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监管主体职责改革方案的通知(附答记者问)

        各银保监局,各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

        为进一步统筹监管资源,完善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监管工作体制机制,提高监管有效性,银保监会研究制定了《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监管主体职责改革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向银保监会报告。

        本方案自2020年8月1日起施行。《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授权派出机构实施部分行政许可事项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19〕69号)中与本方案不符的,按本方案执行。财产保险公司产品监管事项仍按照《中国银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财产保险公司产品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0〕17号)执行。

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监管主体职责改革方案

        为进一步统筹财险监管资源,完善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监管工作体制机制,提高监管有效性,依据银保监会“三定”方案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党中央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总体部署,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精神要求,贯彻落实银保监会党委对财产保险监管工作的批示指示,进一步统筹监管资源、理顺监管体制机制、明晰监管职责分工,促进监管协同联动,全面提升监管质效,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审慎监管。以审慎监管为基础,综合分析公司经营指标和风险数据,评估研判行业整体风险水平和发展趋势,维护行业安全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二)风险监管。突出风险导向,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有效防范化解处置风险事件。

        (三)分类监管。对机构主体科学分类,实施差异化监管,提升监管精准度。

        (四)联动监管。强调全国监管一盘棋,合理统筹系统监管资源,构建上下联动与横向联动工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三、监管对象划分

        除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外,87家财产保险公司和13家再保险公司划分为银保监会直接监管和银保监局属地监管两类。其中,银保监会直接监管公司36家,银保监局属地监管公司64家。具体划分见附件1。

        四、监管职责分工

        银保监会和银保监局厘清分工,明晰职责,各司其职,权责对等,提高监管效率和监管有效性。

        (一)银保监会统筹监管整体政策。包括提出监管工作目标规划和工作重点,统筹机构管理,统筹监管标准,统筹监管数据,统筹监管报告,统筹监管协商联动机制等。

        (二)银保监会、属地监管局分别承担直接监管公司和属地监管公司的监管主体职责。监管主体职责包括:市场准入退出管理(见附件2)、非现场监测和风险分析、偿付能力监管、公司治理监管、准备金监管、产品监管、资金运用行为监管、市场行为监管、信访举报投诉处理、现场调查、现场检查、实施行政处罚、案件监管、提出个案风险监控处置和市场退出措施并承担组织实施具体工作等(见附件3)。

        (三)按照公司分支机构分布确定协同监管局。协同监管局配合银保监会或属地监管局,做好辖内分支机构的日常监管。

        银保监会可结合工作需要,对直接监管公司和属地监管公司的范围以及相关监管事权划分进行动态调整。新增法人机构监管主体职责参照本方案执行。

        五、监管协同联动

        银保监会、属地监管局、协同监管局建立横向联动、纵向联动的有效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分工协作、协调一致的总体目标。

        (一)建立监管联动会议机制。建立银保监会、属地监管局、协同监管局多方参与的监管联动会议机制。定期由承担监管主体职责的机关牵头召开联动会议,统一监管思路,分享监管信息,通报风险问题,推动部署下一步监管工作,形成监管合力。

        (二)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并完善银保监会、属地监管局、协同监管局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构建全方位信息共享平台,明确信息共享范围、内容、频率、流程等,实现信息共享及时性和有效性,维护监管政策一致性和权威性。

        (三)建立专项工作交办机制。充分发挥银保监局贴近市场、熟悉情况的优势,优化监管资源配置,建立专项工作交办机制。银保监会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有关监管工作交由属地监管局或协同监管局承办。

中国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关于印发<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监管主体职责改革方案>的通知》答记者问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统筹财险监管资源,完善财险公司监管工作体制机制,提高监管有效性,日前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印发<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监管主体职责改革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日前,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方案》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方案》制定的背景是什么?

        银保监会高度重视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监管工作,为不断加强和改进监管体制机制,在广泛调研和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订了本《方案》。《方案》的印发是银保监会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改革举措,是统筹监管资源、形成上下联动监管合力的重要政策措施,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监管体制机制,激发市场活力,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推动行业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方案》对监管对象划分作了哪些改革?

        目前,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均由银保监会直接监管。调整后,综合考评公司业务规模、行业影响、股东背景、机构类型、发展阶段等指标,我们将87家财险公司和13家再保险公司划分为直接监管公司和属地监管公司。其中,直接监管公司36家,由银保监会承担监管主体职责,其余64家为属地监管公司,由属地银保监局承担监管主体职责。

        三、《方案》对监管职责分工作了哪些规定?

        《方案》对监管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其中,银保监会统筹整体监管政策;银保监会、属地监管局分别承担直接监管公司和属地监管公司的监管主体职责,协同监管局配合做好辖区内分支机构的日常监管。

        四、《方案》对监管联动作了哪些规定?

        《方案》规定,通过建立监管联动会、信息共享、专项工作交办等机制,加强监管联动,统一监管思路,分享监管信息,通报风险问题,形成监管合力。

        五、《方案》与相关监管规定如何衔接?

        前期,银保监会印发《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授权派出机构实施部分行政许可事项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19〕69号)。此次改革之后,直接监管公司相关行政许可事项由银保监会办理。

        《方案》涉及的产品监管事项将按照《中国银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财产保险公司产品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0〕17号)执行。

        改革实施后,银保监会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对直接监管公司和属地监管公司的范围以及相关监管事权划分进行动态调整。新增法人机构监管主体职责参照本方案执行。

        附件:

1.监管对象划分

序号

公司

监管主体职责

1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银保监会
36家)

2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3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4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5

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6

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7

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8

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

9

华泰财产保险有限公司

10

大家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

11

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2

安心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

13

泰康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4

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5

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

16

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

17

汇友财产相互保险社

18

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9

国元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0

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1

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2

中国财产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

23

中国人寿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

24

人保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5

太平再保险(中国)有限公司

26

前海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7

瑞士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28

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

29

法国再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

30

德国通用再保险股份公司上海分公司

31

汉诺威再保险股份公司上海分公司

32

RGA美国再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

33

大韩再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

34

信利再保险(中国)有限公司

35

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36

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37

英大泰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银保监局
7家)

38

中银保险有限公司

39

中国铁路财产保险自保有限公司

40

华农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41

合众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42

中意财产保险有限公司

43

现代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

44

永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银保监局
13家)

45

中远海运财产保险自保有限公司

46

安盛天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

47

劳合社保险(中国)有限公司

48

史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49

国泰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

50

美亚财产保险有限公司

51

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中国)有限公司

52

苏黎世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

53

三星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

54

安达保险有限公司

55

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中国)有限公司

56

瑞再企商保险有限公司

57

众诚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银保监局
4家)

58

久隆财产保险有限公司

59

广东能源财产保险自保有限公司

60

京东安联财产保险有限公司

61

国任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银保监局
7家)

62

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63

鼎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64

亚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

65

富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66

新疆前海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67

日本兴亚财产保险(中国)有限责任公司

68

安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银保监局(3家)

69

阳光信用保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70

利宝保险有限公司

71

渤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银保监局(2家)

72

爱和谊日生同和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

73

燕赵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银保监局(1家)

74

中煤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银保监局(1家)

75

融盛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银保监局(1家)

76

都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银保监局(2家)

77

鑫安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78

紫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银保监局(2家)

79

乐爱金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

80

浙商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银保监局(2家)

81

太平科技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82

长安责任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银保监局(1家)

83

海峡金桥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银保监局(1家)

84

恒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银保监局(1家)

85

华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银保监局(2家)

86

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87

长江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银保监局(1家)

88

北部湾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银保监局(1家)

89

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

四川银保监局(2家)

90

锦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91

诚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银保监局(1家)

92

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银保监局(1家)

93

珠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西藏银保监局(1家)

94

黄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甘肃银保监局(1家)

95

建信财产保险有限公司

宁夏银保监局(1家)

96

中石油专属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银保监局(1家)

97

日本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

大连银保监局(1家)

98

东海航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银保监局(1家)

99

富邦财产保险有限公司

厦门银保监局(1家)

100

中路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银保监局(1家)


2.市场准入退出监管职责

序号

市场准入退出职责

监管主体职责

1

法人机构筹建

银保监会

2

法人机构开业

 

3

公司解散

 

4

公司破产

 

5

公司分立或合并

 

6

所有公司省级分公司筹建(开业由协同监管局负责)

 

7

所有公司分支机构改建为省级分公司

 

8

所有公司省级分公司撤销

 

9

所有公司境外保险类机构设立

 

10

所有公司扩大业务范围

 

11

直接监管公司变更公司名称

 

12

直接监管公司变更营业场所

 

13

直接监管公司变更注册资本

 

14

直接监管公司修改公司章程

 

15

直接监管公司变更公司5%股权以上的股东

 

16

直接监管公司发行次级定期债及资本补充债

 

17

直接监管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1

属地监管公司变更公司名称

属地监管局

2

属地监管公司变更营业场所(跨辖区变更营业场所由迁入地银保监局办理)

3

属地监管公司变更注册资本

4

属地监管公司修改公司章程

5

属地监管公司变更公司5%股权以上的股东

6

属地监管公司发行次级定期债及资本补充债

7

属地监管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3.除市场准入退出外的其他监管职责

序号

具体事项

监管主体责任

1

研究、制订、完善行业监管政策、制度规则、工作规划。

银保监会

2

市场运行情况统计、监测和分析。

3

直接监管公司非现场监测及风险分析。

4

偿付能力监管:直接监管公司的偿付能力报告的审核、偿付能力状况和风险状况的监测与分析、风险综合评级、对偿付能力信息公开披露行为的监督、监管措施的提出和实施等。

5

公司治理监管:直接监管公司的公司治理日常监管,如股东行为、股权管理、关联交易、发展战略、绩效考核、高管履职等;组织实施直接监管公司的公司治理监管评估。

6

准备金监管:直接监管公司准备金监管和合理性动态监测,包括准备金充足性指标的监测和预警,接收和审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报告和准备金回溯分析报告等。

7

资金运用行为监管:直接监管公司保险资金运用非现场监测及风险分析;资金运用行为日常监管,包括比例监管、投资能力监管、投资行为监管、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评估等。

8

市场行为监管:直接监管公司在经营中的各类行为监管,如市场秩序治理整顿等。

9

信访举报投诉处理:直接监管公司信访举报投诉事项的受(处)理、核查办理、答复以及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后续事宜;银保监局初查信访举报事项的复查复核工作;属地监管公司特别重大的信访举报投诉核(督)查工作。

10

现场调查:根据风险监管需要开展直接监管公司的现场调查,提出个案风险监控处置和市场退出措施并承担组织实施具体工作;统筹属地监管局开展个案风险处置相关工作。

11

现场检查:直接监管公司的现场检查计划、立项,并组织实施和后评价,提出整改、采取监管措施和行政处罚的建议。

12

对直接监管公司进行风险提示,提出监管措施或出具监管意见,对违法违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13

案件监管:直接监管公司发生的涉刑案件的督查、处置等工作。

14

编写直接监管公司综合监管报告。

15

协调指导派出机构开展监管工作。

16

其他监管职责。

1

具体组织实施和执行行业监管政策、制度规则、工作规划;制订辖区实施细则。

属地监管局

2

区域市场情况统计、监测和分析。

3

属地监管公司非现场监测及风险分析。

4

偿付能力监管:属地监管公司的偿付能力报告的审核、偿付能力状况和风险状况的监测与分析、风险综合评级、对偿付能力信息公开披露行为的监督、监管措施的提出和实施等。

5

公司治理监管:属地监管公司的公司治理日常监管,如股东行为、股权管理、关联交易、发展战略、绩效考核、高管履职等;组织实施属地监管公司的公司治理监管评估;根据银保监会授权,开展公司治理相关工作。

6

准备金监管:属地监管公司准备金监管和合理性动态监测,包括准备金充足性指标的监测和预警,接收和审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报告和准备金回溯分析报告等。

7

资金运用行为监管:属地监管公司保险资金运用非现场监测及风险分析;资金运用行为日常监管,包括比例监管、投资能力监管、投资行为监管、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评估等。

8

市场行为监管:属地监管公司在经营中的各类行为监管,如市场秩序治理整顿等。

9

信访举报投诉处理:属地监管公司信访举报投诉事项的受(处)理、核查办理、答复以及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后续事宜;根据银保监会授权,开展相关现场调查及信访举报投诉核(督)查工作。

10

现场调查:根据风险监管需要开展属地监管公司的现场调查,提出个案风险监控处置和市场退出措施并承担组织实施具体工作。

11

现场检查:属地监管公司的现场检查计划、立项,并组织实施和后评价,提出整改、采取监管措施和行政处罚的建议。

12

对属地监管公司进行风险提示,提出监管措施或出具监管意见,对违法违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13

案件监管:属地监管公司发生的涉刑案件的督查、处置等工作。

14

编写属地监管公司综合监管报告。

15

建立与协同监管局的沟通协调机制,通过联动会议、函询等多种方式主动了解协同监管局辖内分支机构相关情况。

16

经授权承担其他监管职责。

备注

产品监管:银保监会和银保监局的职责分工按照《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财产保险公司产品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017号)实施。

中国银保监会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城市公园行业相关政策:有序推进老旧城市公园更新提质

我国及部分省市城市公园行业相关政策:有序推进老旧城市公园更新提质

为了进一步推动城市公园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9月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通知》推广“社区商业+”,支持与公共服务场所、物业服务设施、绿地公园、体育场所等融合发展。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服务贸易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建设服务贸易统保平台

我国及部分省市服务贸易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建设服务贸易统保平台

为了进一步推动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9月商务部等9部门等发布《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建设服务贸易统保平台,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并加大对服务贸易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指导和培训力度。

2025年10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托育机构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民办托育服务机构参与运营公建托育服务设施

我国及部分省市托育机构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民办托育服务机构参与运营公建托育服务设施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托育机构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托育机构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关于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福建省发布的《关于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污染治理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污染治理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为促进污染治理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大气治理、污水治理、固废处理装备企业研发新工艺技术,开发新型多污染物治理技术装备,助力实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协同削减,提升设备能效碳效

2025年10月0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租赁行业相关政策:综合运用租赁等多种融资渠道

我国及部分省市租赁行业相关政策:综合运用租赁等多种融资渠道

为了扩大租赁行业的应用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四部门等发布《关于强化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 加快新产品供应的意见》,提出引导从事城市物流、商业租赁等经营性活动的企业统一采购符合《技术规范》、铭牌标注“商用”或字符带圈的“商”的电动自行车并指导配送人员规范使用。

2025年10月0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旅游治理和服务、文物保护、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5G规模化应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旅游治理和服务、文物保护、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5G规模化应用

旅游是结合自己的喜好,主动挖掘尚未熟知的目的地,获得更独特的体验。旅游是一种情绪消费,远离居住地的旅游愈发成为人们舒缓心境、重获力量的重要目的。旅游赋予身心新能力、新视角、新体会。旅游是综合性产业,带动性强,新时代旅游已成为人们的学习方式、成长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促进文化保护、传承、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

2025年10月0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健康保险行业相关政策:推动保险公司加大对健康保险等人身保险产品供给

我国及部分省市健康保险行业相关政策:推动保险公司加大对健康保险等人身保险产品供给

为了进一步推动健康保险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体育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部门等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完善专业运动员和参与体育运动群众的保险保障体系,在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创业发展、财富管理等方面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2025年10月0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园林绿化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国土绿化行动建设项目

我国及部分省市园林绿化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国土绿化行动建设项目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园林绿化行业稳定发展,比如福建省发布的《福建省开展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方案》、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

2025年09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