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碳中和”下我国煤电大幅削减是必然趋势 相关企业须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勇气

       煤电主要为城乡提供稳定的热力和电源,是基荷电源,保障着我国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燃煤是碳排放、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而电力行业是我国最大的煤炭消费和碳排放部门。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50%以上,碳排放量占能源相关活动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目前国煤电装机量高达10.4亿千瓦,占全球煤电总装机量的一半,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

       煤电是目前最大的电力来源,在近中期仍是最重要的灵活性资源供应主体。但近年来在环保高压政策、煤价居高不下,以及新能源异军突起的轮番冲击下,煤电市场表现不佳,煤电机组利用小时数持续下降,行业产能过剩、盈利能力下降。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煤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下降到了4216小时,亏损面已接近50%。

2013-2020年我国煤电机组利用小时数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各地方政府为提振经济、稳定就业,又逆势上马了一批煤电项目。有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增煤电机组超过3800万千瓦,是世界其他地区新增煤电装机的三倍多,在建和宣布上马的机组总量约2.5亿千瓦,接近德国煤电总装机的六倍。

       而如果上述煤电全部建成投产,不仅会给实现碳目标和空气质量目标增添很大阻力,还会进一步增加煤电资产搁浅风险。因此,在“十四五”及更长远的未来,不应再批准新建煤电项目,同时合理安排在建机组进度,力争到2025年实现煤电装机容量和煤耗总量达峰,分别为11.5亿千瓦和12.9亿吨标准煤。中国应加快存量煤电灵活性改造,实现煤电从主体电源向调节性电源和应急备用电源转变。

       在此背景下,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把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随着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多家能源央企规划了自身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例如三峡集团提出确定2040年实现碳中和,比国家既定目标提前了20年。

部分央企规划了自身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三峡集团

确定2040年实现碳中和,比国家既定目标提前了20

国家能源集团

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达到7000—8000万千瓦

大唐集团

2025年,非化石能源装机超过50%,提前5年实现碳达峰

华能集团

全力打造新能源、核电、水电三大支撑,积极实施减煤减碳……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是能源问题,人为碳排放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我国现在化石能源主要以煤电为主,在建煤电产能仍位居世界首位,且 这种能源结构如无重大改变,是不可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此外根据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速预计5%左右,能源需求预计年均增速2%左右;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39%,高耗能产业占比仍然较高。传统增长模式产生大量碳排放,既要控排放,又要保增长,给碳达峰、碳中和带来巨大挑战。

       不过即使面对如此巨大的碳中和压力,我国煤电装机核准量仍在增加。统计显示,2018—2020年,我国煤电落后产能淘汰量超过3000万千瓦,但仅2020年一年的煤电项目新核准量就超过3400万千瓦,与3年的淘汰量相当。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中,12个省市的煤电装机量仍在增加。其中,新获核准的有河北邯郸、山东菏泽、安徽、江苏的5个煤电项目,总装机量超过600万千瓦。在2021年1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也指出,部分重点区域仍在违反有关规定新上燃煤发电项目,并没有严格控制大气污染重点防治区域的能源产能。

       目前煤电行业已步入到需要为清洁能源更多让位的阶段,从主力能源变为调节性能源。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一个预测表明,电力系统转型在加速,煤电大幅削减是必然趋势。但近中期内,我国能源系统的转型依然要保证电力供应的经济性、安全性、连续性以及煤电的兜底者角色,一味大规模地“去煤化”是不现实也是不可取的。

       在煤电大幅削减必然趋势下,煤电企业如何走下去成为首要问题。对此有相关人士表示,煤电企业需要科学谋划、有序退出,克服障碍、角色转变,而这只是基本的。除此之外,煤电企业还需要发挥煤电企业基础性功能,从全生命周期视角深度提效减排。改革旧有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坚持“一厂一策”精细化管理,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我国煤电企业必须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在新形势、新业态、新变化中发挥主动性,打好主动仗,掌握主动权等。

煤电企业脱困可选路径

科学谋划、有序退出

树立全局观念,协调好与新能源的互动关系。以安全经济、可持续性为根本出发点,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合理规划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发电规模比,找到企业定位。

对于不符合相关技术、能耗、安全、环保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的现存煤电机组和僵尸企业,监管部门可直接强制关停或整改。

克服障碍、角色转变

首先,做好资产变现工作,减少破产清算,央企则要保证减少国有资产损失。其次,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煤电企业一旦退出市场将涉及数万人的就业安置、社会保障等问题。

若延伸至上游煤炭行业则波及的人数会更加庞大,因此,退出企业的员工安置问题事关社会稳定的民生大局。

国家需对过度依赖煤电和煤炭资源的地区加大就业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管理型、技术型人才转岗再就业,做好淘汰职工再培训、再就业引导和帮扶,无法再就业的人员社保要兜底。

最后,再度开发煤电厂所在土地地块,重新用于其他商业、工业或市政工程,充分发挥土地效益。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煤电企业健康发展路径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 2021年中国煤电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全景调查与投资潜力研究
        《 2020年中国煤电行业分析报告-产业供需现状与投资前景预测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钠离子电池出货量及需求量均保持增长 储能为市场最大应用

我国钠离子电池出货量及需求量均保持增长 储能为市场最大应用

出货量来看,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政策的持续支持,我国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2024年我国钠离子电池出货量超1.5GWh,2025年将超过7GWh,2030年超过200GWh。

2025年04月02日
储能电池行业出货量爆发式增长 宁德时代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

储能电池行业出货量爆发式增长 宁德时代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

从出货量来看,2020-2024年我国储能电池出货量呈爆发式增长。2024年我国储能电池出货量约为216GWh,同比增长62.4%;2025年出货量将达到324GWh。

2025年03月18日
全球煤炭产量持续增长 中国为最大产量国和进口国

全球煤炭产量持续增长 中国为最大产量国和进口国

煤炭在全球能源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电力和工业中不可缺少的材料,被誉为“黑色的金子”。从产量来看,2020年之后全球煤炭产量持续增长,到2023年全球煤炭产量达到了90.96亿元,同比增长3.1%,全球煤炭消费量为164.03艾焦,比上年增长1.6%

2025年03月03日
我国超硬材料行业总产值保持增长 其中泰国为主要进口来源国 印度为主要出口目国

我国超硬材料行业总产值保持增长 其中泰国为主要进口来源国 印度为主要出口目国

从总产值来看,2023年我国超硬材料行业总产值达155.3亿元,较上年增长5.07%;2024年我国超硬材料行业总产值将达到163.2亿元,2025年达到171.5亿元。

2025年03月01日
我国氢储能行业:能源电力企业为主发投资方 园区/居民区/建筑为主要应用场景

我国氢储能行业:能源电力企业为主发投资方 园区/居民区/建筑为主要应用场景

在政策支持下,新型储能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势头迅猛。2022年我国氢储能装机规模已从2021年的1.5MW增长至了68MW;2023年我国氢储能装机规模约达260MW;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储能市场装机规模有望达到1518MW。

2025年02月24日
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市场需求大 硅基负极材料为最具潜力下一代材料

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市场需求大 硅基负极材料为最具潜力下一代材料

从出货量来看,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需求大,行业也得到发展快速。2023年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171.1万吨,同比增长19.4%;2024年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将达189万吨。

2025年02月20日
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增长 锂离子电池储能占市场主导地位

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增长 锂离子电池储能占市场主导地位

从装机规模来看,近三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呈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78.3GW,同比增长126.5%。

2025年02月08日
我国氢能源‌行业:上游氢气产量增长 中游储氢方面多家头部企业布局IV型瓶生产

我国氢能源‌行业:上游氢气产量增长 中游储氢方面多家头部企业布局IV型瓶生产

产业链来看,我国氢能源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氢气制备,包括电解水制氢、化石重整制氢、工业副产氢;中游是氢气储运环节,包括储氢、运氢以及注氢;下游是氢气的应用,包括交通运输、工业燃料、发电等,主要技术是直接燃烧和燃料电池技术。

2025年02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