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国内外高粱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高粱是世界上第五大粮食作物,是近5亿人的主食。按性状及用途可将高粱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3类,全球42%的高粱用于食品消费。高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是我国重要的旱粮作物,年产量280万t左右,主要分布在吉林、内蒙古、四川等地。高粱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饲料,高粱籽粒中含有单宁,具有预防幼畜、幼禽白痢病的作用,并可以增加畜禽的瘦肉比;高粱茎杆多糖、多汁,非常适合做奶牛、肉牛等的饲料[1-2]。近年来,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使得国内玉米价格显著高于进口高粱价格,而且高粱没有进口配额限制,国内的饲料加工商用进口高粱、大麦、玉米酒糟(DDGS)等替代玉米,高粱进口大幅增加,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高粱进口国。然而随着国内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取消、庞大的玉米库存和加强对玉米替代品进口的管理,未来中国高粱进口的下行压力较大。

        1  世界高粱贸易概况

        高粱和水稻、小麦一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用途广泛,在世界谷类作物贸易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从世界范围看,高粱进出口贸易总量呈增加趋势,从2010年的1 219万t增加到2015的2 578万t,增长了111.48%。

        1.1  世界高粱主要出口国

        世界高粱出口国稳定且集中,主要有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等。2015年,上述三国高粱出口量之和约占世界高粱出口总量的95.25%,出口额之和约占世界高粱出口总额的94.65%(表1)。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大高粱生产国和出口国。2011—2015年,美国年均出口高粱448.99万t,占世界年出口总量的59.90%。美国每年约收获1360万t的高粱,是世界上最大的饲用高粱生产国。由于通过如碾磨、压碎、蒸汽处理、蒸汽压片等技术能进一步提高高粱的饲用价值,所以高粱也被普遍用来喂养肉牛、奶牛、猪、家禽和作为宠物食品。澳大利亚高粱质量较美国好,单宁含量高,适于制作白酒,2011—2015年,澳大利亚年均出口高粱301.02万t,占世界年出口总量的40.16%。高粱是阿根廷的第三大粮食作物,阿根廷是世界上第三大高粱出口国,生产的新型高粱品种丹宁酸含量偏低,有助于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高粱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1.2  世界高粱主要进口国

        世界高粱主要进口国有中国、日本、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虽然相对出口比较分散,但集中度也较高。2011—2012年,日本、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四国高粱进口量之和平均约占世界高粱进口总量的75.54%,进口额之和约占世界高粱进口总额的73.03%。2013—2015年,中国、日本两国高粱进口量之和平均约占世界高粱进口总量的75.62%,进口额之和约占世界高粱进口总额的73.03%。

          近年中国高粱进口迅速增加,是世界上最大的高粱进口国,2015年进口量为1070.03万t,占世界进口总量的85.53%,进口量是2013年的10倍、2011年的21倍。日本近年高粱进口量呈减少趋势,2011—2015年,年进口量为129.62万t,占世界年进口总量的17.02%。墨西哥近年高粱进口量也迅速减少,2011年为238.03万t,2014年仅为7.27万t,2015年回升至23.59万t。

        2  中国高粱进口现状

        中国高粱种植面积为61万hm2,位居世界第16位,占世界高粱总种植面积的1.4%;总产量约为260万t,居世界第8位。中国是传统的高粱出口国,2012年以前,中国高粱进口量非常少,不超过9万t。自2012年起,中国高粱进口量超过出口量。2014年起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高粱进口国,进口量和进口额均占全球的70%以上,进口的大部分是饲用高粱,流向饲料企业。

        2.1  中国高粱进出口情况

        不同于玉米和小麦,中国高粱进口没有关税配额限制。食用高粱进口税率为2%,饲用高粱进口税率为9%,两者均需缴纳13%的增值税[2]。从出口量看,2006—2011年中国高粱年均出口量为9万t,2007年高达23.77万t;2012—2015年均出口量为1.82万t,2015年仅为0.84万t。从进口量看,2006—2011年中国高粱年均进口量为2.1万t,远低于同期的出口量;2012—2015年中国高粱年均进口量分别为8.66万t、107.8万t、577.59万t、1070.03万t,增长迅速。
 
        2.2  中国高粱进口结构

        2012年之后,中国高粱进口快速增加,自美国、澳大利亚进口的高粱占我国高粱进口总量和进口总额的99%以上,总体格局近几年来没有变化(表3)。但具体来看仍有明显变化,自美国进口的比例快速上升,自澳大利亚进口的比例大幅减少。中国自美国进口的高粱占我国高粱进口总量的比例从2013年的29.41%上升到2015年的83.80%,占我国高粱进口总额的比例从2013年的24.87%上升到2015年的83.19%;中国自澳大利亚进口的高粱占我国高粱进口总量的比例从2012年的99.97%下降到2015年的15.36%,占我国高粱进口总额的比例从2012年的99.94%下降到2015年的16.07%。
 
        2013年前,我国进口高粱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以食用为主,是国内高档白酒生产企业生食用酒精的原料。而美国饲用高粱进口仅开始于2013年,美国高粱单宁含量低,价格便宜,比澳大利亚高粱更适合做饲料。美国高粱这种抗旱作物长期以来不太受农户喜欢,但是自从2014年中国高粱进口大量增加以来,高粱价格节节上扬,部分地区比玉米还贵[3]。

        3  中国高粱展望

        3.1  中国高粱生产展望

        高粱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用途多样等特点,尤其在洪涝和干旱灾害发生的年份,仍然可以提供口粮,被称为“救命之谷”,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瘠薄地、盐碱地和低洼易涝地的产量高于玉米,在饲料生产中作为玉米的替代者有明显的竞争力。但是由于高粱适口性低于水稻、小麦,因此食用高粱逐渐减少,加上高粱综合利用与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少见,增产不增收,造成中国高粱种植面积缩减[6]。

        2015年11月2日,《农业部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666.67万hm2,比目前减少333.33万hm2以上,重点发展青贮玉米、大豆、优质饲草、杂粮杂豆、春小麦、经济林果和生态功能型植物等。预期高粱等杂粮杂豆的种植面积会增加。

        3.2  中国高粱消费展望

        2011/12—2013/14年度,我国高粱的食用消费、饲料消费、种用消费、损失浪费平均分别约占消费总量的20%、15%、2%、0.4%,工业消费量占比最大,约占62.6%,消费总量增长较快。
 
        注:年度为当年10月至次年9月;总量=食用消费+饲料消费+工业消费+种用消费+损失浪费

        高粱是中国生产白酒的主要原料,高粱籽粒中除含有酿酒所需的大量淀粉、适量蛋白质及矿物质外,更主要的是高粱籽粒中含有一定量的单宁。适量的单宁对发酵过程中的有害微生物有一定抑制作用,能提高出酒率,单宁产生的丁香酸和丁香醛等香味物质,又能增加白酒的芳香风味。闻名中外的贵州茅台、四川剑南春、泸州老窖、五粮液、山西汾酒等名酒无一不是以高粱作主料或佐料酿造而成[4]。

        在国家倡导理性消费的背景下,国内的白酒和红酒行业受到巨大影响,高档白酒泡沫被吹破,消费者回归理性。2015年,辽宁白酒企业有400多家,目前在市场上流通量比较大的只有不到10个品牌;河南的白酒企业有461家,目前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也只有三四个品牌。即使是名酒产地贵州和四川也无一幸免,贵州仁怀市有1700多家酒类生产和销售企业,目前仍坚持生产的只有300多家,近七成已经停产。虽然白酒上市公司的年报呈现了业绩复苏迹象,但对于行业整体,尚未摆脱亏损的漩涡[5]。

        用优质高粱加工的饲料营养价值可以与玉米相媲美。但是由于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改革和庞大的玉米库存,预计高粱在饲料中替代玉米的情况会逐步改善。

        3.3  中国高粱进口展望

        由于中国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预测,2016/17年度中国玉米、大麦和高粱进口量可能降至900万t,比上年度减少约44%。玉米去库存意味着中国没有必要进口大麦和高粱,中国是大麦和高粱市场非常重要的驱动力量,高粱尤其从中国需求中受益。随着中国进口前景下滑,高粱和大麦价格已经大幅下跌。美国农业部(USDA)数据显示,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地区的高粱现货价格跌至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7]。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于2015年6月17日正式签署。中国是澳大利亚农业与资源的最大出口市场,随着贸易协定的签订,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的商品85%实行零关税,自澳大利亚进口高粱和大麦的进口关税也将分别由2%和3%降为零。随着关税的归零和两国贸易的自由化,预期后期价格低廉的澳洲高粱和大麦的进口量或有持续攀升的可能。

        美国农业部报告《粮食:世界市场与贸易》显示,2015/16年度,中国小麦、稻谷、玉米的期末库存分别为8729.5万t、4768万t、11349.4万t,合计约2.5亿t,主粮库存规模世界第一。玉米的问题较为突出,2015年全国玉米产量2245.8亿kg,同比增加89.35亿kg,而2015年消费量仅在1750亿kg左右。

        同时,中国也加强了玉米替代品的进口管理。2015年8月12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关于《纳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货物目录》的公告,决定将大麦、高粱、木薯和DDGS纳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国内买家在采购前必须到省级相关部门进行登记以获得许可,自2015年9月1日起执行。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淡水养殖面积下降 但产值及产量仍保持增长 池塘养殖面积占比最大

我国淡水养殖面积下降 但产值及产量仍保持增长 池塘养殖面积占比最大

从种植面积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淡水养殖种植面积为上下波动趋势,到2024年我国淡水养殖种植面积为5327.82千公顷,同比下降1.5%。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营业收入降速明显收窄 政策面持续利好

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营业收入降速明显收窄 政策面持续利好

从营业收入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营业收入为先增后降趋势,到2024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营业收入为52908.3亿元,同比下降2.1%。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海水养殖行业产值增速下滑 鱼类和贝类养殖面积扩大 贝类仍是主流养殖品类

我国海水养殖行业产值增速下滑 鱼类和贝类养殖面积扩大 贝类仍是主流养殖品类

从产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海水产品产量从3314.38万吨增长到了3708.87万吨,连续五年产量持续增长。

2025年07月31日
受下游养殖需求减少我国浓缩饲料产量下滑 产品平均价格同比走低

受下游养殖需求减少我国浓缩饲料产量下滑 产品平均价格同比走低

受下游养殖需求的减少,导致浓缩饲料需求下滑,我国浓缩饲料行业产量整体呈下降态势。2025年1-6月我国浓缩饲料产量达到614万吨,同比下降1.5%。

2025年07月31日
我国大豆行业:东北地区种植面积及产量占比均最高 黑龙江为第一产豆大省

我国大豆行业:东北地区种植面积及产量占比均最高 黑龙江为第一产豆大省

从种植面积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从14823.75增长到了15487.5亿平方米,2024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同比下降1.4%。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茶叶行业:种植面积及产量持续增长 2024年进出口数量及金额均强势回升

我国茶叶行业:种植面积及产量持续增长 2024年进出口数量及金额均强势回升

从进口情况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茶叶进口数量及金额持续下降,到2024年回升。2024年我国茶叶进口数量为6.6万吨,进口金额为1.86亿美元。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及产量连续五年攀升 但增速明显下滑 稻虾种养为主流方式

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及产量连续五年攀升 但增速明显下滑 稻虾种养为主流方式

从养殖面积来看,2020-2024年,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呈稳步增长。2024年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为3050万亩,同比增长3.4%。

2025年07月01日
通信模组行业:中国蜂窝通信模组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汽车电子、智慧零售为主要应用

通信模组行业:中国蜂窝通信模组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汽车电子、智慧零售为主要应用

从全球蜂窝通信模组市场来看,随着人工beplay下载软件 和数字化转型发展,全球蜂窝通信模组市场规模持续发展。数据显示,到2024年全球蜂窝通信模组市场规模达到了436亿元,同比增长为10.4%。

2025年06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