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中国取得多项突破 有望成为市场引领者

、固态电池发展受到全球范围内重点关注,预计2030年行业进入商业化阶段

传统锂离子电池采用液态电解质,容易引发安全隐患,同时能量密度在 300Wh/kg以下,无法满足行业更高要求。为解决安全 隐患并提高能量密度上限,固态电池发展受到重点关注。

半固态电池兼容现有传统锂电池的工艺设备,且兼具安全性、能量密 度和经济性,因而有望率先进入产业化阶段;而全固态电池受技术制约,尚处于研发阶段。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在固态电池发展方面都已有自己的国家战略或发展蓝图,全固态电池有望逐步实现量产:日本丰田公司已经宣布其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韩国三星等公司已经宣布建设全固态电池生产线。

国/地区固态电池行业相关政策

国家/地区 政策名称 政策要点
日本 《蓄电池产业战略》 加快技术开发,率先实现全固态电池等下一代电池技术商业应用,稳占下一代电池市场
韩国 《2030 二次电池产业发展战略》 2023-2028 年投入 2.33 亿美元,争取提前实现固态电池、锂硫电池、锂金属电池商用化
美国 《锂电池 2021-2030 年国家蓝图》 实现示范和规模化变革性电池技术,加大固态锂电池方面的研发布局,加快产业化进程
欧盟 《电池战略研究与创新议程》 明确 2030 年研究和创新优先事项,确定关键技术主题,包括第4代锂离子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固态锂金属电池、先进固态电池)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3-2024年全球固态电池渗透率由0.1%提升至0.2%,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技术或将进入商业化阶段,渗透率或将达 10%。

2023-2024年全球固态电池渗透率由0.1%提升至0.2%,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技术或将进入商业化阶段,渗透率或将达 1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国内政策推动技术创新,我国固态电池出货量持续多、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我国作为电动汽车主产国和技术国,也高度重视固态电池行业的发展。2020年 10月,国务院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首次将固态电池明确为新能 源汽车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并强调了加速其研发与产业化进程的重要性。2023年1月,工信部等六部门制定的《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了对固态电池标准体系研究 的强化要求。2024年2月,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发布《关于发布超越传统的电池体系重大研究计划 2024 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明确指出将重点支持高比能长寿命高安全的固态电池等项目,旨在通过关键材料和技术的创新,推动技术突破。截至 2024 年 4 月,我国固态电池专利申请量已排名全球第二位。2024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新增了固态电池相关要求,意在规范固态电池的性能标准,推动固态电池进一步发展。

我国固态电池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发布部门 主要内容
2020 年 10 月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 国务院 首次将固态电池明确为新能 源汽车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并强调了加速其研发与产业化进程的重要性。
2023 年 1 月 《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工信部等六部 门 进一步细化了对固态电池标准体系研究 的强化要求。
2024年2月 《关于发布超越传统的电池体系重大研究计划 2024 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 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 明 确指出将重点支持高比能长寿命高安全的固态电池等项目,旨在通过关键材料和技术的创新,推动技术突破。
2024 年 6 月 《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 工业和信息化部 新增了固态电池相关要求,意在规范固态电池的性能标准,推动固态电池进一步发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政策推动下,近年来我国固态电池出货量持续增长,市场空间不断扩大。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出货量约2.5GWh,预计2028年我国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 30GWh。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达10亿元,预计2028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90亿元。

政策推动下,近年来我国固态电池出货量持续增长,市场空间不断扩大。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出货量约2.5GWh,预计2028年我国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 30GWh。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达10亿元,预计2028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9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全球固态电池市场竞争,中国参与企业较多且在多方面取得突破,有望成为行业引领者

全球固态电池市场竞争中,中国参与企业较多,包括传统电池企业、初创电池企业、整车企业等;其次是日本,技术实力较强;美国以初创企业为主;欧洲则主要是车企和美国的初创企业合作;韩国企业数量较少。全球固态电池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暂无明确的行业龙头企业。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主要参与者

主要国家和地区 固态电池领域主要企业
中国 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赣锋锂电、国联、一汽、东风、上汽、辉能科技、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蜂巢能源、远景动力、国轩高科、孚能科技、亿纬锂能、马车动力、有研稀土、中汽创智、SEVC
日本 丰田、日产、本田、日立、松下、物质材料研究机构、日立造船、出光兴产、三井金属、东丽、汤浅
韩国 LG 新能源、三星 SDI、SKOn
美国 QuantumScape、SolidPower、SEEOlnc、Sakit3、lonicMaterials、SolidEnergy
欧盟 大众、宝马、奔驰、Bosch、Bollore、BatScap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QuantumScape、Solid Power 和Toyota等美日韩企业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方面处于相对领先地位,重点突破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充电速度。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代表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 企业简介 固态电池产品/项目
QUANTUMSCAPE QUANTUMSCAPE 是一家美国固态电池初创公司,致力于开发新一代固态电池技术。 QUANTUMSCAPE 专注于固态电池的研发,目标是实现更高能量密度、更长使用寿命和更快充电速度,主要用于电动汽车。
SOLID POWER SOLID POWER 是一家美国的固态电池制造商,致力于开发固态电池技术用于电动汽车和高性能储能系统。 SOLID POWER 的固态电池技术采用固体电解质,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安全的性能,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
ILIKA ILIKA 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的固态电池技术公司,专注于开发高能量密度的固态电池材料。 ILIKA 致力于固态电池的材料研发,特别是在固体电解质和电池组件方面的创新,主要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电动汽车等。
TOYOTA 丰田(TOYOTA)是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积极开展固态电池的研发,尤其关注电动汽车领域。 丰田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商用固态电池,目标是在电动汽车中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和更高的安全性。
SAMSUNG SDI 丰田(TOYOTA)是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积极开展固态电池的研发,尤其关注电动汽车领域。 三星 SDI 正加大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投入,致力于提升电动汽车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国内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在材料研发、生产工艺及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取得突破,政策端亦密集加码支持,国产市场竞争力正不断增强,我国有望成为固态电池场景变革的引领者。

我国固态电池行业头部企业核心竞争力布局情况

企业名称 核心竞争力 投资亮点
宁德时代 全球动力电池龙头,硫化物电解质体系技术领先;实验室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研发投入超2000亿元,专利布局完整。 2027年全固态电池量产计划明确;绑定特斯拉、宝马等顶级车企:受益低空经济万亿市场。
国轩高科 氧化物电解质+硅碳负极技术路线成熟;循环寿命超2000次;与大众集团战略合作,获德国市场准入。 5月17日发布300Wh/kg固态电池;全球化产能布局(美国/东南亚基地);大众订单锁定未来3年业绩。
比亚迪 垂直整合全产业链(正极材料自研磷酸锰铁锂,电解质复合体系);刀片电池结构适配固态技术;换电生态降本能力突出。 固态电池上车成本有望降低30%;与滴滴、一汽共建换电网络;储能领域需求爆发。
贝特瑞 全球负极材料市占率第一,硅碳负极容量达1500mAh/g;预锂化技术解决膨胀难题;绑定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供应链。 5月13日发布会或推出飞行器/机器人专用负极;硅基负极渗透率加速提升;人形机器人百亿市场增量。
上海洗霸 国内唯一量产LLZO固态电解质企业,纯度99.99%;成本比日企低40%;中科院合作10吨级中试线投产。 2025年规划500吨产能(对应10GWh电池):技术替代空间巨大;电解质占固态电池成本30%,毛利率超60%。
当升科技 高镍单晶正极材料全球领先;双相复合固态正极技术(界面电阻降50%);海外客户占比70%。 适配宁德时代硫化物路线;欧美固态电池扩产核心供应商;4680电池技术协同效应显著。
赣锋锂业 固态电池包已交付亿航beplay下载软件 ,续航提升40%;金属锂负极技术储备深厚;锂资源自给率超50%。 低空飞行器电池订单放量;固态电池金属锂需求弹性大;锂价触底反弹周期受益。
容百科技 高镍单晶正极低温性能行业第一;适配蔚来ET7半固态电池;钠电正极同步突破。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电池核心供应商;固态/钠电双赛道布局;单吨净利比传统正极高30%。
江苏国泰 电解液添加剂全球龙头(市占率35%);固态电池新型添加剂研发领先;长三角产业集群优势。 固态电池电解质添加剂价值量提升5倍;上海政策扶持核心标的:客户涵盖LG/松下等国际巨头。
先导beplay下载软件 全固态电池封装设备独家供应商;干法电极设备专利壁垒高;与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深度合作。 设备环节国产替代空间达90%,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超百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中国取得多项突破 有望成为市场引领者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中国取得多项突破 有望成为市场引领者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在固态电池发展方面都已有自己的国家战略或发展蓝图,全固态电池有望逐步实现量产:日本丰田公司已经宣布其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韩国三星等公司已经宣布建设全固态电池生产线。

2025年07月18日
我国阴极辊行业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市场高度集中 泰金新能市占率领先

我国阴极辊行业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市场高度集中 泰金新能市占率领先

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终端行业蓬勃发展,我国电解铜箔产量不断攀升,为阴极辊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数据显示,我国电解铜箔产量由2019年的43万吨跃升至2024年的103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09%。值得注意的是,电解铜箔产品结构呈现明显分化:2019-2023年电子电路铜箔产量从29.2万吨增至

2025年07月17日
全球光伏背板市场需求萎缩 玻璃背板成主流 国内多家头部企业业绩承压

全球光伏背板市场需求萎缩 玻璃背板成主流 国内多家头部企业业绩承压

近年来,全球光伏背板需求增速持续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2024年大幅萎缩至7.32亿平方米,同比降幅达28.16%。随着双玻组件凭借更高发电效率的优势在市场中快速普及,玻璃背板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27.7%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64.6%。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光伏硅料深陷产能过剩泥潭 市场价格腰斩至“白菜价” 行业巨头盈利普遍下滑

我国光伏硅料深陷产能过剩泥潭 市场价格腰斩至“白菜价” 行业巨头盈利普遍下滑

目前我国光伏硅料面临着产能过剩格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硅料产能高达500万吨以上,然而市场需求却仅为300万吨。此外,硅业分会在2025年4月发布的《多晶硅市场一季度回顾及二季度展望》中,也明确指出了市场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截至2025年4月底,国内硅料产能达257万吨,而实际需求仅100万吨出头。

2025年07月15日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增速超全球 成本下探将促应用拓展 营收困境下头部企业转型自救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增速超全球 成本下探将促应用拓展 营收困境下头部企业转型自救

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是工业脱碳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国家明确扶持的赛道。近年来,《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发布,利好氢燃料电池行业发展。

2025年07月14日
制备技术成熟、新能源带来核心动力 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 2025年规模将超450亿元

制备技术成熟、新能源带来核心动力 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 2025年规模将超450亿元

石墨烯凭借超高载流子迁移率和极高的导热率,应用渗透至多个领域,其中新能源领域将成为行业扩张核心动力。石墨烯制备技术多样且不断成熟,我国石墨烯产业规模效应初显,其中石墨烯粉体年产能快速突破、目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整体来看,随着供需两端向好,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超450亿元。

2025年07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