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国一次性金属餐盒行业销量正以13.6%的年复合增长率狂奔,从2020年的101.1亿个激增至2024年的168.6亿个,并预计在2029年达到惊人的297.1亿个。这一爆发式增长的背后,是“禁塑限塑”政策为环保替代品打开的确定性市场空间,以及外卖、新式茶饮、预制菜等下游产业对高品质包装的刚性需求。在成熟的铝工业基础与循环经济理念的支撑下,一次性金属餐盒行业已从细分产品成长为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赛道。
1、我国一次性金属餐盒行业已形成一条完整且分工明确的产业链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一次性金属餐盒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我国一次性金属餐盒行业已形成一条完整且分工明确的产业链。具体来看,一次性金属餐盒行业上游主要为铝材、钢材等原材料,行业整体成本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较为显著。中游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由一次性的金属餐盒制造商构成,它们负责冲压、涂层、组装等一系列生产制造流程。下游市场则呈现内外双轨驱动的格局:一方面,外贸出口需求稳定,客户包括航空公司、海外连锁超市及大型餐饮集团;另一方面,迅猛增长的内需市场已成为核心驱动力,其客户广泛覆盖了外卖平台、高端餐饮品牌、新式茶饮店、快速发展的预制菜企业以及大型商超零售渠道。
我国一次性金属餐盒行业产业链图解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一次性金属餐盒行业发展轨迹从外向依赖到内外双循环
目前,我国一次性金属餐盒行业处于以中小制造企业为主体、深度依赖海外市场的“出口主导与萌芽期”。在2020年之前,产业生态完全围绕欧美、日本等国际市场的订单构建,其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配餐、户外活动等特定场景,而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则近乎空白,这实质上是我国当时作为“世界工厂”在特定细分领域的一个缩影。
根本性的转折点出现在2020年,行业步入“政策引爆与内需启动期”。以中国出台被称为“最严限塑令”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为标志,强大的政策外力瞬间点燃了长期被压抑的国内市场需求。这一变革迫使外卖、新式茶饮、预制菜等本土产业巨头紧急寻找塑料的可持续替代方案,从而为金属餐盒开辟了一个爆发性增长的内部市场。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企业纷纷从单纯的外贸代工转向“内外贸并举”的战略,产能迅速扩张,资本市场与新玩家也竞相涌入,开启了行业的第一轮规模化浪潮。
展望2025年以后的“品牌化与产业升级期”,行业的竞争逻辑将发生深刻变革。初期的产能扩张与价格战难以持续,市场竞争维度将从单一、初级的比拼,全面升维至品牌价值、产品设计创新、全链条供应链效率以及闭环可持续性的综合竞争。领先企业将不再仅仅是生产商,而是向提供包括回收循环解决方案在内的综合服务商转型。这一进程标志着行业将从政策驱动的“供给创造需求”阶段,最终迈向由品牌、技术和循环模式驱动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阶段,完成从低附加值代工向产业价值链高端的跃迁。
我国一次性金属餐盒行业发展轨迹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政策强力驱动叠加需求拉动,我国一次性金属餐盒行业快速发展
当前,我国一次性金属餐盒行业蓬勃发展,由政策、市场与供应链三重力量共同驱动。
在政策层面,“禁塑限塑”政策体系构成了行业最强劲的东风。国家发改委与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奠定了制度基础,明确限制了不可降解塑料餐具在外卖等领域的应用。
国家针对不同塑料制品提出的具体禁限要求和时间表
|
禁用/限用品类 |
具体内容与要求 |
实施时间线 |
|
不可降解塑料袋 |
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在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
2020年底: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等场所先行实施。2022年底:实施范围扩大至全部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和沿海地区县城建成区。2025年底:上述区域的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
|
一次性塑料餐具 |
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吸管。 |
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2025年底:地级以上城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 |
|
宾馆、酒店用品 |
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如牙刷、梳子、浴液小瓶等)。 |
2022年底:全国范围星级宾馆、酒店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2025年底:实施范围扩大至所有宾馆、酒店、民宿。 |
|
快递塑料包装 |
禁止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塑料包装袋。在重点地区、部分领域,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降低不可降解塑料胶带使用量。 |
2022年底: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重点省市邮政快递网点,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2025年底:全国范围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这一顶层设计在地方层面得到了全面贯彻,以上海、北京、广东为代表的主要省市相继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时间表,逐步禁用不可降解塑料餐具,为金属餐盒等环保替代品创造了确定性的政策窗口和巨大的市场空间。
上海、北京、广东逐步禁用不可降解塑料餐具实施方案
|
地区 |
核心政策/举措 |
餐饮相关内容亮点 |
最新进展与时间表 |
|
上海 |
《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上海典范的决定》 |
标准升级:明确"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的优先级;精准禁限:禁用含塑料PE淋膜或难以回收的PLA涂层的"伪环保"餐具;强力惩戒:违规最高罚10万元,记入信用档案 |
2025年9月1日起,新规已正式施行,并配套信用惩戒等措施。 |
|
北京 |
《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限塑10条") |
场景化推进:建成区、景区景点堂食服务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外卖减量:设定了到2025年底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以上的目标-5 |
政策按2020-2025年的规划分阶段执行,正持续推进中。 |
|
广东 |
《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 |
目标量化:到2025年,地级以上城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以上;多元治理:从"限塑"向"源头减碳+循环体系"升级,推广"纸基+水性阻隔"等易回收方案 |
政策自2020年9月1日实施,持续至2025年,并不断深化治理模式。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市场端,需求拉动来自商业升级与消费理念转变的双重作用。在B端市场,品牌高端化趋势显著,以喜茶、奈雪的茶为代表的新式茶饮和高端外卖品牌,将质感优良的金属餐盒作为提升品牌调性、实现差异化竞争的重要载体。同时,快速增长的预制菜行业对包装的保鲜性能、密封性和加热适用性提出更高要求,使金属餐盒成为理想选择。在C端市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健康和环境友好的意识持续增强,越来越愿意为优质、环保的包装体验支付溢价。
在供应链端,完善的基础设施与持续的技术进步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中国作为全球铝材生产和加工大国,为铝制餐盒提供了充足且成本相对较低的原材料保障。同时,冲压、涂层、印刷等工艺的持续改进,使得餐盒在轻量化、密封性和外观设计上不断突破。更重要的是,铝金属极高的可回收价值(回收率可达95%以上)使其在全生命周期内兼具环保与经济性,完美契合循环经济理念,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具体来看,与从铝土矿中通过电解法生产原铝相比,回收再生铝的能耗仅占5%左右。这意味着生产1吨再生铝,可以节约约95%的能源,这直接转化为了极低的能源成本,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优势。
并且,废铝因其易于回收和明确的再利用价值,在流通市场中一直是高价值的“硬通货”。其价格通常稳定在原铝价格的80%-90%以上,这为回收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从回收商到处理企业)都提供了明确的利润空间,确保了回收体系的商业可持续性。
4、我国一次性金属餐盒行业销量持续上升,预计2029年将接近300亿个
随着经济的增长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外卖市场的崛起带动了中国一次性餐盒销量的不断提升。一次性餐盒可进一步拆分为塑料餐盒、金属餐盒、纸质餐盒以及其他餐盒品种,其中塑料餐盒在一次性餐盒的占比最高,金属餐盒占比其次。根据数据,我国一次性金属餐盒行业销量从2020年101.1亿个增长至2024年168.6亿个,年复合增长率为13.6%,未来预计销量将增长至2029年的297.1亿个。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