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设文明河南。
第一节 全面提高公民文明素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德育人、以文化人,加强思想道德和社会诚信建设,弘扬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倡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愚公移山精神,引导人们树立家国情怀,提高精神境界,增强道德自觉。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行为实践、制度保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坚定信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世界文化遗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建筑保护,推进文化典籍数字化和整理出版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振兴传统工艺,传承发展传统戏曲。鼓励各地举办体现民族、民俗、民间特色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加大革命纪念设施、遗址和抗战纪念设施、遗址保护力度,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倡导社会文明风尚。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扎实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和宣传学习活动,实施节俭养德全民行动。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原”。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培育良好家风、乡风、校风、行风,营造现代文明风尚。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第二节 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
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昂扬向上、多姿多彩、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推出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文化艺术领军人物,创作生产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精品力作,打造一批文化文艺品牌。大力发展网络文艺,支持文艺院团发展。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完成基层综合文化中心建设。建立重大文化惠民项目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产品、惠民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对接。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现代传播能力。完善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保障机制。繁荣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加强档案、史志等工作。
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网络视听、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新兴产业,推动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业态创新,促进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传统业态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推进电影院线建设。加快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建设一批市场前景好、关联程度高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积极扶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
建设现代传媒体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推进骨干新闻媒体的网络化改造,培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现代传媒集团。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支持省级融媒体发展。创新符合网络传播规律的网上宣传方式,形成健康舆论导向,增强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加强网络文化精品建设,净化网络环境,引导形成健康向上的网上思想文化。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文艺院团内部制度改革,完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积极推动全省县级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整合。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提高综合执法能力。健全网络文化管理体制机制,牢牢掌握网络舆论工作的主导权。
第三节 增强中原文化影响力
发挥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的文化资源优势,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开展“中原文化海外行”等活动,发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办好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嵩山论坛等重要活动,增强牡丹花会、少林武术、太极拳、根亲文化等文化节会国际影响力,高质量办好国家批准的地方节会活动。集中宣传展示中原文化风采,讲好河南故事、传播好河南声音。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政策措施,加强文化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建设,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推动中原文化走向世界。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