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内燃机进口量持续减少 行业加速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前言:

我国内燃机应用市场呈现出集中化的特征,2024年乘用车和摩托车两大领域合计占比超过75%。近年来,行业总体呈现稳健发展态势,2025年1-5月销量达2164.27万台,较2024年同期增长16.36%。与此同时,其进口量从2020年200.75万台降至2024年76.92万台,但进口均价持续上涨。此外,在“双碳”战略推动下,行业加速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通过多技术路线并行推进节能减排。

1.内燃机应用市场呈现出集中化的特征,乘用车和摩托车是主要应用领域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内燃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显示,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具有热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好、转速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包括乘用车、摩托车、商用车、船舶等)、工程机械、发电机组、农业机械、园林机械等领域。目前,我国内燃机应用市场呈现出集中化的特征,2024年乘用车和摩托车两大领域合计占比超过75%。其中,乘用车为第一大应用市场,占比41.42%;其次为摩托车,占比33.70%。

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具有热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好、转速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包括乘用车、摩托车、商用车、船舶等)、工程机械、发电机组、农业机械、园林机械等领域。目前,我国内燃机应用市场呈现出集中化的特征,2024年乘用车和摩托车两大领域合计占比超过75%。其中,乘用车为第一大应用市场,占比41.42%;其次为摩托车,占比33.70%。

数据来源:中内协会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2.内燃机行业总体呈现稳健发展态势,销量整体上升

近年来,我国内燃机行业总体呈现稳健发展态势,销量由2020年的4681.31万台整体上升至2024年的4772.16万台;2025年1-5月延续良好增长势头,累计销量达2164.27万台,较2024年同期增长16.36%。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下游乘用车和摩托车两大应用领域的持续发展带动。

近年来,我国内燃机行业总体呈现稳健发展态势,销量由2020年的4681.31万台整体上升至2024年的4772.16万台;2025年1-5月延续良好增长势头,累计销量达2164.27万台,较2024年同期增长16.36%。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下游乘用车和摩托车两大应用领域的持续发展带动。

数据来源:中内协会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乘用车:

在乘用车领域,内燃机主要应用于燃油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2020-2024年间,我国乘用车产量从1999.4万辆增长至2747.70万辆,2025年前5个月产量达1108万辆,同比增长12.60%。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行业电动化趋势明显,但燃油乘用车仍占据乘用车市场半壁江山,2024年国内销量占比超过五成,为内燃机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的快速发展为内燃机市场带来了新增量。

在乘用车领域,内燃机主要应用于燃油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2020-2024年间,我国乘用车产量从1999.4万辆增长至2747.70万辆,2025年前5个月产量达1108万辆,同比增长12.60%。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行业电动化趋势明显,但燃油乘用车仍占据乘用车市场半壁江山,2024年国内销量占比超过五成,为内燃机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的快速发展为内燃机市场带来了新增量。

数据来源:中汽协、观研天下整理

与纯电动乘用车相比,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可油可电的属性,缓解了现阶段用户对于补能的焦虑;同时相比燃油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的耗油量低,也可以减少碳排放。凭借着上述优势,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产量和销量不断攀升。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产量和销量分别达到508.9万辆和458.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3%和76.89%。

与纯电动乘用车相比,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可油可电的属性,缓解了现阶段用户对于补能的焦虑;同时相比燃油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的耗油量低,也可以减少碳排放。凭借着上述优势,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产量和销量不断攀升。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产量和销量分别达到508.9万辆和458.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3%和76.89%。

数据来源:乘联会、观研天下整理

摩托车:

在摩托车领域,内燃机广泛应用于燃油摩托车产品中。2020-2024年我国燃油摩托车产量从1406.59万辆提升至1656.45万辆,2025年1-5月产量达739.64万辆,同比增长15.34%,进一步扩大了内燃机的市场空间。

在摩托车领域,内燃机广泛应用于燃油摩托车产品中。2020-2024年我国摩托车产量从1406.59万辆提升至1656.45万辆,2025年1-5月产量达739.64万辆,同比增长15.34%,进一步扩大了内燃机的市场空间。

数据来源:中国摩托车商会、观研天下整理

3.汽油内燃机为内燃机市场主流产品,销售情况总体好于柴油内燃机

按燃料类型划分,内燃机可分为柴油内燃机、汽油内燃机和新能源及替代燃料内燃机。其中汽油内燃机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持续保持在86%以上;柴油内燃机为第二大品种,2024年市场份额约为10.33%。

按燃料类型划分,内燃机可分为柴油内燃机、汽油内燃机和新能源及替代燃料内燃机。其中汽油内燃机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持续保持在86%以上;柴油内燃机为第二大品种,2024年市场份额约为10.3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销售表现来看,近年来我国汽油内燃机销售情况总体好于柴油内燃机。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汽油内燃机销量由4044.03万台整体上升至4275.19万台;柴油机销量则呈现整体下滑态势,由634.1万台缩减至493.14万台。2025年1-5月其销量均实现增长,分别达到1936.36万台和224.94万台,相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19.37%和1.27%,汽油内燃机增幅更为显著。

从销售表现来看,近年来我国汽油内燃机销售情况总体好于柴油内燃机。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汽油内燃机销量由4044.03万台整体上升至4275.19万台;柴油机销量则呈现整体下滑态势,由634.1万台缩减至493.14万台。2025年1-5月其销量均实现增长,分别达到1936.36万台和224.94万台,相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19.37%和1.27%,汽油内燃机增幅更为显著。

数据来源:中内协会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4.内燃机进口量持续减少,进口均价不断上升,贸易差额由逆转顺

我国内燃机贸易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征,虽然整体保持净出口地位,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内燃机进口量持续维持在70万台以上规模,且进口以高端产品为主,附加值高,这直接反映在价格差异上:2020-2024年其进口均价由2854.01万美元/万台上涨至5453.12万美元/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7.57%;而同期出口均价始终低于350万美元/万台,导致价差从2642.27万美元/万台扩大至5121.94万美元/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不过,随着国内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我国内燃机高端产品进口替代成效显著,进口量从2020年的200.75万台持续下降至2024年的76.92万台。出口方面,在经历2022-2023连续两年下滑后,我国内燃机出口量于2024年显著回升,达1849.88万台,同比增长21.63%。

我国内燃机贸易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征,虽然整体保持净出口地位,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内燃机进口量持续维持在70万台以上规模,且进口以高端产品为主,附加值高,这直接反映在价格差异上:2020-2024年其进口均价由2854.01万美元/万台上涨至5453.12万美元/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7.57%;而同期出口均价始终低于350万美元/万台,导致价差从2642.27万美元/万台扩大至5121.94万美元/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不过,随着国内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我国内燃机高端产品进口替代成效显著,进口量从2020年的200.75万台持续下降至2024年的76.92万台。出口方面,在经历2022-2023连续两年下滑后,我国内燃机出口量于2024年显著回升,达1849.88万台,同比增长21.63%。

数据来源:中内协会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内协会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内协会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2022年我国内燃机出口额成功超过进口额,实现贸易差额由逆转顺。其后,这一积极态势持续巩固,贸易顺差额从2022年的9.42亿美元显著扩大至2024年的19.31亿美元,两年间增幅达105%。

此外,2022年我国内燃机出口额成功超过进口额,实现贸易差额由逆转顺。其后,这一积极态势持续巩固,贸易顺差额从2022年的9.42亿美元显著扩大至2024年的19.31亿美元,两年间增幅达105%。

数据来源:中内协会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5.内燃机行业加速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氢内燃机赛道布局火热

我国内燃机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领域,每年消耗全国60%的石油资源,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量的8%-10%。在“双碳”战略推动下,近年来行业加速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通过多技术路线并行推进节能减排。

例如,在热效率提升方面,通过高膨胀燃烧、高效燃油喷射、低阻力摩擦、低噪声控制等方面技术的持续创新,目前我国柴油内燃机本体热效率突破53%,汽油内燃机热效率也达到44%。热效率的提升意味着单位燃料能够产生更多的有用功,从而减少燃料的消耗。这直接降低了内燃机在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有助于其在能源转型背景下仍能保持市场竞争力。

在零碳/碳中和燃料技术方面,氢、甲醇、氨等低碳和零碳燃料的应用,成为内燃机转型发展的方向,吸引众多企业争相布局。其中氢内燃机赛道尤为火热,技术研发与产品落地双线并进。目前一汽解放、东风汽车、广汽集团、潍柴和玉柴等车企和内燃机企业均已推出氢内燃机产品。2024年11月,为期六个月、路线里程35公里的氢内燃机实车示范运行在天津启动。此次共有8台车辆和内燃机参加示范运行,包括来自广汽、吉利的乘用车,一汽解放、中国重汽、东风柳汽的商用车以及潍柴、玉柴等的氢内燃机。这标志着我国氢内燃机行业已从技术研发正式迈向产品示范应用,为后续规模化量产和市场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随着相关技术不断进步和“双碳”战略持续深入,氢、甲醇、氨等低碳和零碳燃料内燃机将加速实现规模化商用,为内燃机产业注入绿色发展新动力,推动行业转型升级。(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全封活塞压缩机产量全球占比提升 行业加速向高效节能方向转型

我国全封活塞压缩机产量全球占比提升 行业加速向高效节能方向转型

我国凭借完善的产业链配套、规模化生产优势及持续的技术创新,进一步巩固了全球全封活塞压缩机生产第一大国地位。2024年,我国全封活塞压缩机产量达2.95亿台,同比增长14.34%,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同时,其产量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提升至87.02%,较2023年提高2.15个百分点。

2025年08月11日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行业:国产化有望加速 上游“最强大脑”自主可控需求迫切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行业:国产化有望加速 上游“最强大脑”自主可控需求迫切

五轴数控机床为当前工业母机领域较高技术水平。机床被誉为“工业母机”,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石,直接关联着制造业的竞争力及国家工业实力。当前伴随着制造业的持续转型与升级,市场对高精度的机床需求日益增长,此外复杂化及定制化趋势日益加强,这一变化也将加速机床的更新换代进程。而五轴联动技术代表着当前机床技术的巅峰,是处理复杂曲面加工

2025年08月07日
我国协作机器人行业:国产厂商市占率已超九成 产业链正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我国协作机器人行业:国产厂商市占率已超九成 产业链正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协作机器人是机器人领域的新兴细分赛道。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逐渐向高端化、beplay下载软件 化方向发展,企业对自动化生产设备的需求日益旺盛,协作机器人作为一种灵活、安全、易用的自动化设备,受到了众多企业的青睐。例如在3C电子行业,由于产品更新换代快、生产工艺复杂,企业需要能够快速适应生产线变化的自动化设备,协作机器人正好满足了这一需

2025年08月06日
我国生活用纸beplay下载软件
设备行业分析:更新换代需求明显 下游市场增长空间大

我国生活用纸beplay下载软件 设备行业分析:更新换代需求明显 下游市场增长空间大

当前,由于价值高昂(欧克科技5.6M幅宽全自动抽纸折叠机价格为2300万元),有70%的中小厂商仍以较落后的半自动化设备为主,较少使用beplay下载软件 设备,且生产线较老旧。随着我国劳动力减少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为国内生活用纸设备行业发展趋势。同时,beplay下载软件 设备更加高速、高效、绿色化,在国家产业政策节能、降耗、减少污染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水下机器人产业化提速 海洋油气开发带来需求增量 市场格局仍较分散

我国水下机器人产业化提速 海洋油气开发带来需求增量 市场格局仍较分散

自1953年美国研制出首艘无人有缆遥控潜水器以来,各国均开始积极研制水下机器人。相比之下,我国水下机器人行业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20世纪末,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推动技术进步,我国在此期间引进技术并开展自主研发。21世纪以来,在政策支持下,我国水下机器人取得显著突破,成功研制出“蛟龙”号、“潜龙”系列等先进设备

2025年08月01日
全球空气源热泵产销双降 亚洲主导地位强化 中国梯队竞争显现

全球空气源热泵产销双降 亚洲主导地位强化 中国梯队竞争显现

进入2024年后,全球空气源热泵行业经历显著的结构性调整,生产量和销售量双双下滑。与此同时,全球空气源热泵行业呈现“亚洲主导地位强化、欧洲市场收缩、北美逆势增长”的鲜明特征。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空气源热泵生产国,2023年产量占比超过50%。2024年,行业呈现明显颓势,销售规模同比下滑7.7%。此外,我国空气能热泵市场

2025年07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