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光针概述及产业链图解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水光针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5-2032)》显示,水光针通常是指以透明质酸钠为主要成分的一类复合溶液产品,通过注射至面部真皮浅层,以起到补水、保湿,改善肤质等功效。从产业链看,水光针上游主要包括HA(透明质酸)等原材料;中游为水光针研发与生产;下游市场主要包括医院、医美机构等专业渠道,最终服务于终端消费者。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 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水光针市场规模快速扩容,2023年突破150亿元
近年来,我国水光针行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73.76亿元扩大至2023年的159.8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33%。这主要受益于供需两侧的协同推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在供给端,生产企业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已形成包含基础型、长效型、动能素型、胶原蛋白型等在内的多元化产品矩阵,有效满足了市场差异化需求。这一供给侧的创新突破,不仅显著提升了产品丰富度和市场竞争力,更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水光针产品分类情况
类别 | 功效 | 适用人群 |
基础水光针 | 补水保湿,适合日常基础护理。 | 适用于皮肤干燥、缺水的人群。 |
长效水光针 | 深层补水保湿,改善皮肤干燥、暗沉等问题。 | 适用于需要长期保湿的人群,如干性皮肤、极度缺水者。 |
动能素水光针 | 补充营养,改善肤质,具有抗衰老、美白、淡斑等多重功效。 | 适用于肤质粗糙、暗沉、细纹明显的人群。 |
三文鱼水光针 | 抗炎、修复、再生。 | 适用于皮肤敏感、毛孔粗大、皮肤屏障受损者。 |
胶原蛋白水光针 | 补充胶原蛋白,提升皮肤弹性、紧致度,改善松弛、皱纹等问题。 | 适用于皮肤松弛、皱纹明显者。 |
美白水光针 | 美白淡斑,改善肤色不均、色斑、暗沉等问题。 | 适用于肤色暗沉、有顽固痘印、面部色斑者。 |
修复型水光针 | 修复受损肌肤,改善敏感、红血丝、角质层薄等问题。 | 适用于皮肤敏感、屏障受损、炎症后修复人群。 |
资料来源:江西省中医院皮肤科、观研天下整理
在需求端,首先,作为医美护肤类的入门级项目,水光针项目因其操作难度和风险性较低、注射时间短、恢复快、性价比突出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其次,近年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不断上升,分别由2019年的30733元、21559元增长至2024年的41314元和28227元,为水光针消费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最后,在颜值经济加持以及悦己消费的推动下,水光针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3.水光针行业准入门槛显著抬高,市场深度洗牌
我国水光针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长期面临着市场秩序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水货假货充斥市场等行业乱象。近年来,随着医美行业监管持续强化,水光针行业的规范化进程明显加快。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国家药监局发布《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调整公告,明确将“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即水光针)纳入Ⅲ类医疗器械管理,实施严格的审批注册制度。而2022年新规实施前,因水光针未被明确列入Ⅲ类医疗器械监管范畴,导致行业长期处于规范缺位状态。市场上多数产品以“妆字号”(化妆品备案)或Ⅰ类、Ⅱ类医疗器械等的形式流通。部分虽获得Ⅲ类医疗器械注册,但其获批的适应证往往与实际医美用途并不相符。
可以说,上述政策的出台直接推动了行业的深度洗牌。一方面,新规大幅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倒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管控水平;另一方面,监管升级加速了市场净化进程,有效遏制行业乱象并重塑市场格局,不具备资质和技术实力的企业将面临淘汰。
4.水光针行业正式迈入“持证竞争”新阶段
自2022年水光针被明确纳入Ⅲ类医疗器械监管后,经过三年严格规范和市场调整,2025年行业迎来重要转折——首批合规产品获批上市,标志着水光针行业正式迈入“持证竞争”新阶段。截至5月底,国家药监局已批准三款Ⅲ类医疗器械认证的水光针产品,包括4月获批的华熙生物“润百颜·玻玻”和“润致·缇透”,以及5月获批的瑞士海雅美“克拉·赫本”。当前,润辉生物、江苏吴中等多家企业正积极推动合规水光针产品上市。未来,随着获证产品持续增加,水光针行业将加速向规范化、高质量发展迈进。(W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