行业间的数据流通,政企之间的壁垒更是一块沉睡数据的‘集聚地’。”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秘书长赵国栋说,“目前一些上市数据如股权占比、科研数据都是价值密度比较高的沉睡数据。”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15年对国内800多家企业的调研来看,企业内部数据仍是大数据的主要来源。当前有32%的企业通过外部购买数据;只有18%的企业使用政府开放数据。

  业内人士指出,大数据时代的数据资源广泛散布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子系统中,其中,信息数据资源80%以上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里。而与此同时,区域部门间基本实现共享的省级地方仅占13%,区域部门间少量实现共享的地市和区县仅占32%和28%,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在地市和区县进展缓慢。

  “如果更多数据可以开放,将会对产业转型、政务和公共服务效率提升等大有裨益。”上海至信普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敏洁说,“比如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自2006年起公开金融信息后,催生了一批金融信息咨询服务公司,其中还有5家上市公司,拉动的就业人数也非常可观。”

  数据割据、技术壁垒和标准缺失形成数据孤岛

  “数据孤岛的成因主要有三个,数据割据、技术壁垒和标准缺失。”赵国栋说。观念问题是主观意愿缺失的症结。“政府部门由于缺乏企业间基于共同利益开发这样的主观能动性,导致数据开放滞后。除了政府部门,一些大企业也应该认识到数据合理开放可以造就更好的社会和行业生态价值。”

  外部管理规范、法规的缺失也使部分主体对开放数据保持顾虑。“目前如果只遵循‘谁的数据谁负责’这一简单的准则,要调动政府部门开放数据的积极性比较困难。”DT大数据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陈新河说。

  除了主观意愿,技术和标准也是一道“硬门槛”。“比如目前信息共享的安全问题。公共云的运维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安全风险和挑战。计算环境从本地到云端的自身安全性是提高了,但由于公共云的运维管理工作必须通过互联网完成,和传统IT环境运维有很大不同,容易造成管理员权限被劫持攻击,造成运维管理账号和凭证泄露等问题。”顾敏洁说。

  目前开放的数据同样因为格式标准缺失成了“开放的孤岛”。公布类似停车位数量、开放非标准化的图表等形式的数据都是不可机读的。这类“伪开放”并没有真正整合数据的价值。“不同行业数据整合必然需要标准化的数据格式,比如从卫生、人口的角度用数据对‘人’进行的描述就是不一样的。”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大数据标准工作组成员张群说。

  “因此目前要开放的应该是底层数据,而不仅提供根据数据分析出来的结果或产品。”业内专家表示,这类数据在技术上应该有其标准形式,可以被计算机抓取、调用,而且在法律上也是可以进行各种使用的。

  开放整合数据需围绕应用场景

  要打通数据孤岛,一方面是技术上的革新和标准化的推进,同时包括数据安全领域建设。“在物联网时代,需要从政府等层面推进包括身份识别、信息安全系统等庞大的安全体系建设。”赵国栋说。

  “目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推进获批了6项大数据领域的标准,包括了大数据技术参考模型、数据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标准等。”张群说。

  另一方面,在法律维度,立法推进的前提是明确数据权属。对此,赵国栋建议,可以参照土地管理的做法,将数据权属划分为所有权、处置权、使用权和收益权。“例如处置权应归国家,规定归档、删除的各种条件等。只有权属清楚才能推动法律保护。”

  政府数据开放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不涉及隐私和安全的数据可以率先开放,比如气象这类数据。同时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可以推动统一数据平台的建设,改变目前碎片化的现状。

  杭州市经信委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处处长黄左彦说:“杭州整合数据、搭建平台过程中的经验就是以项目为突破,目前类似‘5G’车联网项目、城市数据大脑等都是以交通为突破点。由政府主导政务数据开放共享,企业自带资金深度合作开发,其中包括数据交流。”

  “目前观念上有一个原则是被忽视的:即‘开放是常规,封闭才是例外’。”陈新河说,“政企间或者政府牵头整合数据仍应围绕应用场景、项目工程来,否则目前‘唤醒’的数据早晚也会重新‘落满灰尘’。”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AI大模型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北京市AI大模型已完成备案量最多

我国AI大模型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北京市AI大模型已完成备案量最多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AI大模型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AI大模型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94.16亿元,同比增长超100%。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卫星导航行业:总产值和专利申请数量持续增长 珠三角地区产值最高

我国卫星导航行业:总产值和专利申请数量持续增长 珠三角地区产值最高

从产值来看,2020年202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总产值约为5758亿元,同比增长7.4%。

2025年07月18日
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市场规模稳增长 政府领域项目数量最多 相关资本市场热度渐下降

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市场规模稳增长 政府领域项目数量最多 相关资本市场热度渐下降

从行业beplay网站地址 情况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网络安全行业beplay网站地址 事件持续下降,到2024年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发生47起beplay网站地址 事件,beplay网站地址 金额为42.97亿元;2025年1-7月6日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发生17起beplay网站地址 事件,beplay网站地址 金额为6.51亿元。

2025年07月10日
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增速明显快于全球 支持性政策频出利好行业发展

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增速明显快于全球 支持性政策频出利好行业发展

从行业beplay网站地址 情况来看,到2024年我国数据中心行业发生2起beplay网站地址 事件,beplay网站地址 金额为0.5亿元;2025年1-6月我国数据中心行业发生3起beplay网站地址 事件,beplay网站地址 金额为0.9亿元。

2025年07月08日
我国物联网行业:政策面利好 应用层及平台层技术体系占比较大  资本市场热度降低

我国物联网行业:政策面利好 应用层及平台层技术体系占比较大 资本市场热度降低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到2024年我国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01万亿元,同比增长19.7%。

2025年07月07日
我国beplay下载软件
安防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但资本市场持续“低温”

我国beplay下载软件 安防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但资本市场持续“低温”

beplay下载软件 安防行业中游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beplay下载软件 安防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beplay下载软件 安防行业生产规模约为1028亿元,同比增长27.5%。

2025年06月30日
我国AI数字人市场规模化应用加速 Z世代推动行业商业价值攀升

我国AI数字人市场规模化应用加速 Z世代推动行业商业价值攀升

从市场规模来看,在生成式AI和大模型技术的双重驱动下,AI数字人赛道迎来突破性发展,我国AI数字人行业市场规模实现高速增长。2024年我国AI数字人行业市场规模约41.2亿元,同比增长85.3%;预计2025年我国AI数字人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9.1亿元。

2025年06月26日
我国大数据行业:数据产量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但资本市场热度逐年下降

我国大数据行业:数据产量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但资本市场热度逐年下降

从行业beplay网站地址 情况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大数据行业beplay网站地址 事件及金额持续下降,到2024年我国大数据行业发生43起beplay网站地址 事件,beplay网站地址 金额为47.09亿元,2025年1-6月9日我国大数据行业发生13起beplay网站地址 事件,beplay网站地址 金额为13.45亿元。

2025年06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