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大米深加工产品供需保持基本平衡,食醋、米线、汤圆为三大细分品类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大米深加工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大米深加工是指以大米为原料,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手段,特别是生物工程、高压、微波、低温、超微粉碎、分子蒸馏、膜技术、超临界萃取等高新技术的应用,生产出附加值更高、用途更广泛的产品的过程。
随着大米初级加工产品(如糙米、精白米)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大米深加工迎来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大米深加工产品供需保持基本平衡。2023年我国大米深加工产品产量1584.1万吨,需求量1552.2万吨;预计2025年我国大米深加工产品产量约1699.7万吨,需求量约1668.8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大米深加工产品以口粮为主,主要涉及米粉类、米糕类、粽类、汤团类、酒、醋类、方便米饭、方便粥、婴儿食品等众多领域。其中食醋、米线、汤圆为三大细分品类,合计占比70.2%,分别占比28.4%、25.4%、16.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大米多联产精深加工可大幅提升附加值,大米深加工行业增量空间广阔
在绿色发展趋势下,大米的综合利用研究兴起,包括米糠的利用、稻壳的利用等。米糠(大米加工的副产品)经压榨或浸出工艺生产米糠油(富含维生素E、谷维素),剩余的米糠粕可作为高蛋白饲料;米糠还可提取植酸、膳食纤维等功能性成分。稻壳中含有二氧化硅与碳元素,经过加工后,能转化为一系列高值化产品,生成的稻壳醋液和稻壳炭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一步精深加工,再生产出食品医药、美容日化等产品。
大米经过多联产精深加工后,可大幅提升附加值。根据数据,初级大米加工利润率约5%-8%,而深加工产品(如高端清酒、营养强化米)利润率可达20%-30%,米糠油、淀粉衍生物等产品附加值更是初级产品的5-10倍。
大米深加工行业增量空间广阔。2017-2023年我国大米深加工市场规模由956.9亿元增长至1463.7亿元,预计2029年我国大米深加工市场规模将超210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17-2023年我国大米深加工总产值由987.8亿元增长至1511.7亿元,预计2029年我国大米深加工总产值将超220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大型粮油集团强势入场,大米深加工行业竞争格局两极分化
大米深加工竞争格局呈现两极分化:大米深加工行业进入门槛较低,相关企业数量众多,且多数规模较小,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结构单一,主要集中于产业链低端,但同时这也显现出大米深加工在高端产品打造、品牌整合方面有很大的市场机会。近年来,农垦米业、金龙鱼等大型粮油集团陆续强势进入市场,打造全能产业链,精加工出米率高,已逐渐形成品牌优势,市场占有率较高。
大米深加工行业代表企业简介
企业 | 简介 |
江苏省农垦米业集团有限公司 | 苏垦米业以股东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19个种植业分公司及外拓基地为原粮基地,实行纵向一体化经营。公司引进国际一流生产设备,现有生产线13条,年稻谷加工能力超过57万吨。粮食烘干线22条,日烘干能力7650吨;总仓储能力42万吨,其中高大平方仓33万吨,配套粮情在线监测、机械通风降水和低温仓储等先进储粮技术。 |
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将水稻生产加工模式,发展成全球领先的水稻循环经济模式。将水稻加工产生的稻壳通过生物质锅炉转化为蒸汽,供给生产使用。同时,大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米糠经深加工提取出稻米油,2022年,这一提取模式被评为“全国农产品深加工典型案例”。 |
湖北国宝桥米有限公司 | 公司采用世界先进的日本佐竹生产线,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精制米加工生产线3条,年生产能力30万吨,配置有现代化的大米抛光机、色选机、全自动真空包装机等全套高、尖、新技术设备。公司注重新品开发,在加强本身科研力量的同时,广泛与各科研机构合作,积极进行良种扩繁、新品种引进推广。以改善全民生活品质为目标,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各种绿色、健康、营养的产品。 自主创新研发项目:①自主鄂中五号无公害生产及加工项目②稻谷不落地收割、散运及烘干技术③大米油干基的控制④大米冷抛技术和免淘洗米技术等。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