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来,在落后产能持续出清与新增产能有序投放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硫酸行业产能总体处于低速增长态势。目前,国内硫酸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硫磺制酸、冶炼烟气制酸、硫铁矿制酸等。其中,硫磺制酸保持领先地位,2024年其产能占比43.66%,较2023年提升0.35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环保政策日趋严格下,近年来我国硫酸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CR10从2019年的37.7%稳步上升至2024年的40.8%。从具体企业的市场表现来看,2024年云天化、江西铜业、铜陵有色和贵州磷化的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四,但彼此之间的竞争态势较为胶着,尚未形成垄断。
1.硫酸表观消费量整体上升,磷酸一铵为下游第一大消费领域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硫酸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素有“工业之母”的美称,被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如磷酸一铵、磷酸二铵、S-NPK(硫基复合肥) 等]、钛白粉、氢氟酸、净化磷酸、己内酰胺、磷酸钙盐、磷酸铁锂等产品。从消费结构来看,磷酸一铵是我国硫酸下游第一大消费领域,2024年占比约为20.3%;硫酸二铵紧随其后,占比约为16.6%;钛白粉为第三大消费领域,占比约为13.4%;己内酰胺、净化磷酸、磷酸钙盐、氢氟酸等下游消费领域占比均不超过7%。
数据来源:中国硫酸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和S-NPK等化肥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刚性需求。近年来,我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持续上升,为硫酸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数据显示,其总播种面积由2019年的165930.66千公顷增长至2024年的173000.08千公顷。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钛白粉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颜料,在涂料、油墨、造纸、塑料橡胶、化纤、陶瓷等工业中有着重要应用。2019-2024年期间,我国钛白粉产量从310万吨增长至476万吨,对硫酸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钒分会、观研天下整理
总的来说,在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钛白粉等下游市场协同拉动下,我国硫酸表观消费量总体呈现上升态势,由2019年的0.96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18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硫酸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2.硫酸行业产能总体处于低速增长态势,硫磺制酸和冶炼烟气制酸产能占比提升
近年来,在落后产能持续出清与新增产能有序投放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硫酸行业产能总体处于低速增长态势。但自2023年起,其产能扩张步伐明显加快,2024年总产能达1.41万吨,同比增长4.44%,增速创近五年新高。
数据来源:中国硫酸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国内硫酸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硫磺制酸、冶炼烟气制酸、硫铁矿制酸等。其中,硫磺制酸是我国硫酸第一大生产工艺,2024年产能占比43.66%,较2023年提升0.35个百分点,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冶炼烟气制酸紧随其后,产能占比37.50%,较2023年提升0.88个百分点;硫铁矿制酸产能占比有所下降,约为17.33%,较2023年下降0.26个百分点。
我国硫酸主要生产工艺
项目 | 硫磺制酸 | 冶炼烟气制酸 | 硫铁矿制酸 |
生产流程 | 直接用硫磺燃烧制取二氧化硫烟气,二氧化硫溶于水得到亚硫酸,再往其中通氧,获得硫酸产品。 | 主要为铜、锌、铅、镍、黄金等有色金属冶炼烟气制酸。一般情况下,冶炼产出1吨铜、1吨锌和1吨铅,分别产出副产品硫酸约为3.5吨、1.8吨和1.0吨。 | 采用硫铁矿为原料,一般进行沸腾焙烧,获取硫酸产品。 |
生产成本 | 成本主要为硫磺原料及硫磺采购运输成本,能耗成本。 | 成本相对固定,主要为生产和能耗成本。 | 成本主要为硫铁矿原料及其采购运输成本,能耗成本。 |
优势 | 硫酸产品质量好、杂质少;工艺流程短、污染小等。 | 工艺成熟、成本最低、投资少等。 | 副产品铁矿粉和蒸汽均有附加价值等。 |
弱势 | 硫磺价格高、且依赖进口等。 | 硫酸产品含有一定的杂质等。 | 硫酸产品含有一定的杂质等。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硫酸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3.硫酸产能呈现区域集中分布特征
我国硫酸产能呈现区域集中分布特征,2024年西南、华北、华中三大区域合计产能占比达76.6%,较2023年提升0.6个百分点。这些区域凭借丰富的磷资源储备及冶炼烟气资源,形成了产业集聚优势。细分来看,西南地区占比26.7%,较上年微降1.5 个百分点;华北、华中地区占比分别为25.9%和24.0%,分别提升1.3和0.8个百分点,区域产能结构呈现小幅调整态势。
数据来源:中国硫酸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4.硫酸行业呈现“少数主导、多数陪跑”的鲜明特征,集中度不断提升
2023年我国开工的硫酸生产企业共296家,行业呈现“少数主导、多数陪跑”的鲜明特征:大中型企业(产量30万吨以上)113家,数量占比仅38.18%,却贡献了高达81.4%的总产量;而183家小型企业虽数量占比达61.82%,产量合计占比却仅18.6%。这种数量与产量占比的显著反差,清晰展现出少数大中型企业凭借规模优势掌控着行业绝大部分产能,大量小型企业则仅在剩余市场中占据有限份额,凸显出硫酸行业明显的规模集中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硫酸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CR10从2019年的37.7%稳步上升至2024年的40.8%。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环保政策日趋严格带来的行业洗牌,以及市场竞争中优势企业的规模扩张与资源整合。从具体企业的市场表现来看,2024年云天化(6.95%)、江西铜业(5.43%)、铜陵有色(4.91%)和贵州磷化(4.81%)的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四,但彼此之间的竞争态势较为胶着,尚未形成垄断。
数据来源:中国硫酸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硫酸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W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