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

怀化市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畅通综合交通网
加快铁路、公路、航运、机场、城际交通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畅通“五位一体”的综合交通网,提升怀化交通枢纽功能。完善怀化“米”字形铁路网络。构建“五纵六横一环”高速公路网络,打造以怀化市区为中心的全市域和周边市州2小时高速圈

怀化市物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加快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
优化全市物流设施布局,构建“一枢纽七园区多节点”物流基础设施体系。以怀化主城区物流设施集群为基础,举全市之力打造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集中实现货物集散、存储、分拨、转运等多种功能的综合物流枢纽和物流活动组织中心。重点推进骨干物流园区和物流节点建设,统筹推进公路、铁路、水运、民航等基础设施无缝衔接。

黄石市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
充分发挥大临空、大临港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优势,推动现代港口城市建设由现阶段的强化临港临空功能向强化综合枢纽功能转变,加快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大宗工业产品集散地、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城市。

黄石市水利“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构建水资源高效供给保障体系
坚持“除险保安、排灌结合、生态完善、功能提升”原则,加快实施一批骨干性、基础性重大水利工程,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着力构建工程良好、用水高效、体制健全、机制灵活的农田水利支撑体系,补齐现代农业发展短板。

黄石市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构建绿色公交体系
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城市路网、公共交通、能源保障、给排水和防涝排渍四大体系,全面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要素集聚力、区域辐射带动力。

承德市水利“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优化水资源开发利用体系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减灾、农村供水保障等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提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保障能力。

承德市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完善区域铁路网、优化市域公路网
加快推进重要铁路、国省干线公路、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构建“布局完善、立体互联、智慧引领、便捷舒适、经济高效、反应快速”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重庆市开州区水利“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构建城乡一体化水资源配置网络
统筹配置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构建多源互补、区域互通、集约高效的水资源供应体系。统筹推进城乡水资源配置网络建设,加快建设重大水源工程。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加强小型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进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到2025年,水利工程新增年供水能力0.9

重庆市开州区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完善城市交通系统
把交通基础设施作为重中之重,融双核、联周边、畅内部,加快构建铁路通道、织密高速路网、提升水运能力、布局航空体系,积极构建“衔接顺畅、转换快速、高效便捷、安全可靠、智慧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渝东北重要综合交通节点,力争实现“示范区半小时通勤、成渝双核2小时通达、北上广深6小时覆盖”。

重庆市涪陵区临港经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大力培育临港优势产业集群
围绕“临港布产、以港兴产、以产兴城”思路,坚持陆水统筹、城乡统筹,突出港产融合、产城融合和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港口产业城市景观协同联动发展,打造国家级内河临港经济示范区和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大力培育临港优势产业集群。

重庆市涪陵区物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构建高质量产业供应链物流体系
以打造生产服务型和港口型国家(重庆)物流枢纽重要组成部分为目标,大力发展通道经济和枢纽经济,为重庆加快建设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发挥支撑作用。

普洱市物流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加快推进冷链物流建设
以构建完善“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为重点,推动形成多式联运物流网,推进物流基础设施与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国家级物流枢纽。

重庆市涪陵区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加快构建出海出境对外大通道
全面融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东出北上重要节点,实现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中游等主要城市群快速通达。

普洱市国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构建内联外通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哈密市外向型经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打造东联西出新格局
立足新疆“东大门”进出口资源能源大通道地位和优势,拓展对外经贸合作领域,提升老爷庙口岸服务能力,促进哈密外向型经济发展,实现外贸稳步增长。
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建设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
深度融入广州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加密与粤港澳大湾区内全球交通枢纽和海陆铁空干线网络衔接,打造畅通全市、贯通全盛联通全国、融通全球的现代化流通网络,夯实双循环发展根基。优化物流集疏运服务。
广州市花都区交通设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构建便捷顺畅内外交通网络
构建便捷顺畅的内外交通网络。加快城际铁路建设。依托穗莞深城际、广佛环城际、广清城际、广州东至花都天贵城际(广州地铁18号线北延线)等推进城际铁路和地铁一体化运营。
广州市花都区国际枢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提升国际空铁枢纽能级
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充分利用两个市尝两种资源,抢抓白云国际机场三期建设契机,联动广州北站,大力推动和完善空铁联运大综合交通体系,最大限度将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做大做强枢纽经济、流量经济,全面推进空铁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全面增强城市发展动力,打造枢纽花都。
广州市南沙区、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国际航运枢纽“十四五”规划 建设世界一流港口
实施枢纽聚合策略,巩固提升国际航运、贸易和金融服务等枢纽服务能级,促进高端资源要素加快集聚、高效配置,提升门户枢纽集聚力辐射力影响力,推动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对外开放。
广州市南沙区、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交通“十四五”规划 打造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
极探索区域合作新路径新模式,把握“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构建铁路、航运、航空、公路“四位一体”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交通中心。深化与港澳高水平全面合作,引领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