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 2021年中国国际航运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规模与未来动向研究 》显示, “十三五”时期,上海已基本建成航运资源要素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完善、航运市场环境优良、航运物流服务高效的国际航运中心,初步具备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2020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全球排名第三,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发展成效列表
要点
|
重点内容
|
航运要素集聚度显著增强
|
上海已发展形成七大航运服务集聚区,航运资源要素不断集聚。北外滩、陆家嘴-洋泾地区以航运总部经济为特色,集聚各类航运市场主体。洋山-临港、外高桥地区以港口物流和保税物流为重点,成为现代航运物流示范区。吴淞口地区初步形成邮轮产业链,建设国内首个国际邮轮产业园。虹桥、浦东机场地区依托国际航空枢纽、机场综合保税区、大飞机制造等实体,成为临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依托航运服务集聚区,一批国际性、国家级航运功能性机构云集上海,全球排名前列的班轮公司、邮轮企业、船舶管理机构、船级社等在沪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
|
海港物流体系智慧绿色协同高效
|
洋山深水港四期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码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港口连接度保持全球首位。集疏运体系进一步优化,芦潮港铁路中心站与洋山深水港区一体化运营取得突破,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达51.6%。口岸通关各环节基本实现无纸化,港口业务无纸化率达100%。清洁能源设施、技术在港口推广应用,专业化泊位岸电设施覆盖率达79%。区域港航协同发展有序推进,长江集装箱江海联运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航海服务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洋山港、长江口E航海项目全面完成,空中、水面、水下三位一体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建成。
|
亚太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初步建成
|
上海成功构建国内首个“一市两场”城市机场体系,空港通达性居亚洲领先地位。新冠肺炎疫情管控措施实施前,通航全球50个国家的314个通航点。长三角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取得实效,航班正常率提升至年均80%以上。浦东、虹桥国际机场被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授予便捷出行项目“白金机场”认证。浦东国际机场全球最大单体卫星厅启用,快件分拨中心、冷库中心等专业化货运设施相继投用,枢纽功能进一步增强。2019年,上海航空客货吞吐量达到1.2亿人次、405.8万吨,分别位列全球城市第四位、第三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上海机场承担了我国约1/3出入境航班、1/2进出境抗疫物资的防疫和保障工作。
|
现代航运服务功能基本健全
|
航运保险市场规模居前,船舶险和货运险业务总量全国占比近1/4,国际市场份额仅次于伦敦和新加坡。航运信息服务发展迅速,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CBCFI)得到市场广泛认可,基于“中国航运数据库”“港航大数据实验室”的应用项目相继实施。上海海事法院和海事仲裁服务机构共同打造国际海事司法上海基地,海事仲裁服务全国领先。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四邮轮母港,邮轮商贸、邮轮船供业务得到发展,邮轮船票制度试点实施。成功举办“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中国航海日”系列活动,打造中国航海博物馆等航运文化品牌,航运文化辨识度和认同度不断提升。
|
航运市场营商环境显著优化
|
上海港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部署,降低港口使用成本。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对接22个部门,实现口岸货物申报和运输工具申报全覆盖。除国内水路运输业务,其它航运业务均已对外开放,累计34家外资国际船舶管理公司获批入驻自贸试验区。水运行业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压缩审批承诺时限,大幅精简申请材料,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构建“五位一体”的行业综合监管体制。航运高端人才、紧缺急需人才和特殊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加大,航运相关学科专业水平持续提升。
|
全力支撑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形成枢纽门户服务升级、引领辐射能力增强、科技创新驱动有力、资源配置能级提升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新格局。2025年,基本建成便捷高效、功能完备、开放融合、绿色智慧、保障有力的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
“十四五”时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指标
序号
|
类别
|
指标名称
|
属性
|
单位
|
基准值(2020年)
|
目标值(2025年)
|
1
|
海港
|
集装箱年吞吐量
|
预期性
|
万标准箱
|
4350
|
>4700
|
2
|
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
|
预期性
|
%
|
51.6
|
≥52
|
|
3
|
集装箱海铁联运量
|
预期性
|
万标准箱
|
26.8
|
≥65
|
|
4
|
空港(市域)
|
航空旅客年吞吐量
|
预期性
|
亿人次
|
1.22(2019年)
|
>1.3
|
5
|
航空货邮年吞吐量
|
预期性
|
万吨
|
406(2019年)
|
>410
|
|
6
|
邮轮港邮轮旅客年发送量排名
|
预期性
|
-
|
亚太第一
|
亚太第一
|
|
7
|
绿色航运
|
港口专业化泊位岸电设施覆盖率
|
预期性
|
%
|
79
|
100
|
8
|
机场综合能耗
|
预期性
|
万吨标煤
|
13.6
|
22
|
|
9
|
航运服务与环境
|
航运保险规模排名
|
预期性
|
-
|
全球第三
|
全球前三
|
10
|
航运类国际组织
|
预期性
|
家
|
8
|
9-10
|
|
11
|
世界银行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排名
|
预期性
|
-
|
7
|
海运经济体前列
|
“十四五”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
|
(一)优化空间布局,发挥航运产业集聚辐射效应
|
1.打造航运服务功能集聚区。
|
(二)引领长三角,推动港航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
2.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3.打造高效畅达的集疏运体系。4.建设beplay下载软件 完备的水上安全保障体系。
|
(三)凝聚发展合力,建设品质领先的世界级航空枢纽
|
5.提高空港地面设施与集疏运保障能力。6.建设品质一流的航空客运枢纽。7.打造全球领先的航空货运枢纽。8.强化航空枢纽运行管理和资源保障。
|
(四)打响服务品牌,强化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
|
9.完善港口综合服务。10.拓展航运信息服务。11.创新航运金融服务。12.提升海事法律服务。13.发展现代航空服务。14.丰富航运文化服务。
|
(五)优化产业布局,高水平建设邮轮经济中心
|
15.建设国际一流邮轮港。16.布局邮轮经济产业链。
|
(六)挖掘科技动能,促进航运中心可持续发展
|
17.强化科技引领作用。18.提升港航绿色发展水平。19.建设平安绿色智慧机场。
|
(七)优化治理体系,全方位提升航运发展软实力
|
20.完善航运发展环境。21.深化航运制度创新。22.参与国际海事治理。
|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