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5:中国药企海外并购“小步快跑”

       导读:2015:中国药企海外并购“小步快跑”。尽管国内医药工业有着强烈的内生创新需要和外延转型诉求,激生了医疗健康领域的并购浪潮,但成功案例屈指可数,规模也较小,截至目前仅有8家企业的并购金额超过1亿美元。其中2015年12月,绿叶医疗集团收购澳大利亚最大的私立医院运营商之一HealtheCare,成为迄今为止中国药企海外并购金额最大的一起。

       参考:《中国行业竞争分析及未来五年盈利战略研究报告

       “未来仍会有很多企业选择海外并购,但金额和规模不会太大,而且将继续集中在医疗机构、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生物技术等领域,制药企业的并购或将很难。”


  延续了前些年的势头,2015年仍是药企并购年。


  C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2015年1-10月,中国药企并购金额达到1000亿元,同比增长约80%,已公告的并购案例数达260起,其中约有10%为海外并购。


  最近一轮海外并购潮起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包括药企在内的众多中资企业开始海外抄底。并购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企业收入、利润率、每股收益等指标通过并购得到优化,规模、实力也实现跨越式增长,企业进一步巩固了市场甚至形成垄断,而在二级市场上,股价也呈现随并购增加快速上涨的趋势。


  尽管国内医药工业有着强烈的内生创新需要和外延转型诉求,激生了医疗健康领域的并购浪潮,但成功案例屈指可数,规模也较小,截至目前仅有8家企业的并购金额超过1亿美元。其中2015年12月,绿叶医疗集团收购澳大利亚最大的私立医院运营商之一HealtheCare,成为迄今为止中国药企海外并购金额最大的一起。


  包括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等多位业内人士分析,未来仍会有很多中国药企选择海外并购,将呈现“小步快跑”局面,并且规模不会太大,但从并购成功到有效管理,中国药企还需要做很多工作,短期内,并购行业或将活跃在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领域,制药领域的并购可能很难实现。


  2015药企并购年


  据美国调查公司Dealogic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医疗行业的并购量创下新高。2015年年初至今,全球医疗行业并购金额达6775亿美元,同比增长64%,远超历史记录的全年并购量;C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数据亦显示,2015年1-10月,中国药企并购金额达1000亿元,同比增长约80%,增速超过其他行业。


  2015年11月,辉瑞以1600亿美元收购艾尔健,成为至今医药界史上最大的并购案,同年12月,绿叶集团收购澳大利亚第三大私立医院集团HealtheCare也刷新了迄今为止中国药企海外并购金额之最,承担此次并购主体的是绿叶集团旗下的绿叶医疗集团,并非上市公司绿叶制药。


  据了解,HealtheCare在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和地区拥有17家医疗机构,现有近2000张床位、50多间手术室和4500名员工,年销售额约30亿人民币。HealtheCare的17家医院包括三级医院、精神健康、专科和地区医院四大类,优势专科涉及骨科、心血管、精神神经、肿瘤、康复、妇产以及综合医学服务等领域。


  在绿叶收购案之前,复星的收购是中国药企海外并购金额最大的案例。2014年10月,复星旗下葡萄牙保险公司Fidelidade通过竞争性收购投标,以总计4.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6.13亿元的报价,收购葡萄牙医疗保健服务商ESS96.07%的股权。


  ESS是葡萄牙领先的私立医院集团之一,旗下设有里斯本大型私立医院HospitaldaLuz,另外还拥有7家医院、7家诊所和2家养老机构,并托管1家公立医院。截至2013年底,ESS总收入达3.74亿欧元约合25.8亿元人民币.


  不过,从中国药企开始海外并购之路至今,规模大的并不多。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中国药企海外并购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并购仅有8起,其中迈瑞医疗、复星系各发起了两次并购,微创医疗科学、华大基因、华润医疗、绿叶医疗集团各有一次。


  一位医药行业资深分析师指出,制药业是研发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许多成功的制药企业都是通过在全球各地设立研发分支机构获取新技术,增强研发能力。有媒体报道称,80%的跨国投资是通过跨国并购实现的,其中美国30%的新药研发活动在境外进行,在美国境内进行的研发活动49%由外国企业完成。


  某跨国药企中国区总裁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2016年将继续通过并购的方式发展自身优势领域,而将行业“非第一”的业务剥离出去,做到强者更强。


  “国外药企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借助并购实现的,中国药企海外并购也会助力企业发展,尤其是上市公司,其收入、利润率、每股收益等指标通过并购得到优化,在行业内也将获得稳固性增长,同时也成为二级市场资本热捧的对象。”史立臣表示。


  史立臣举例称,国内一些生物医药研发企业可以通过对国外同类企业的并购,获取新产品的生产、营销权以及较为领先的研发能力,弥补自身研发实力的不足;在“普药”的生产营销方面,通过海外并购,在获取生产能力的同时,也可获得国外营销网络和资源,利用成本优势开拓国外医药市场。


  海外并购“小步快跑”


  尽管海外并购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但规模、体量并不大,近年来超过1亿美元收购案例屈指可数。


  博雅金融分析多年来的海外并购案例指出,在最初的十多年中,出于自身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海外并购主要集中在少数有实力的国有企业。


  时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不少药企抛出海外抄底计划,或者单纯以占领市场为目的,如重庆慧远药业曾于2009年并购新加坡新中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后者曾是新加坡连锁药企巨头,该项交易对价为1000万元。随后也有涉及海外并购案例,但成功者较少。


  2015年9月24日,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迎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新时代》报告称,2014年中国企业共完成154起海外并购交易,金额高达261亿美元,然而,中国买家的海外并购交易完成率仅为67%,远低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企业的水平。


  BCG研究发现,并购战略不清和无法有效管理并购交易,是导致交易落空的主要原因。即便交易顺利完成,企业也常常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并购后整合规划不足、执行不力,以及未能充分把握和发挥协同效应是症结所在。


  一位正在开拓海外市场的上市公司药企董事长向21世纪经济报道坦言,对国内企业来说,海外并购难度较大,首先需要了解医药产业及技术发展趋势,了解项目的发展价值并能给出合理估值;另外则要熟悉海外资本市场,拥有海外孵化器资源,才能够接触到大量优质项目,并能进行横纵向比较;最后一个关键因素是企业需要拥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否则将错失好标的。


  如2015年6月10日,拜耳公司发布公告称,将以10.22亿欧元向松下医疗集团出售包括拜安康TM系列血糖监测仪和试纸,以及拜安捷、Elite和Microlet采血设备等产品。三诺生物与国际知名私募机构如Cinven、EQTPartnersAB、松下健康护理业务与KKR组成的财团等参与竞购,但最终败北。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拜耳出售血糖仪业务是可遇不可求的机遇,若成功将快速提升业务并直接增厚业绩。此次失利使三诺生物失去了一次快速发展的机会,除了不熟悉对方法律、品牌知名度等情况外,资金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而对于此次能够收购HealtheCare这样规模的国际级医疗集团,绿叶集团主席刘殿波表示,这对绿叶医疗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机遇,绿叶医疗是在霸菱亚洲资本和贝恩资本等竞购中,拿下了HealtheCare100%的股权。


  此前,绿叶集团有过多次与国际医疗机构合作的经验,如2014年绿叶集团成为AsiaMedic亚洲美特力第一大股东;其他机构如与鲍巴斯Bobath、爱丽美Ellium、好未来Goodwill等都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收购HealtheCare股权后,绿叶医疗也有一系列规划,如保障HealtheCare每年30亿元的基本盘不丢,借鉴和引进国际先进医疗技术、运营模式以及管理体系,促进中国医疗服务市场发展。


  包括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等多位业内人士分析,未来仍会有很多企业选择海外并购,但金额和规模不会太大,呈现“小步快跑”局面,而且将继续集中在医疗机构、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生物技术等领域,制药企业的并购或将很难。


  “医药关系民生,海外制药企业的并购大都会牵涉到政府层面,如此前的辉瑞收购阿斯利康业务,中国药企需要像跨国药企一样,拥有多年的政府关系,另外,收购海外企业后,中国药企在企业管理、品牌运营、生产制造等多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史立臣解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内镜诊疗器械行业相关政策:进一步提高医疗器械产品采购可预期性

我国及部分省市内镜诊疗器械行业相关政策:进一步提高医疗器械产品采购可预期性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内镜诊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4月江苏省发布的《“品质江苏”建设行动方案》提出对药品跨省委托生产、多点委托生产等新业态加强抽检、检测以及信息共享,对委托生产医疗器械按照分级监管要求实施监管。

2025年05月1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体检行业相关政策:培育壮大健康体检等新型服务业态

我国及部分省市体检行业相关政策:培育壮大健康体检等新型服务业态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体检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培育壮大健康体检、咨询、管理等新型服务业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尽快实现医疗数据互联互通,逐步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政策。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医疗传感器行业相关政策:健全支持医疗器械发展机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医疗传感器行业相关政策:健全支持医疗器械发展机制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医疗传感器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积极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推广使用。加大创新药临床综合评价力度,加强评价结果分析应用。

2025年04月24日
鼓励儿童药品研发申报【附我国及各省份儿童用药行业相关政策】

鼓励儿童药品研发申报【附我国及各省份儿童用药行业相关政策】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儿童用药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强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名医验方等的挖掘和转化。鼓励儿童药品研发申报。

2025年04月2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数字医疗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5G行业虚拟专网在医疗领域规模部署

我国及部分省市数字医疗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5G行业虚拟专网在医疗领域规模部署

为促进数字医疗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交通、医疗、金融、科学、制造、农业等重点行业领域数据标注,建设行业高质量数据集,支撑人工beplay下载软件 在行业领域的应用赋能。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创新药行业相关政策:积极支持创新药推广使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创新药行业相关政策:积极支持创新药推广使用

为促进创新药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实施中成药全过程赋码监测,并探索应用于中药饮片管理,促进道地药材、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和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的配备使用。

2025年04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