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一、氟钛酸钾行业相关定义特点及产业链图解

氟钛酸钾是化学物质,外观为白色片状结晶,化学式是K2TiF6,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和无机酸,不溶于氨水,熔点780℃,有毒,有刺激性。

氟钛酸钾的理化性质如下:

1、物理性质

外观:氟钛酸钾为白色片状结晶或白色结晶粉末。

熔点:780℃

沸点:235~237℃(有资料称为闪点)

密度:3.01g/mL(25/4℃)

溶解性: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和无机酸,不溶于氨水。

2、化学性质

水溶液:氟钛酸钾在水中能够溶解,生成氟化钾和六氟钛酸根离子。

酸性:氟钛酸钾在水溶液中呈酸性,可以与碱发生反应。

产业链结构来看,我国氟钛酸钾行业的产业链结构如下,其中上游行业为原材料行业,主要包括氢氟酸、钛铁矿、氢氧化钾以及萤石等,下游行业为氟钛酸钾行业应用领域,包括金属冶炼与加工行业、陶瓷与玻璃工业、化工材料合成行业以及科研领域等。

产业链结构来看,我国氟钛酸钾行业的产业链结构如下,其中上游行业为原材料行业,主要包括氢氟酸、钛铁矿、氢氧化钾以及萤石等,下游行业为氟钛酸钾行业应用领域,包括金属冶炼与加工行业、陶瓷与玻璃工业、化工材料合成行业以及科研领域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氟钛酸钾行业基本情况介绍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氟钛酸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中国氟钛酸钾市场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态势,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头部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氟钛酸钾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福建、湖南、江西等氟化工产业集群区,其中福建三明黄砂新材料产业园聚集了金氟化工、三农新材料等企业,形成 “氢氟酸 - 氟盐 - 铝钛硼合金” 循环产业链。

总体而已,我国氟钛酸钾行业产量尽量稳步提升,2024年行业产量已经达到6.85万吨。具体如下:

总体而已,我国氟钛酸钾行业产量尽量稳步提升,2024年行业产量已经达到6.85万吨。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氟钛酸钾行业经营模式

1、生产模式

氟钛酸钾公司按照“以销定产”的模式组织生产,每年市场部会根据历史销售数据、现有订单、未来市场预测情况等制定公司年度销售计划。生产部会根据经审核确认的年度销售计划制定年度生产计划,对生产能力、生产安排做初步确认。市场部会根据销售订单制定下月销售计划,生产部根据月度销售计划、结合库存制定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

2、采购模式

氟钛酸钾公司采购部门会根据生产部门提供的月度生产计划和原料需求组织物料采购。氟钛酸钾公司对于主要原材料以招标方式进行原材料采购,每月向合格供应商发出邀标通知,各合格供应商向企业提供报价,采购部将报价汇总为招标比价表,由采购部、生产部、质保部、财务部及公司高管组成的招标评价组确定中标单位及数量,然后再与中标单位签订相关采购合同。

3、销售模式

氟钛酸钾公司内销一般直接销售给终端用户,主要客户基本为下游生产厂商。氟钛酸钾公司通过网络推广、参加展会及销售人员登门拜访等方式开拓客户。下游企业对公司产品一般需要经历现场考察、送样检验、技术研讨、需求回馈、技术改进、小批试做、批量生产、售后服务评价等环节的认证。下游企业为了保证高品质产品的稳定供应,降低转换成本,一旦通过下游客户的认证,客户会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氟钛酸钾公司通常与客户会签订产品销售框架协议,客户根据生产需求,定期或不定期向公司下达采购订单,公司依据客户订单组织生产并完成销售。

氟钛酸钾行业需求主体分析

氟钛酸钾的需求主体以制造业尤其是金属加工、焊接、陶瓷等细分领域为主,同时也涉及化工合成和科研领域,其需求与工业生产中的材料性能优化、工艺改进密切相关。具体如下:

1. 金属冶炼与加工行业

(1)铝及铝合金生产

氟钛酸钾是铝铸造和铝合金制造中的关键添加剂,可细化晶粒、改善合金的力学性能(如强度、硬度)和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对铝材质量要求较高的领域。

(2)钛金属制备

在钛的冶炼过程中,氟钛酸钾可作为中间体或助熔剂,辅助提取高纯度钛,用于钛合金材料的生产。

2. 焊接与钎焊行业

氟钛酸钾是一种常用的钎焊剂成分,尤其适用于铝及铝合金的钎焊工艺。它能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膜,提高钎料的润湿性和焊接强度,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在制冷设备、医疗器械等精密焊接场景中需求显著。

3. 陶瓷与玻璃工业

(1)陶瓷制造

在特种陶瓷(如电子陶瓷、结构陶瓷)的生产中,氟钛酸钾可作为添加剂调节陶瓷的烧结性能,改善其致密度和机械强度,用于电子元件、耐磨部件等产品。

(2)玻璃处理

氟钛酸钾可用于玻璃的表面处理,如增强玻璃的硬度、耐腐蚀性,或作为玻璃着色剂的辅助原料,提升玻璃的功能性。

4. 化工与材料合成领域

作为化学合成的中间体,氟钛酸钾可用于制备其他钛系化合物(如二氧化钛纳米材料),这些材料在催化剂、涂料、光电领域有广泛应用。

在电镀行业,氟钛酸钾可参与电解液配置,辅助形成均匀、耐磨的镀层,提升金属表面的防护性能。

5. 科研与实验室领域

高校、科研机构在材料科学、无机化学等领域的研究中,会将氟钛酸钾作为实验原料,用于探索新型材料的合成方法或性能测试。

五、中国氟钛酸钾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近年来我国氟钛酸钾下游需求快速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为8.24亿元,2024年已经达到10.76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5.76亿元。具体如下:

近年来我国氟钛酸钾下游需求快速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为8.24亿元,2024年已经达到10.76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5.76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fsw)

0930 定制海报(邮箱右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受医药、农业等终端产业发展带动 国内丙炔醇需求持续攀升 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受医药、农业等终端产业发展带动 国内丙炔醇需求持续攀升 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国内规模性生产丙炔醇的企业较少,较大企业有河南海源精细化工(产能5000吨以上)、东北制药集团(1800吨)、德州天宇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产能1200吨)、山东东阿丰乐化学制品有限公司(产能400吨)、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能200吨)。2024年我国丙炔醇产能约为1.14万吨。

2025年11月15日
我国纯碱价格持续下行,行业反内卷政策支持明确

我国纯碱价格持续下行,行业反内卷政策支持明确

2023年以来,国内天然碱项目新增产能快速释放,并在2024年形成实际供应增量,对于国内纯碱市场造成一定供应压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纯碱(碳酸钠)产量同比增长了5.7%,达2006.4万吨,增速较2024年同期低14.6%,增速放缓。

2025年11月11日
发展深海经济对于我国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未来深海科技产业有望加速发展

发展深海经济对于我国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未来深海科技产业有望加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规模稳步增长,海洋生产总值从 2001 年的0.95 万亿增长至 2024 年的 10.54 万亿,多数年份增速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涵盖海洋渔业、矿业、盐业、船舶制造业、旅游业等传统产业及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等新兴领域。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是全球聚氨酯行业大国,尽管产业局部领域距离全球领先企业有一定距离,但是发展规模一直处于持续上涨趋势,截止2024年我国聚氨酯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443.59亿元,2025年上半年约为1276.24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经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发展,在以“能源金三角”为核心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已经培育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现代煤基能源化工产业体系。到2024年底我国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31万亿元规模,202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54万亿元。

2025年10月28日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目前来看,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全面应用,材料的生产技术也逐渐成为各国的战略性资源,受到极高的重视。2025年上半年中国聚乳酸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4.89亿元

2025年10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