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历经多轮修改的新《土地管理法》已上报国务院

  内容提示:2011年4月,国务院法制办正式启动《土地管理法》修改工作,并组成了联合工作组负责起草工作。随后,流传出多个修改版本,其中“北大版”最为引人注目。北大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对本报记者透露,如今国土部上报的版本会采纳一部分“北大版”里的内容。

  从国土部获悉最新消息,历经多轮修改的新《土地管理法》已上报国务院。国土部政策法规司一位官员则表示:“修订工作已基本成熟,确切的出台时间表目前还没安排好,但肯定会加快推进。

  对此,中国建设管理与房地产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才亮对本报记者分析称,“依据全国人大的立法惯例,每年8月份是立法月,这也是新《土地管理法》最有可能公布的时间段。”

  2011年4月,国务院法制办正式启动《土地管理法》修改工作,并组成了联合工作组负责起草工作。随后,流传出多个修改版本,其中“北大版”最为引人注目。北大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对本报记者透露,如今国土部上报的版本会采纳一部分“北大版”里的内容。

  记者了解到,新法出台后,最直接的就是会有效规范征地过程中的乱象,使农村集体土地减缓流失。

  征地改革成重点

  “要精心设计征地制度改革方案,2012年一定要出台相应法规。”在去年12月28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明确表示。业内人士从这一表述中看到了《土地管理法》出台的曙光。

  据悉,早在2008年,《土地管理法》修订就被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但随后的进展却一直不太顺利。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介绍称,修改工作难度很大,“地方政府等各方都有自己的意见,到现在仍在博弈中。”

  多次参与讨论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称,“在此前的多轮讨论中,各方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讨论起来没完没了,修改工作不能再拖了,现在看,2012年出台的可能性非常大。”

  《土地管理法》修订工作之所以备受关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是唯一一部规范农村集体土地征地的法规。

  记者采访获悉,农业部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闭幕后紧接着召开了一场内部研讨会,就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到农户个人进行了相关讨论。记者掌握的讨论主题就是,“如何厘清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土地的产权关系”。

  按照国土部的说法,国务院法制办与国土部已分赴各省密集地进行了《土地管理法》修改调研工作,修改领导小组确定征地制度改革是此次修改的重点。

  “此次总理的表态,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最大亮点。”郑风田说,农民最主要的财产就是土地,这必须要纳入立法,才会匡正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纠纷。

  值得肯定的则是,向农民倾斜的利益原则已纳入修订之中。“不能再靠牺牲农民土地财产权利降低工业化、城镇化成本,有必要、也有条件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温家宝在上述会议上强调。

  北大著名法学教授姜明安表示,《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必须触及农村土地征收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有限的土地与不断增长的用地需求矛盾,唯一的出路就是转变土地配置方式,将计划配置改为市场配置。”
       向农民利益倾斜

  大幅提高农民在集体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这是2011年12月27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的定调。在此次会议上,温家宝强调,“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关键在于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

  上述国土部官员还表示,要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第一步工作就是要确权,“确权可以杜绝乱征地的行为。”记者采访掌握的情况是,国土部的最新要求是,力争到2012年年底结束全国范围内的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权工作。

  对此,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称,这是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的重大变革,只有纳入修改中的《土地管理法》,重分“土地蛋糕”才有法可依。

  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土地利用规划司副司长郑振源前不久表示,《土地管理法》的修改重点是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提高土地配置效率,保护农民的权益。郑振源建议,“土地资源配置制度从计划配置改为市场配置,才能提高土地效率。”

  在言及有关《土地管理法》的修改时,国土部党组成员、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曾承诺,中国目前完善征地制度的重点,应该放在对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上。“当然这必须是由国家权力机关来确定。”甘藏春说。

  据报道,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依照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征地补偿以土地被征收前的年产值为基准,最高不超过年产值的30倍,而这些被征的土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时,市场价格远高于征地价格。

  其结果导致,地方政府、企业和村级组织占据了土地收益的绝大部分,而为数众多的农民为所占份额微不足道而怨声载道。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的研究报告证实,目前被征用土地收益的分配格局大致是,地方政府占20%-30%,企业占40%-50%,村级组织占25%-30%,农民仅占5%-10%。

  “此前提出的只是方向性框架,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农民有权分享土地增值,为《土地管理法》的修改提供了具体修改指向。”王锡锌表示,中央关于农村集体土地征地改革方向已经明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猪养殖行业相关政策:优化生猪产能动态调整机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猪养殖行业相关政策:优化生猪产能动态调整机制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发展南菜北运和冷凉地区蔬菜生产,推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奶业竞争力,开展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发展现代渔业。

2025年04月10日
加强秸秆综合利用【附我国及各省份秸秆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加强秸秆综合利用【附我国及各省份秸秆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为加强秸秆利用,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精准划定禁烧范围,依法依规落实禁烧管控要求。

2025年04月10日
健全粮食生产扶持政策【附我国及各省份粮食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健全粮食生产扶持政策【附我国及各省份粮食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粮食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2月河南省发布的《关于明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5年重点工作责任单位的通知》提出扛牢粮食安全重任,严守耕地红线,深入推进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建设1500万亩小麦、2000万亩玉米高产示范区,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00万亩。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高标准农田行业相关政策: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布局和时序安排

我国及部分省市高标准农田行业相关政策: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布局和时序安排

高标准农田(well-facilitated farmland),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

2025年04月07日
推行种子可追溯管理【附我国及各省份种子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推行种子可追溯管理【附我国及各省份种子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近些年来,为促进种子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发展中药材现代种业。研究制定中药材种子管理办法。

2025年04月03日
加快农兽药残留限量及检测方法标准制修订【附我国及各省份兽药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加快农兽药残留限量及检测方法标准制修订【附我国及各省份兽药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为推动兽药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5年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农兽药残留限量及检测方法标准制修订,深入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无人农场行业相关政策:引导国有农场等开展数字化、beplay下载软件
化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无人农场行业相关政策:引导国有农场等开展数字化、beplay下载软件 化改造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无人农场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深入实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国有农场等开展数字化、beplay下载软件 化改造。

2025年03月20日
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附我国及各省份节水灌溉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附我国及各省份节水灌溉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为推动节水灌溉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设施,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2025—2030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000万亩左右。推进管理节水。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发展节水产业,加强非常规水源利用。

2025年03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