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南京市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全球有影响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重要基地

   导读: “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南京市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全球有影响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重要基地。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对接落实全省科技创新工程,大力推进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广泛整合海内外创新资源,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江苏全球有影响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基地。

  参考《2017-2022年中国科技产业运营现状及十三五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对接落实全省科技创新工程,大力推进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广泛整合海内外创新资源,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江苏全球有影响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基地。

  第一节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对研发方向、路径选择和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促进创新资源进入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建在企业、科技服务覆盖企业、科技政策落到企业,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实施“科技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内生发展动力。以知识产权创造为核心,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鼓励大中型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加快实现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独立研发机构研发投入超过400亿元,经认定的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高到700家。

  支持科技中小微企业发展。以新技术研发、新业态创造、新模式创新为方向,实施科技企业“小升高”计划、小微企业“创新之家”培育计划和中小企业创新工程,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壮大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第二节构建新型产业研发体系

  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源头作用。引导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专业技术支撑平台,建设一批产学研创新联盟、成果转化应用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同创新、融合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导向,积极对接国家、省重大科学计划、重大科技专项,争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创新领域国家实验室落户,积极抢占现代技术和产业制高点。鼓励在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大型仪器设备、实验室、研发平台、检测平台等技术创新资源向社会开放。

  专栏1重点建设的重大科研设施

  南京未来网络试验设施:主要依托南京未来网络谷等核心节点,开展量子通信、空间网络、物联网等试验,推动建设国家未来网络创新平台(CENI)。

  南京固体微结构国家实验室:以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配位化学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主体,以多学科交叉为科研优势组建而成的微结构物质科学平台,为国家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量子调控项目的主要研究基地。

  南京通信技术国家实验室:依托东南大学,主要建设核心网络与互联技术研发中心、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研究中心、通信射频与天线研究中心、集成电路设计研究中心、通信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研究中心和通信协议与应用软件研究中心以及移动通信综合测试场。

  南京土壤环境科学和技术国家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建立系列土壤数据库或信息系统,成为国家资源环境最重要的数据资料来源之一。

  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重点支持南京大学-鼓楼高校、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加快发展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园、南京财经大学现代服务业科技园、河海大学水利科技园、南京艺术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园、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高校创新平台,促进各种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行动计划,探索“互联网+产学研”新模式,支持南京通信与网络国家科教结合产业创新基地建设。鼓励和引导高校院所进入高新区,设立新型研发机构。

  第三节突破产业核心新技术

  围绕科技发展趋势和重大战略需求,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构建国际化、高水平的原始创新基地。实施传统产业关键技术创新工程和高新技术产业核心技术攻克工程,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beplay下载软件 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采取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军民融合、成果分享等模式,组建15个产业创新联盟,建设中国3D打印研究院、中科院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南京机器人研究院等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鼓励研发机构提高公共技术研发服务能力,集中突破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引导研发类企业专业化发展,打造一批优势互补的产业技术研发集团。到2020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推动实施50个以上产业链关键技术突破项目。

  第四节强化创新平台建设

  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建设通信网络、生物医药、液晶显示、beplay下载软件 电网、卫星导航、激光技术等领域科技创新平台,服务和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速发展。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麒麟科技创新园等综合性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南京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等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科技服务业示范区,在高新区建设一批专业科技服务基地。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创新内部管理、人才引进、收益分配等机制,争取更多更快地加盟省产业技术研究院。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园林绿化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国土绿化行动建设项目

我国及部分省市园林绿化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国土绿化行动建设项目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园林绿化行业稳定发展,比如福建省发布的《福建省开展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方案》、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

2025年09月2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金融租赁行业相关政策:加大绿色租赁领域投入力度

我国及部分省市金融租赁行业相关政策:加大绿色租赁领域投入力度

为促进金融租赁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等发布《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为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项目提供中长期贷款、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上市辅导等金融服务。

2025年09月1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环境治理行业相关政策:深化城镇水环境治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环境治理行业相关政策:深化城镇水环境治理

为了进一步推动水环境治理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财政部、生态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加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监测支撑能力建设,健全调查体系和长效监测机制,加快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和环境本底调查。

2025年09月1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气象行业相关政策:到2030年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气象行业相关政策:到2030年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

为了进一步推动智慧气象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三北”工程总体规划》持续推进典型生态系统观测站点建设,完善生态、气象观测站网,畅通数据共享渠道。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在线旅游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各地运用在线旅游平台开展旅游宣传营销

我国及部分省市在线旅游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各地运用在线旅游平台开展旅游宣传营销

为促进在线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鼓励各地运用社交媒体、在线旅游平台、生活服务平台等开展文化和旅游宣传营销。

2025年09月1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旅游景区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旅游景区景点拓展服务项目

我国及部分省市旅游景区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旅游景区景点拓展服务项目

为促进旅游景区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7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部门等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组织非遗促消费活动,支持非遗工坊、旅游景区等场所推出一批非遗产品和体验活动。

2025年09月1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银发经济行业相关政策: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

我国及部分省市银发经济行业相关政策: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

为了进一步推动银发经济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持续完善养老金融相关政策,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促进中国式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康养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发展银发经济 推广康养旅游产品

我国及部分省市康养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发展银发经济 推广康养旅游产品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康养旅游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康养旅游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福建省发布的《福建省开展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方案》。

2025年08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