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整体研发水平目前还不高,部分零部件国产化率低,对产业发展构成很大阻碍。技术是发展新能源汽车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只有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便捷性问题才能得到有效改善。
中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竞争态势及投资方向调研报告(2013-2017)
中国蓄电池市场供需调研与前景分析报告(2013-2017)
四部委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总结验收工作 2009年,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在25个城市开展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并在6个城市开展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2012年12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总结验收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决定组织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验收工作。
《通知》指出,由财政部经济建设司、科技部高新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和相关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将于12月中下旬分赴试点城市进行实地考核。此次验收内容主要针对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各项目标,逐一考核评估实施效果,验收采取实地核查与会议集中评议相结合的方式。《通知》要求,各个试点城市报告应包括示范推广目标总体完成情况;对当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零部件产业发展带动情况;对推动地方节能减排效果及对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分析。
此外,报告还应包括地方鼓励性政策措施及落实情况,示范推广车辆的数量、应用领域和车辆类别,运行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产品示范运行情况,探索创新商业化示范推广情况,以及组织实施情况、配套设施情况、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配套资金落实及使用情况等。
根据科技部随后发布的数据,截至目前,25个试点城市共示范推广各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74万辆,其中公共服务领域2.3万辆、私人领域0.44万辆;建成充(换)电站174个、充电桩8107个。2013年3月底将完成财政补贴清算,预计示范推广规模将达到3.97万辆。通过四部委的现场核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均较好的完成了示范推广任务,营造了良好的推广社会环境,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深圳、杭州、合肥等城市还开展了新能源汽车商业化运行,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也积极开展了商业化运行模式的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在取得较好示范运营效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地方保护主义仍未打破,部分城市运行车辆偏好采购本地产品,优惠政策也不向外地企业开放。此外,部分城市制定的计划偏离本地实际情况,实际推广量和预期目标存在不小差距。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示范推广的目的就是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从而解决问题,未来的示范推广工作仍然非常艰巨,还需要各地加大落实政策的力度。只有通过规模化示范运行并加强运行监控管理,才能持续提升新能源车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才能加快配套设施建设,从而带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以及推进私人购买。
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为贯彻落实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化进程,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将组织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2012年10月15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的通知》。为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部门还制定并公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该奖励资金由中央财政从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给予支持相关工作。其支持对象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包括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和动力电池项目两大类。
资金管理办法要求,整车企业必须具备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集成和持续开发能力,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一定比例;动力电池企业应掌握核心技术,并具有较强的研发、生产和售后服务能力,拥有电池单体的知识产权。省级财政、工业和信息化、科技部门担负本地区企业(包括中央直属企业)有关项目的推荐。
10月18日,工信部发布《关于组织申报2012年度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的通知》,宣布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申报工作启动,申报截止日期为2012年11月5日。通知中对申报企业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申报企业近两年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3%;整车企业拥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具备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集成和控制能力,具有相应的设计开发环境和持续开发能力等;电池企业需满足的条件包括对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投资规模不低于5亿元人民币,电池单体年生产能力不低于1亿安时,已实现规模化装车应用且表现出良好性能等。此外,通知还指出,申报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的所有车辆必须加装远程信息诊断系统进行车辆安全状态的监控。
12月3日,工信部对初步确定的“2012年度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拟支持项目名单”予以公示。本次共有25个项目入选,包含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动力电池项目,其中整车项目占据七成,动力电池项目占据三成。项目涉及江淮汽车、东风汽车、长安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和上汽集团等多个汽车公司。 本次三部门开展的技术创新工程,从实施速度来看,显示出了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整体研发水平目前还不高,部分零部件国产化率低,对产业发展构成很大阻碍。技术是发展新能源汽车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只有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便捷性问题才能得到有效改善。
在国家的财政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有望提速。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拟支持的25个项目中有8个是动力电池项目。电池作为动力之源,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点,市场潜力巨大,但现有电池技术在可靠性、稳定性以及产品循环寿命方面都亟待进一步提高。本次创新工程中对电池项目的大力支持,有望激励动力电池企业集中研发力量,攻克电池技术难点,从而加速电池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