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工业炸药行业:现场混装炸药渗透率稳增 市场企业并购频发 集中度将提升

前言:

近年来我国工业炸药产销量整体保持稳定,基本维持在420万-450万吨区间波动。但2024年下游需求呈现疲软态势,导致行业产销量出现小幅下滑。不过,细分市场现场混装炸药表现亮眼,产量和渗透率持续上升。

市场企业竞争方面,近年来市场企业资源整合加快,行业并购事件频现,集中度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工业炸药行业仍处于深度整合期,因此其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完全稳定,呈现“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展望未来,在政策引导、并购加速和准入门槛提升三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具备资金、技术和渠道优势的头部企业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而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将持续压缩,市场或将出现“强者恒强”局面。

1.工业炸药产量和销量均小幅度下滑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工业炸药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显示,工业炸药作为重要的民用爆破材料,是以氧化剂和可燃剂为主体,按照氧平衡原理配制而成的非理想爆炸性混合物。其具有成本低廉、制造简单、应用可靠等特点,已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物资,在铁路公路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新型城镇化推进以及矿山开采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从市场供需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工业炸药产销量整体保持稳定,基本维持在420万-450万吨区间波动。但2024年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特别是基建投资增速放缓等因素制约,下游需求呈现疲软态势,导致行业产销量出现小幅下滑。数据显示,2024年工业炸药产量为449.37万吨,同比下降1.91%;销量为448.50万吨,同比减少2.11%。

工业炸药作为重要的民用爆破材料,是以氧化剂和可燃剂为主体,按照氧平衡原理配制而成的非理想爆炸性混合物。其具有成本低廉、制造简单、应用可靠等特点,已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物资,在铁路公路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新型城镇化推进以及矿山开采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从市场供需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工业炸药产销量整体保持稳定,基本维持在420万-450万吨区间波动。但2024年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特别是基建投资增速放缓等因素制约,下游需求呈现疲软态势,导致行业产销量出现小幅下滑。数据显示,2024年工业炸药产量为449.37万吨,同比下降1.91%;销量为448.50万吨,同比减少2.11%。

数据来源: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2.现场混装炸药优势突出,产量和渗透率逐年递增

按生产方式不同,工业炸药主要可以分为包装炸药和现场混装炸药。与包装炸药相比,现场混装炸药在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和效率性等方面优势突出,是工业炸药行业产品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例如在安全性方面,现场混装炸药通过省去成品炸药的储存和长途运输环节,有效降低了因储存条件不当或运输事故引发的安全风险;在经济性方面,其减少了储存和运输成本,在流通成本上具有显著优势,能够降低企业的总体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性。

工业炸药分类情况

项目 包装炸药 现场混装炸药
概述 是在固定生产线采用专业设备通过生产工序制成不同规格的炸药,经过生产单位库房存放、运输、流通单位库房存放、使用单位库房放存等诸多中间环节,最后送至爆破现场进行爆破。 一般由地面站和现场混装车两个系统完成生产,现场混装车将炸药制备原材料等运至爆破作业现场后,现场混制炸药,装药后进行爆破。
安全性 包装、储存、运输等环节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省去了炸药的储存和长途运输环节,减少了因储存不当或运输事故引发的安全隐患,从而提高了整体安全性。‌
环保性 炸药包装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废弃物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现场混装炸药简化了生产流程,减少了能源消耗;整体污染相对较小。
经济性 要修建高规格、较大规模的临时炸药仓库,储存和运输成本高。 由于减少了储存和运输成本,现场混装炸药在流通成本上具有显著优势,能够降低企业的总体运营成本‌。
效率性 人工装药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施工进度相对慢。 现场混装炸药机械化作业,操作简便,能够快速完成炸药的混合和装填,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在政策支持层面,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民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民用爆炸物品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及目标(2018年版)》《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等多项政策,鼓励现场混装炸药生产方式,提升企业(集团)现场混装炸药许可产能占比,为现场混装炸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我国工业炸药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18年11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民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鼓励现场混装炸药生产方式,化解包装炸药产能过剩。通过推广现场混装炸药生产方式,特别是井下现场混装生产方式,化解包装炸药过剩产能。企业(集团)现场混装炸药许可产能占比应达到本企业工业炸药生产许可产能总量的30%;不足30%的,可将包装炸药许可产能转换为现场混装炸药许可产能,或核减差额部分50%的包装炸药许可产能。
2018年12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民用爆炸物品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及目标(2018年版) 进一步推进工业炸药生产方式由固定包装生产线向现场混装生产方式发展,鼓励现场混装采用乳胶基质集中制备、远程配送的生产方式,鼓励推广地下矿山、大型硐室、公路铁路隧道等工程应用现场混装炸药技术。到2020年底工业炸药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现场混装炸药所占比例达到30%;到2025年底现场混装炸药所占比例大幅度提高,“一体化”服务模式成为民爆行业的主要运行模式。
2020年6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指导意见 以安全发展为目标,继续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开展兼并重组,鼓励企业拆除低水平生产线、撤销低效生产厂点,推动工业炸药固定生产线产能逐步转换为现场混装炸药产能,普通雷管转型升级为数码电子雷管,确保民爆行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2021年11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 继续压减包装型工业炸药许可产能,稳步提升企业(集团)现场混装炸药许可产能占比。到2025年企业现场混装炸药许可产能占比≥35%。积极推动科研、生产、爆破服务“一体化”,加快推广工业炸药现场混装作业方式,鼓励跨区域开展现场混装炸药合作,推动实现集约高效生产。
2025年2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加快推进民用爆炸物品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 持续优化产业及产品结构。继续压减包装型工业炸药许可产能,稳步提升企业(集团)现场混装炸药许可产能占比。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下游对工业炸药安全性、环保性等要求提高以及政策持续推动,近年来我国现场混装炸药市场呈现强劲发展态势,产量逐年递增,由2018年的108.14万吨上升至2024年的166.34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44%。尽管2024年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其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1.45%的同比增长,展现出较强的市场韧性。此外,我国现场混装炸药渗透率持续提升,由2018年的25.28%上升至2024年的37.02%,六年间提升了11.74个百分点,反映出工业炸药行业转型升级的积极成效。展望未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加快推进民用爆炸物品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等政策持续落实,我国现场混装炸药渗透率将不断上升。预计到2025年,其渗透率有望突破40%,产量规模将达到180万吨左右。这一发展趋势不仅将推动我国工业炸药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也将为矿山开采、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提供更安全、更环保、更高效的爆破解决方案。

随着下游对工业炸药安全性、环保性等要求提高以及政策持续推动,近年来我国现场混装炸药市场呈现强劲发展态势,产量逐年递增,由2018年的108.14万吨上升至2024年的166.34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44%。尽管2024年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其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1.45%的同比增长,展现出较强的市场韧性。此外,我国现场混装炸药渗透率持续提升,由2018年的25.28%上升至2024年的37.02%,六年间提升了11.74个百分点,反映出工业炸药行业转型升级的积极成效。展望未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加快推进民用爆炸物品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等政策持续落实,我国现场混装炸药渗透率将不断上升。预计到2025年,其渗透率有望突破40%,产量规模将达到180万吨左右。这一发展趋势不仅将推动我国工业炸药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也将为矿山开采、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提供更安全、更环保、更高效的爆破解决方案。

数据来源: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3.市场企业并购整合频现,且部分企业正加速国际化布局

近年来,我国工业炸药行业并购整合频现。从典型案例来看,江南化工(特种能源控股公司)在2023年相继完成对陕西北方民爆集团100%股权及山西江阳兴安民爆94.39%股权的收购;2024年又成功并购中国北方化学研究院集团下属辽宁庆阳民爆的民爆资产及附属产能;2025年4月再度公告拟以2995.75万元收购天河化工2.6158%股权。广东宏大同样动作频频,2024年前三季度先后完成阳生化工60%股权和青岛盛世普天51%股权的收购;2025年更是以22.06亿元大手笔收购雪峰科技21%股份,且并购秘鲁南方炸药公司(EXSUR)。

这一并购热潮的背后存在多重驱动因素:首先,工业炸药作为高度管制行业,新建产能审批严格,通过并购获取生产许可是企业扩大规模的主要途径。其次,《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民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民用爆炸物品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等政策鼓励民爆企业开展重组整合,为工业炸药行业整合提供制度保障。最后,国际化发展需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海外市场成为新的增长点,广东宏大等企业通过并购海外资产加速国际化布局。

2022-2025年我国工业炸药行业部分并购整合事件

时间 收购方 被收购方 事件
2022年 金奥博 泰山民爆、天津泰克顿 控股子公司山东圣世达于2022年1月完成收购泰山民爆53%股权及相关债权;控股子公司北京金奥博京煤于2022年7月完成收购天津泰克顿民用爆破器材有限公司74%股权。
2023年 江南化工 北方民爆、兴安民爆 2023年江南化工完成对陕西北方民爆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及山西江阳兴安民爆器材有限公司94.39%股权收购。
2024年 江南化工 庆阳民爆 2024年江南化工完成对中国北方化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下属辽宁庆阳民爆器材有限公司民爆资产及附属产能的收购。
2024年 广东宏大 阳生化工、青岛盛世普天 广东宏大2024年前三季度完成收购阳生化工60%股权、青岛盛世普天51%股权收购,新增工业炸药产能8.2 万吨/年。
2024年 壶化股份 天宁公司 2024年12月19日晚间,山西民爆上市公司壶化股份公告称,拟以自筹资金收购河北天宁化工有限公司不低于51%的股权。
2025年 广东宏大 雪峰科技、鲁南方炸药公司(EXSUR) 2025年广东宏大发布公告,以22.06亿元成功收购雪峰科技21%的股份;成功并购秘鲁南方炸药公司(EXSUR),并完成新公司“HONGDA EXSUR”更名仪式。
2025年 凯龙股份 东神天神 2025年3月26日,凯龙股份发布公告,拟以1.81亿元收购湖北东神天神实业有限公司51%股权,进一步扩大工业炸药生产规模及省内民爆市场份额。
2025年 易普力 松光民爆 易普力2025年3月26日晚间公告,拟以现金方式收购转让方持有的河南省松光民爆器材股份有限公司51%股份,交易对价为3.16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公司工业炸药产能6.0万吨/年(含拆线奖励)。
2025年 江南化工 天河化工 江南化工2025年4月公告称,拟以2995.75万元收购天河化工2.6158%股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4.工业炸药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升,或将出现“强者恒强”局面

随着头部企业加速并购整合和市场持续优胜劣汰,近年来我国工业炸药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2024年CR4和CR10分别达到39.81%和59.38%,较2019年分别大幅提升14.42和18.62个百分点。由于我国工业炸药行业仍处于深度整合期,因此其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完全稳定,头部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其中,特种能源在2022年以9.28%的市场占有率领先,2023年被易普力反超,而2024年又以12.80%的市场占有率重夺榜首,展现出“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展望未来,我国工业炸药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预计到2026年CR4将突破45%,CR10有望达到65%左右。这一趋势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判断:首先,《“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民用爆炸物品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等政策持续引导工业炸药行业整合;其次,头部企业并购扩张步伐加快,如易普力、江南化工等企业2025年仍有并购计划。最后,随着安全生产许可审批趋严、产能置换标准提高、环保要求加码以及技术装备门槛提升,行业准入门槛将进一步抬高。在此背景下,具备资金、技术、渠道综合优势的头部企业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而中小型企业生存压力持续加大,推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随着头部企业加速并购整合和市场持续优胜劣汰,近年来我国工业炸药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2024年CR4和CR10分别达到39.81%和59.38%,较2019年分别大幅提升14.42和18.62个百分点。由于我国工业炸药行业仍处于深度整合期,因此其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完全稳定,头部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其中,特种能源在2022年以9.28%的市场占有率领先,2023年被易普力反超,而2024年又以12.80%的市场占有率重夺榜首,展现出“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展望未来,我国工业炸药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预计到2026年CR4将突破45%,CR10有望达到65%左右。这一趋势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判断:首先,《“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民用爆炸物品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等政策持续引导工业炸药行业整合;其次,头部企业并购扩张步伐加快,如易普力、江南化工等企业2025年仍有并购计划。最后,随着安全生产许可审批趋严、产能置换标准提高、环保要求加码以及技术装备门槛提升,行业准入门槛将进一步抬高。在此背景下,具备资金、技术、渠道综合优势的头部企业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而中小型企业生存压力持续加大,推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1-2024年我国工业炸药市场占有率排名前5的企业情况(按产量计算)

排名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1 特种能源(9.44%) 特种能源(9.28%) 易普力(10.98%) 特种能源(12.80%)
2 易普力(7.90%) 易普力(8.05%) 特种能源(9.74%) 易普力(11.27%)
3 保利联合(7.61%) 保利联合(6.63%) 广东宏大(8.38%) 广东宏大(8.75%)
4 广东宏大(6.29%) 广东宏大(6.46%) 保利联合(7.29%) 保利联合(6.99%)
5 云南民爆(5.59%) 云南民爆(5.42%) 雅化民爆(5.37%) 雅化民爆(5.34%)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近年来,我国硝酸行业产能与产量保持低速增长,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约为2.74%和3.4%。与此同时,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同期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5.16%和22.78%,2025年1–9月延续高增态势,同比分别增长76.07%和61.64%。行业呈现装置大型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并在环保政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为全球聚乙烯醇(PVA)产业的核心生产国,年产能稳定在百万吨级以上,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2023年我国聚乙烯醇(PVA)产能达12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48%左右。一方面,国家与地方持续出台有针对性的产业支持措施,为我国聚乙烯醇及其上下游协同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另一方面,下游医药、光电、高端包装、液晶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得益于市场向好,近年我国醋酸甲酯行业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行业产能也在不断扩大。到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醋酸甲酯生产重要基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醋酸甲酯产量达137.6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8%以上,稳居全球首位。其中华东地区(江苏、浙江)依托长三角化工园区形成完整产业链配套,贡献全国65%产能。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碳酸锶:下游消费以磁性材料为主 多重因素扰供给致价格上行

我国碳酸锶:下游消费以磁性材料为主 多重因素扰供给致价格上行

碳酸锶作为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其下游应用高度集中于磁性材料领域,同时电子元器件等新兴市场增长潜力显著。值得一提的是,政策淘汰落后工艺、龙头辛集化工停产重整、海外墨西哥工厂损毁,再叠加伊朗天青石进口物流受阻,多重供给端冲击相互交织共同推高国内碳酸锶供应压力,进而带动其价格从2024年9月的8000元/吨涨至2025年6月的

2025年10月20日
建筑节能与汽车轻量化驱动聚氨酯密封胶需求增长 市场呈现国产主导外资高端格局

建筑节能与汽车轻量化驱动聚氨酯密封胶需求增长 市场呈现国产主导外资高端格局

受建筑节能改造、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下游需求驱动,近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呈现稳健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约58亿元,同比增长18%。预计2025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突破60亿元,年增长率达12%-18%。

2025年10月18日
我国尿素行业现状:供需失衡下价格承压 企业面临盈利困境

我国尿素行业现状:供需失衡下价格承压 企业面临盈利困境

目前我国尿素行业呈现供应过剩格局,市场供需矛盾比较明显。从供给方面来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尿素生产国。近三年尿素新产能陆续投产,产量、库存创了新高。有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尿素总产能为6919万吨,同比新增196万吨;产量达6723.7万吨(实物量),同比增长6.9%。预计2025年国内尿素产能达8231万吨

2025年10月16日
我国聚氨酯市场持续扩张 绿色转型加速下水性聚氨酯、生物基聚氨酯等技术快速发展

我国聚氨酯市场持续扩张 绿色转型加速下水性聚氨酯、生物基聚氨酯等技术快速发展

得益于卓越的综合性能以及相关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近年聚氨酯应用范围持续拓展,不断为行业发展注入动力。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聚氨酯材料在电池包密封、座椅轻量化等方面的应用推动车用聚氨酯需求年增12%,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680亿元。在新能源装备领域,风电叶片填充材料、光伏组件封装胶膜等特种聚氨酯需求在2025-203

2025年10月16日
我国已成全球最大聚苯硫醚树脂消费国 但行业较高依赖进口 自给率提升空间大

我国已成全球最大聚苯硫醚树脂消费国 但行业较高依赖进口 自给率提升空间大

聚苯硫醚(PPS)树脂作为性能卓越的第六大特种工程塑料,在我国汽车、环保滤袋及家电等领域应用广泛。目前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聚苯硫醚树脂消费国,但因技术壁垒高、产业化晚,2024年自给率不足50%,产能高度集中于新和成等少数企业。在汽车轻量化、新能源车渗透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推动下,未来消费量将不断增长。为把握市场机遇并

2025年10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