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育种行业相关政策: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

生物育种的定义是培育优良生物的生物学技术,生物育种是利用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等方法原理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我国生物育种行业相关政策

近些年来,为支持生物育种产业化,我国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做好二〇二三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全面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加快培育高产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盐碱作物等新品种。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有序扩大试点范围,规范种植管理。

我国生物育种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1年11月 国务院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开展育种创新攻关,围绕重点农作物和畜禽,启动实施农业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开展种业联合攻关,实施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
2022年11月 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 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 着力提升农林专业生源质量,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优质生源报考涉农专业。将生物育种纳入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将生物育种、农林beplay下载软件 装备相关学科专业纳入有关专项计划支持范围。
2022年12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加强种子安全保障。建立健全现代种业体系,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子库建设,提高资源保护、育种创新、品种测试、良种繁育能力,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在尊重科学、严格监管的前提下,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2023年2月 教育部等五部门 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 服务国家种业安全、耕地保护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生态系统治理、乡村建设等战略需求,以及森林康养、绿色低碳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开设生物育种、智慧耕地、种子科学与工程、农林beplay下载软件 装备、乡村规划设计等重点领域紧缺专业。
2023年2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做好二〇二三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全面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加快培育高产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盐碱作物等新品种。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有序扩大试点范围,规范种植管理。
2023年10月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 实施优势特色品种培育和动植物保护工程,支持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试点,建设大豆、玉米、马铃薯制种大县,打造国家重要“粮仓”。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部分省市生物育种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生物育种行业的发展,比如河南省发布的《中原农谷发展规划(2022—2035年)》提出提升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功能。以种子、种苗、种畜为重点,构建流程化、模块化、信息化的商业育种体系,着力引育创新型种业企业,扩大种业科技交流合作,活跃种业技术交易市场,积极发展种业总部经济,打造全球知名生物育种创新机构和种业企业集团。

部分省市生物育种行业相关政策

省市 发布时间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北京市 2021年12月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 积极承接国家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继续承接国家级农业科研重大任务,建设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农业科技综合试验站、国家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展示基地。
江西省 2022年5月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江西省分工方案 聚焦光通信、集成电路、装备制造、生物育种等关键领域,组建一批协同创新合作平台,联合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贵州省 2022年10月 贵州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 围绕区域发展和行业发展重大需求,聚焦人工beplay下载软件 、新能源、高端装备、数字信息技术、矿产资源、资源综合利用、生物育种、农业机械化、农产品精深加工、微生物组、碳达峰碳中和、公共安全与防疫、重大疾病防治、生态安全、脑科学、基础交叉学科等重点领域,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 2022年12月 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指导意见 聚焦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领域,重点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业态。
吉林省 2022年12月 关于支持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发展壮大农业特色主导产业。鼓励长春国家农高区围绕玉米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形成生物育种—科学种植—精深加工—物流销售—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完整的产业发展模式。
河南省 2023年6月 中原农谷发展规划(2022—2035年) 提升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功能。以种子、种苗、种畜为重点,构建流程化、模块化、信息化的商业育种体系,着力引育创新型种业企业,扩大种业科技交流合作,活跃种业技术交易市场,积极发展种业总部经济,打造全球知名生物育种创新机构和种业企业集团。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生物育种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大豆行业相关政策:研究启动大豆等作物种质资源改良计划

我国及部分省市大豆行业相关政策:研究启动大豆等作物种质资源改良计划

为促进大豆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农业农村部等发布《关于加强农作物品种全链条管理的若干措施》实施种质资源改良计划。深入推进玉米种质资源改良计划,范围由东华北、黄淮海产区拓展到西南、西北主产区,研究启动大豆、油菜等作物种质资源改良计划,加快创制一批目标性状突出、遗传背景清晰的优异新种质。

2025年08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农产品流通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完善品控体系

我国及部分省市农产品流通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完善品控体系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农产品流通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农产品流通行业稳定发展,比如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口岸2025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若干措施》、河南省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动农业强省建设的意见》。

2025年07月3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蔬菜行业相关政策:加强蔬菜应急保供基地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蔬菜行业相关政策:加强蔬菜应急保供基地建设

为了进一步推动蔬菜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农业农村部等发布《关于加强农作物品种全链条管理的若干措施》加快引进高油高产大豆、耐密抗病抗逆玉米、优质专用抗病小麦、糖料、特色设施蔬菜以及热带作物等资源,丰富育种研发种质资源基础。

2025年07月1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肉牛养殖行业相关政策:开展肉牛增量提质行动

我国及部分省市肉牛养殖行业相关政策:开展肉牛增量提质行动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肉牛养殖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肉牛养殖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江西省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025年07月0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玉米行业相关政策:深入推进玉米种质资源改良计划

我国及部分省市玉米行业相关政策:深入推进玉米种质资源改良计划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玉米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玉米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云南省发布的《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

2025年06月3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洋渔业行业相关政策:提升海洋渔业本质安全水平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洋渔业行业相关政策:提升海洋渔业本质安全水平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海洋渔业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海洋渔业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海南省发布的《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福建省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

2025年06月2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工业饲料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推广精准饲料配方技术体系

我国及部分省市工业饲料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推广精准饲料配方技术体系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工业饲料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工业饲料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加快建设生物制造产业创新高地行动方案》。

2025年06月1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产品行业相关政策:稳步提升养殖水产品供应能力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产品行业相关政策:稳步提升养殖水产品供应能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水产品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4月农业农村部等发布《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推广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工厂化循环水、室内鱼菜共生等设施养殖模式,稳步提升养殖水产品供应能力。

2025年06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