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来,我国涤纶短纤行业总体呈现稳步发展态势,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目前行业已基本上实现自给自足,2024年对外依存度仅0.85%。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涤纶短纤出口市场表现亮眼,出口量和净出口量快速增长,正逐渐成为行业重要增长引擎。此外,由于下游需求增速不及供给增速,2024年国内涤纶短纤市场供需矛盾凸显,行业加工费均值同比下滑24%至782元/吨。同时,叠加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等因素影响,其价格呈现“先扬后抑”特征。
1.我国涤纶短纤下游消费以纺纱为主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涤纶短纤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涤纶短纤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原料,经熔融纺丝、切断等工序制成的合成纤维。其具有断裂强度高、热定型性能优异、耐酸碱腐蚀以及吸湿性低等特点,主要用于纺纱、制线、无纺布和填充料等加工领域,并最终应用于服装、家纺、装饰及医疗等行业。目前,我国涤纶短纤下游消费以纺纱为主,2023年占比超过65%;填充料、制线和无纺布的应用占比相对均衡,分别为11%、10%和10%。
涤纶短纤下游应用情况
下游领域 | 用途 | 终端应用 |
纺纱 | 涤纶短纤可用于纯涤纱、涤棉纱、涤粘纱等。 | 服装、纺织品、装饰等 |
制线 | 涤纶短纤在制线中主要用于棉纺和毛纺,可单独纺纱或与棉、粘胶纤维等混纺。 | 服装、纺织品等 |
无纺布 | 涤纶短纤用于生产水刺无纺布等产品,进而用于生产湿巾、手术服、医用纱布、手术罩布、伤口敷料、医用帘、口罩内芯等 | 产业用纺织品、医疗等。 |
填充料 | 涤纶短纤以填充物的形式,作为家装填充料和服装保暖材料。 | 家用纺织品、毛绒玩具、服装等。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涤纶短纤产能和产量上升,行业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近年来,我国涤纶短纤行业总体呈现稳步发展态势,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数据显示,2020-2024年行业产能实现6.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同期产量由1053.47万吨提升至1246万吨,年均增速约为4.29%。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内涤纶短纤供给能力提升,目前行业已基本实现自给自足,2024年进口量约为10.69万吨,对外依存度仅0.85%。
数据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注:涤纶短纤对外依存度=棉花进口量÷(涤纶短纤进口量+涤纶短纤产量)
3.出口市场正逐渐成为行业重要增长引擎
目前,我国涤纶短纤出口市场表现亮眼,正逐渐成为行业重要增长引擎。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涤纶短纤出口量由80.65万吨增长至133.83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50%,显著快于同期产量增速。与此同时,其出口量占产量的比重由7.66%提升至10.74%,表明行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正在逐步加深。进入2025年,这一增长势头更为强劲,1-3月累计出口37.48万吨,相较2024年同期大幅增长31.97%。净出口表现同样突出,从2020年的61.9万吨增至2024年的123.14万吨,2025年一季度达35.29万吨,较2024年同期增长37.16%,充分彰显我国涤纶短纤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这一系列数据充分表明,我国涤纶短纤产品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可,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数据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涤纶短纤市场供需矛盾凸显,价格呈现“先扬后抑”走势
2024年,我国涤纶短纤行业面临严峻的市场环境。由于下游需求增速不及供给增速,2024年国内涤纶短纤市场供需矛盾凸显,行业加工费均值同比下滑24%至782元/吨。同时,叠加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等因素影响,其价格呈现“先扬后抑”走势:虽然上半年出现阶段性上涨并在6月末达到全年峰值7901.67元/吨,但下半年不断回落,最终全年仍保持下行基调,累计跌幅达5.13%。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W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