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5年我国氧化铝产量预测

       内容提示:2011年产量突破3300万吨。到2015年我国氧化铝产量将达到5000万吨,将保持较快的增速速度。

       铝工业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中社会贡献率最高的产业之一,最近几年总资产贡献率均在10%以上,不但高于全国工业9%的平均水平,而且大大高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7%-8%的平均水平。从2003年以来,在我国不断增长的铝消费需求的诱惑下,我国铝工业出现了火爆的投资热潮。中国铝业市场的战略格局重新分化,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的战略格局已被打破,民营资本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大举进入铝工业领域,抢市场,争原料,拼投资,上规模,不仅原有的氧化铝厂大张旗鼓地开始一场新的战略投资、重组和规模扩张,而且一些新建的氧化铝厂也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开工建设投产,氧化铝的产能急速增长,导致氧化铝竞争进入到白热化程度。
       中国报告网(m.wwwleb.com)分析师李子干指出,随着我国氧化铝行业投资限制的降低,行业供给规模将会迅速扩大,铝土矿资源的流通渠道也将更加多元化,从而刺激我国铝土矿资源勘查规模的扩大。另外,随着国内氧化铝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铝土矿资源越来越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寻找新的矿产资源成为目前国内氧化铝企业发展的主要机会之一。据介绍,全球铝土矿保有资源储量约250亿吨,从全球范围来说,铝土矿资源并不缺乏。因此铝必须加快“走出去”战略,开发海外资源。另外,要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打造生态铝产业和资源节约型企业。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氧化铝市场专项调研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中指出,2009年我国氧化铝产量2382万吨,增长率为4.4%;2010年我国氧化铝产量2894万吨,增长率为22.41%。2011年产量突破3300万吨。到2015年我国氧化铝产量将达到5000万吨,将保持较快的增速速度。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钨行业:国内钨精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持续上调 细分产品产量同步增长

钨行业:国内钨精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持续上调 细分产品产量同步增长

从储量来看,2020-2024年我国钨资源储量呈先降后升走势。2024年我国钨资源储量为240万吨,同比增长4.3%;2025年储量将达到250万吨。

2025年04月08日
电解铝行业:中国为全球最大生产及消费国 产量已连续六年持续增长

电解铝行业:中国为全球最大生产及消费国 产量已连续六年持续增长

从我国电解铝产量来看,自2019年之后我国电解铝产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电解铝产量达到了4400.5万吨,同比增长4.6%。

2025年04月01日
全球钴行业供应量及需求量逐年增长 刚果金为主要供应地区 电池为最大需求领域

全球钴行业供应量及需求量逐年增长 刚果金为主要供应地区 电池为最大需求领域

从全球各地供应量来看,2024年全球各地区钴供应量占比最高的为刚果金,占比达到了75.86%;其次为印尼,占比为9.66%;第三是俄罗斯,占比为3.00%。

2025年03月11日
全球镍产量持续增长 印度尼西亚占比最高 不锈钢为主要应用领域

全球镍产量持续增长 印度尼西亚占比最高 不锈钢为主要应用领域

从各地区产量占比来看,在2023年全球镍产量最高的地区为印度尼西亚,占比达到了50%;其次为菲律宾,占比为11.11%;第三是俄罗斯,占比为5.56%;我国产量占比较小,只有3.06%。

2025年02月19日
我国现已成硬质合金产销量最大国家 行业市场规模、产量及出口量均增长

我国现已成硬质合金产销量最大国家 行业市场规模、产量及出口量均增长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硬质合金行业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3年,我国硬质合金行业市场规模为193.26亿元,同比增长23.5%;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为216.26亿元。

2025年02月18日
我国铂族金属行业市场总供应小于总需求 其中钯金供需量最大 其次为铂金

我国铂族金属行业市场总供应小于总需求 其中钯金供需量最大 其次为铂金

铂族金属是典型的贵金属,其化学稳定性高,具有很好的抗腐蚀和抗氧化能力。铂族金属产业链上游为资源的开采、冶炼及提纯环节;中游为各种产品的加工生产过程;下游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电子电气、新能源、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行业。

2025年02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