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的公告(附解读)

        现发布《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 3350-03—2020),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该标准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运输部,日常管理和解释工作由主编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负责。

        请各有关单位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建议函告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邮政编码:100088),以便修订时研用。

        特此公告。

        附件:


《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解读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 3350-03—2020,简称《规范》),作为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20年9月1日起实施。

        一、编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众对出行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道路建设也向着安全,舒适,环保的方向发展。排水沥青路面具备排水、抗滑、降噪等特点,可显著提高雨天行车的安全性及舒适性。

        目前,很多国家广泛使用甚至强制使用排水沥青路面,日本、美国等国家颁布了专门的排水沥青路面技术规范。我国排水沥青路面经历了十多年的研究和工程实践,近年来应用需求迅速增加,为指导规范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交通运输部组织完成了《规范》的编制工作。

        二、《规范》的定位


        《规范》基于成熟、可靠、先进、实用的原则,全面总结了国内排水沥青路面设计和施工等工程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内外排水沥青路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规范》填补了我国在排水沥青路面设计施工技术领域行业标准的空白,有利于规范排水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试验检测、质量验收等环节,对建设安全环保的公路基础设施、提高公路路面行驶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欧洲、美国等国家路面结构多为柔性基层;排水沥青路面的结合料多采用普通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或AR橡胶沥青,日本主要采用高黏度改性沥青,以保证排水沥青路面在高温、重载交通下的耐久性。《规范》根据我国气候环境和交通荷载条件,结合我国半刚性基层的典型路面结构,提出了适于我国的排水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和设计方法,明确了高黏度改性沥青材料及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

        三、主要内容

        (一)排水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规定了排水路面的结构设计方法、结构组合、厚度取值、双层排水沥青路面结构组合、防水粘结层技术要求以及旧路改造时的路面设计方法。为不同结构层次提供设计参数和技术要求,可用于指导我国排水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满足以半刚性基层为主的排水路面结构性能需求。

        (二)排水系统及附属设施设计:针对排水沥青路面表层内部排水的特殊性,规定了排水沥青路面边缘排水结构、超高路段排水设计、多车道、陡坡等大径流路面排水设计、桥面排水设计以及排水路面标线设计等方法和典型结构形式,以保证路面结构整体排水的要求。

        (三)材料:规定了排水路面所使用材料的技术要求,包括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填料、纤维稳定材料以及层间材料等,为排水沥青路面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四)配合比设计:提出了排水沥青路面混合料性能技术要求,规定了排水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以及生产配合比验证的步骤和方法。

        (五)排水沥青路面施工:主要根据我国常用的高黏度改性沥青胶结料和排水沥青路面大空隙结构特征,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要求。规定了排水沥青路面的施工准备、防水黏结层施工、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压实成型、交通控制和透水标线施工的技术内容。

        (六)施工管理与检查验收:规定了排水沥青路面施工前的材料与设备检查,以及施工过程中路面、透水标线的质量管理与检查,提出相应的检测方法、频次及技术要求。

        (七)交工验收:规定了排水沥青面层交工检查项目、频度与质量标准和透水标线交工验收质量标准。基于现有规范,根据排水沥青路面结构的特殊性,对相关指标的验收标准进行了调整,如空隙率,渗水系数等。

        四、实施注意事项

        (一)排水沥青路面的建设要结合项目所在区域、公路等级、交通量等级合理确定材料及施工技术,以保证排水沥青路面的功能。

        (二)使用人员应正确理解和使用《规范》。排水沥青混合料由于采用高黏度改性沥青作为胶结料,以及“骨架-空隙”型的结构形式,材料设计和施工规范水平对排水沥青路面质量影响较大,必须严格执行《规范》相关规定。

        (3)精心组织宣贯培训。各省(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路工程设计、建设单位和科研院所等单位要结合本地实际,切实做好《规范》的宣贯培训工作,使广大公路建设者和管理者正确理解、使用《规范》,为《规范》顺利实施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


交通运输部
2020年6月2日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 或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低空物流行业相关政策:鼓励有条件地区有序发展无人机支线运输业务

我国及部分省市低空物流行业相关政策:鼓励有条件地区有序发展无人机支线运输业务

为了扩大低空物流行业的应用,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9月商务部等8部门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推动智慧物流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有序发展无人机支线运输和末端配送业务,加快研究制定自动配送车、无人机等相关标准。

2025年11月1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食品冷链物流行业相关政策:推动建设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重点县

我国及部分省市食品冷链物流行业相关政策:推动建设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重点县

为了进一步推动食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商务部等8部门等发布《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建设数智化农产品市场,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beplay下载软件 化水平,支持发展“前置仓+即时配送”模式,建强农业数智供应链网络、节点和末梢。

2025年11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内河航运行业相关政策:大力发展内河beplay下载软件
航运

我国及部分省市内河航运行业相关政策:大力发展内河beplay下载软件 航运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内河航运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内河航运行业稳定发展,比如上海市发布的《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上海行动计划》、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临港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

2025年11月1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公路建设施工行业相关政策:推进农村公路基础路网延伸完善

我国及部分省市公路建设施工行业相关政策:推进农村公路基础路网延伸完善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公路建设施工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公路建设施工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江苏省发布的《“品质江苏”建设行动方案》。

2025年11月0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口岸行业相关政策:推动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口岸行业相关政策:推动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智慧口岸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智慧口岸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江苏省发布的《江苏省创新提升数字贸易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2025年10月2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港口水运行业相关政策:推广“单一窗口”预约查验在水运口岸应用范围

我国及部分省市港口水运行业相关政策:推广“单一窗口”预约查验在水运口岸应用范围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港口水运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港口水运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四川省发布的《四川省推动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枢纽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2025年10月1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机场行业相关政策:加强机场等重点领域电磁环境保护要求国家标准制修订

我国及部分省市机场行业相关政策:加强机场等重点领域电磁环境保护要求国家标准制修订

为了进一步推动机场行业的发展/为了扩大机场行业的应用等/为促进机场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8月财政部、民政部等部门发布《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提出支持铁路、公路、水上、航空旅客运输服务以及空中交通管理、观光游览航空服务、旅客票务代理等,支持客运火车站、客运港口、机场等交通服

2025年10月0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上运输行业相关政策:增加国际海运干线运力投入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上运输行业相关政策:增加国际海运干线运力投入

为促进海上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部门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内河航运与国际海运、公路、铁路等方式间规则标准衔接,推进作业单证“无纸化”和业务线上办理,加强信息交互、数据共享,推动联运“一单到底”。

2025年10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