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已过半,头部酒企普遍承压,我国白酒市场增长乏力,产量持续下降。并且,2025年5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让我国白酒行业需求受限短期内恐难消退。在上述因素下,酒企普遍降低目标,开启“控货潮”,优化供给缓解渠道压力。
当白酒行业进入“存量竞争+结构升级”的深度调整期,酒企迫切需要找到新方向,如低度酒、光瓶酒等。
1、白酒种类多样
白酒是蒸馏酒的一种,是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麸曲、酶制剂及酵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调而成的蒸馏酒。白酒的分类有很多。按酒精含量的多少来划分,白酒可分为高度酒和低度酒;按香型来分,可细分为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和其它香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白酒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企业产业链分布来看,在上游领域,我国白酒相关原料种植代表企业有北大荒、新赛股份、金健米业等;在包装材料领域,主要分为纸制品包装制造以及玻璃陶瓷瓶制造,其中纸制品包装制造领域代表企业有裕同科技、合兴包装、景兴纸业、万顺新材等;白酒玻璃陶瓷瓶制造领域代表企业有瑞升玻璃、晶玻集团、宜宾环球集团、华联瓷业等。在中游白酒生产领域,以浓香型白酒为主的生产企业居多,代表企业有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股份、剑南春等。在下游消费市场,白酒批发与零售业通过直销或经销商代销等方式将白酒产品最终销售至终端消费者。下游经销商代表企业有华联集团、京东集团、银基集团、商源集团等。
2、头部酒企普遍承压,我国白酒市场增长乏力
进入2025年7月,多家白酒企业相继发布上半年业绩报告,且呈现出不同的压力。例如,酒鬼酒(000799.SZ)预计上半年营收约5.6亿元,同比下降43%,归母净利润仅800万至1200万元,同比下滑90.08%-93.39%,为近十年最低;金种子酒归母净利润从2024年同期的盈利1109.80万元,变为亏损6000万-9000万元,同比下降640.64%至910.96%;牛栏山二锅头母公司顺鑫农业,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腰斩。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由于2012年政府出台“禁酒令”,严控“三公”消费,导致整个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并且在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以及消费者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少喝酒”观念逐渐被消费者认可,使得国内白酒行业产量持续下降,市场增长乏力。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白酒行业产量为414.5万千升,同比下降7.7%,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3%;2025年1-6月我国白酒产量累计约为191.6万千升,同比下降5.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公务接待新政策出台,我国白酒行业需求受限短期内恐难消退
而2025年5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党政机关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不上酒,这直接导致商务宴请等消费场景持续承压,影响已现于酒企二季报,短期内恐难消退。通过对本轮调整期和2012-2015年调整期进行异同点的对比分析,发现本轮调整期在2012-2015年基础上进行了深化,短期对于消费场景的冲击或比上轮调整期更为剧烈。
本轮调整期与2012-2015年调整期的异同对比
相同点 |
12-15年 |
本轮调整期 |
导火索 |
限三公消费等相关政策出台,对白酒需求端造成限制 |
|
报表表现 |
调整期酒企往往加大费用投入,导致利润增速表现弱于收入增速表现 |
|
不同点 |
12-15年 |
本轮调整期 |
政策层面 |
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禁止公款购买香烟、高档酒和礼品,八项规定出台,严禁公款购买高档酒。 |
《机关厉行节俭反对浪费条例》明确规定:公务接待工作餐一律禁止提供任何酒类,且不得自带酒水。 |
场景层面 |
公务支付用酒场景受限、部分政务消费转向商务消费 |
以政带商场景受限,宴席、自饮场景稳健 |
经济层面 |
GDP增速均超7%,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超8%,消费升级趋势仍明确 |
GDP增速下降至5%,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下降至5%,消费升级动能放缓 |
产业层面 |
2012-2015年仍处量价齐升阶段,头部酒企市占率较低(2015年CR5仅15%),次高端以上价位拥挤度较低 |
2020年以来处于量减价升阶段,头部酒企市占率较高(2024年CR5为45%),次高端以上价位拥挤度提高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并且,部分地区在执行上层层加码,从严查“违规吃喝”演变成“吃喝违规”,让致使餐饮酒水消费短期承压更加明显。
部分省份关注限制酒类消费的文件/规定
省份 | 文件/规定 | 相关规定细则 |
贵州 | 《贵州省公务活动全面禁酒的规定》 | 全省范围内的公务活动,一律禁止提供任何酒类,一律不得饮用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的任何酒类,包括私人自带的酒类。全省范围内的公务活动,一律禁止公款赠送任何酒类。重大外事活动和招商引资活动,确需提供酒类和饮酒的,须按一事一购买、一事一审批的原则,由承办单位报分管该单位或该项工作的负责同志审批,同时报同级纪委备案。提供酒类的数量、标准等,要从严进行控制。 |
河南 | 《关于进一步加强省直部门培训费管理的通知》 | 全省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培训用餐不得上高档菜肴,不得提供烟酒。严禁借培训名义安排公款旅游,组织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组织会餐或安排宴请;全省集中开展违规吃喝专项整治进行动员部署,要坚持风腐同查,注重“由风查腐”,深化“由腐纠风”,依规依纪依法开展监督检查,深挖细查违规吃喝背后的腐败问题和腐败问题背后的吃喝歪风,斩断由风及腐、由风变腐的链条。 |
山东 | 《山东省纪检监察机关工作日午间禁酒制度》《中共山东省委常委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办法》 | 简化接待工作,提出不安排宴请、不提供香烟、不上酒等“十六不”的要求;纪检机关除外事、节庆等重要接待活动须报经主要领导同意外,严禁在工作时间和工作日午间饮酒,严禁在值班和执行公务时饮酒,严禁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单位或个人宴请饮酒。 |
四川 |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实施细则》 | 全省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省属国有企业简化接待工作,严格控制接待食宿标准,用餐原则上安排自助餐,不上高档菜肴,不上酒,不提供香烟,按规定缴纳食宿费。除外事接待、招商引资等特殊场景(需一事一审批),全省公务活动,(含会议、调研、培训)一律禁止饮酒,包括私人自带酒水。 |
安徽 | 《省内公务活动禁止饮酒规定》 | 除外事接待和招商引资等活动外,省内公务活动一律不准饮酒,工作日午间一律不准饮酒,省内公务活动包括会议、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工作、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由此,2025年上半年,我国白酒行业市场表现不佳。《2025中国白酒酒业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酒类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客户数、客单价、营业额和营业利润的减少比例均高于增加比例;白酒行业整体营收与利润规模增速较2024年同期有所放缓。
4、酒企普遍降低目标,开启“控货潮”,优化供给缓解渠道压力
同时,在上述因素影响下,2024年多数酒企未达成经营目标,所以2025年普遍降低目标,从供给端降低增长预期,缓解渠道压力。
2024-2025年主要酒企经营目标对比情况
公司名称 | 2024年经营目标 | 2025年经营目标 | 2024年是否达成 | 2025年目标较2024年 |
贵州茅台 | 实现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度增长15%左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79亿元 | 实现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度增长9%左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11亿元 | 达成 | 下调 |
五粮液 | 营业总收入力争实现两位数增长 | 营业总收入与宏观经济指标保持一致 | 未达成 | 下调 |
泸州老窖 | 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15% | 全年营业收入稳中求进 | 未达成 | 趋于稳健 |
山西汾酒 | 力争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20%左右 | 全年营业收入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 未达成 | 趋于稳健 |
水井坊 | 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增长 | / | 达成 | / |
古井贡酒 | 2024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244.50亿元,较上年增长20.72%;2024年计划实现利润总额79.50亿元,较上年增长25.55% | 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度实现稳健增长 | 未达成 | 趋于稳健 |
洋河股份 | 力争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0% | / | 未达成 | / |
迎驾贡酒 | 营业收入80.64亿元,净利润28.66亿元 | 营业收入76.00亿元,净利润26.20亿元 | 未达成 | 趋于稳健 |
今世缘 | 总营收122亿元左右,净利润37亿元左右 | 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2%,净利润增幅略低于收入增幅 | 未达成 | 趋于稳健 |
口子窖 | 营业收入人民币703504.77万元,比2023年度增长18.00% | 营业收入人民币661,617.59万元,比2024年度增长10.00% | 未达成 | 趋于稳健 |
金徽酒 | 实现营业收入30.00亿元、净利润4.00亿元 | 实现营业收入32.80亿元、净利润4.08亿元 | 未达成 | 趋于稳健 |
老白干酒 | 营业收入57.8亿元,营业成本控制在20.7亿元以内,费用不超过17.5亿元,营业税金及附加力争实现9.5亿元,营业总成本控制在47.7亿元以内 | 营业收入54.7亿元,营业成本控制在18.26亿元以内,费用不超过16.58亿元,税金及附加力争实现8.75亿元,营业总成本控制在43.59亿元以内 | 未达成 | 趋于稳健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5年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洋河股份等龙头酒企先后发布控货政策,白酒行业迎来一轮“控货潮”。短期对“量”的牺牲有望推动“价”止跌企稳,带动白酒行业渠道供需再平衡。
2025年我国白酒行业主要企业开启一轮“控货潮”
酒企 | 发布时间 | 控货政策(不完全统计) |
贵州珍酒 | 1月5日 | 停止接收第三代珍十五(含无奖)产品销售订单 |
五粮液 | 1月9日 | 第八代五粮液多地停止供货 |
洋河股份 | 1月17日 | 海之蓝、天之蓝产品停止向各线上平台供货 |
李渡 | 1月21日 | 李渡高梁1308申遗献礼、李渡高梁1955、李渡高梁1975暂停线上供应 |
今世缘 | 2月1日 | 暂停接收42度500ml国缘四开、对开销售订单 |
洋河股份 | 2月5日 | 江苏省内暂停接收第六代海之蓝销售订单;对梦之蓝M6+实施严格对配额管控政策,对于不符合相关要求对市场暂停接收销售订单 |
山西汾酒 | 2月17日 | 老版青花20、老白汾酒停止供货,未来将全部升级为五码合一的新版产品 |
泸州老窖 | 2月19日 | 从2月19日起暂停接收老头曲500MI装产品订单与发货,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
习酒 | 2月20日 | 从2月28日17:00开始停止接受53度习酒·窖藏1988(2020)500mL*6的产品订单 |
酒鬼酒 | 2月20日 | 52度500mL酒鬼酒(透明装)(鉴赏)、42度500mL(透明装)(鉴赏) |
泸州老窖 | 2月21日 | 暂停接收泸州老窖特曲60版系列产品订单与发货,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
仰韶 | 2月23日 | 3月1日起,公司暂停接收仰韶彩陶坊地利产品订单,已开票未发货的订单,公司将根据配额计划有序供应 |
泸州老窖 | 4月 | 端午节前,国窖、特曲、窖龄、大成浓香产品全面清理价格、渠道和政策 |
水井坊 | 7月8日 | 7月8日起,水井坊臻酿八号500毫升装全渠道停货 |
舍得酒业 | 7月10日 | 暂停接收沱牌特曲2.0(窖龄20/窖龄30)销售订单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白酒企业纷纷寻找新增量,低度酒、光瓶酒等成为新方向
当白酒行业进入“存量竞争+结构升级”的深度调整期,酒企迫切需要找到新方向。中国酒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3-2021年,我国光瓶酒行业规模由352亿元增长至988亿元,2024年市场规模超过1500亿元。此外,行业预测2025年光瓶酒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000亿元,50—100元“高线光瓶”增速超4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越来越多酒企入局光瓶酒市场。例如,2025年7月23日,伊力特在新疆发布光瓶酒战略,推出两款伊力粮仓产品:28元(500ML 42度)和35元(500ML 50度)。按照伊力特的想法,伊力粮仓未来将“三步走”:2024年稳疆内、启疆外,2026年强根基、拓疆域,2028年定全国。
2025年6月23日,洋河股份联合京东在内蒙古大草原发布了洋河大曲高线光瓶酒,42度单瓶售价59元。
此外,酒企将目光投向低度化,试图寻求突破,2025年白酒企业的低度化更加“激进”,尤其是在度数上,一度从原来的30度以上下降到个位数。例如,五粮液将推出29度产品;泸州老窖已研发出28度国窖1573,16度、6度产品也在测试中;洋河股份也计划推出10度上下的低度潮饮;酒鬼酒已完成33度、21度、18度等低度产品的研发工作;水井坊也表示,将在部分市场试点推出38度以下新产品;贵州茅台在2024年推出UMEET蓝莓气泡酒(6%vol),2024年年报显示,其“酱香系列低度酒体配套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已完成环保验收。
在场景化营销方面,五粮液在宜宾、上海、成都等多地开设新潮体验店;汾酒打造“日咖夜酒”快闪店;泸州老窖首创冰JOYS快闪店,推广以国窖1573为酒基调制的中式鸡尾酒。
那么白酒“降度”真的能为行业注入新增量吗?第一,低度酒市场规模超千亿元,2023年达到6341.74亿元,并且渗透率提升空间大(国内渗透率仅有不足3%)。第二,部分酒企收获颇丰,如泸州老窖的管理层去年在股东大会上透露,38度国窖1573的销售额接近该品牌总量的一半,相当于100亿元含税规模。
不过,低度酒市场竞争环境加剧了突围难度。当前,低度酒品牌已经有贝瑞甜心、RIO、果立方、十点一刻等新锐品牌,还有农夫山泉、可口可乐等饮料巨头。但多年混战下来,仅有RIO曾称得上行业龙头,如今却也陷入困境——2024年其母公司百润股份营收净利双降,库存激增45%,已转攻威士忌业务。因此,低度化要成为酒企的“新增量”,需要付出更多努力。(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