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2023年起,我国三聚氰胺行业扩能提速,2024年产能同比增长11.06%,预计2025年将达260万吨(同比增长12.55%)。自2025年以来,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加剧的挑战,价格不断承压,从2025年1月初的6322.5元/吨下跌至9月末的5550元/吨,累计跌幅约12.22%;同期出口虽保持增长,却呈现 “量增价减” 特征。面对市场产能过剩、价格承压及环保压力等多重挑战,三聚氰胺行业或将加速洗牌,行业格局持续优化。
1.三聚氰胺下游应用多元,以板材和浸渍纸为主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三聚氰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三聚氰胺(俗称密胺)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作为重要化工原料,其下游应用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涵盖浸渍纸、板材、涂料、模塑料、阻燃剂及减水剂等领域,终端需求关联房地产、汽车、日用品、纺织、包装、环保及基建等行业。其中,板材与浸渍纸是主要应用领域,合计占比超60%,且这两个领域的终端需求均与房地产市场密切相关。
三聚氰胺下游应用情况
应用领域 | 主要用途 |
浸渍纸 | 用于制造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浸渍纸,将其压贴于人造板表面,形成耐磨、耐刮、耐污染的装饰层,广泛应用于家具、地板和室内装饰。 |
板材 | 用于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等人造板的生产,提供良好的粘接强度、较低的甲醛释放量,并提升板材的耐用性。 |
涂料 | 作为交联剂用于高性能工业涂料和卷材涂料,能显著提升涂层的硬度、耐磨性、耐化学性和光泽度,并提供良好的表面装饰效果。 |
胶粘剂 | 用于制造耐水、耐热、高强度的人造板用胶粘剂,也用于层压板和包装材料的粘合。 |
模塑料 | 作为三聚氰胺-甲醛模塑料的基体树脂,通过热压成型制造餐具、电器开关、日用器皿等,产品具有耐热、不燃、表面硬度高的特点。 |
阻燃剂 | 其本身可作为膨胀型阻燃剂的重要成分,在受热时分解产生惰性气体,并在材料表面形成致密炭层,达到隔热、隔绝氧气的阻燃目的。 |
减水剂 | 作为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的主要原料,能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分散性,降低用水量,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致密性。 |
甲醛清洁剂 | 利用其与甲醛发生快速化学反应的特性,作为核心成分用于制备室内空气净化产品和甲醛清除剂,能有效降低环境中的甲醛浓度。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三聚氰胺行业扩能步伐逐渐加快
自2023年起,我国三聚氰胺行业扩能步伐逐渐加快,2024年产能已达231万吨,同比增长11.06%;至2025年8月产能进一步增至242万吨。根据现有扩能计划推进情况,预计2025年全年产能将攀升至260万吨,同比增幅达12.55%。从区域结构看,新疆、山东、四川、河南、山西五大主产区产能合计将达201.5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77.5%,产业区域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数据来源: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及其他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3.三聚氰胺价格承压下跌,绿色化与高端化转型渐成企业破局重要路径
自2025年以来,我国三聚氰胺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加剧的挑战。受终端房地产需求持续低迷影响,下游板材、浸渍纸等核心应用领域表现疲软,而行业产能仍在快速释放,包括2024年未消化产能及2025年新增产能的集中投放,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内卷”态势显著。在此背景下,三聚氰胺价格不断承压,从2025年1月初的6322.5元/吨下跌至9月末的5550元/吨,累计跌幅约12.22%。展望短期,国内产能仍将继续增加,而房地产相关需求难有实质性改善,叠加国际贸易壁垒等不确定因素对出口的潜在制约,行业供应过剩局面难以根本扭转,整体承压态势将持续。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当前三聚氰胺行业在供需失衡背景下,正通过多种途径寻求突破。除通过淘汰落后产能等供给侧调整之外,绿色化与高端化转型也逐渐成为企业应对挑战的重要方向。在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国家标准GB 18580-2025《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将于2026年6月实施,将推动人造板行业选用低甲醛添加剂,间接拉动环保型三聚氰胺需求。同时,下游对环保型、功能性浸渍纸需求的提升,也促使三聚氰胺企业加快产品结构升级,推动行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4.三聚氰胺出口呈现“量增价减”
2025年以来,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产能过剩压力持续加大,出口成为消化国内过剩产能的重要渠道。尽管受部分出口市场贸易摩擦等因素制约,出口增速较前期显著放缓,但总量仍保持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其出口量达47.54万吨,同比增长6.09%,增速较2024年同期的25.41%及全年21.26%的水平明显回落。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从价格走势看,我国三聚氰胺出口均价自2022年起进入下行通道,2025年1-9月均价已降至5274.34元/吨,较2024年同期下跌17.81%,与2021年10844.04元/吨的高点形成鲜明对比。受此影响,2025年1-9月三聚氰胺出口总额同比下滑12.80%。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5.三聚氰胺行业或将加速洗牌
面对市场产能过剩、价格承压及环保压力等多重挑战,三聚氰胺行业或将加速洗牌,行业格局持续优化。其中,规模较小、技术落后且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因抗风险能力弱、成本控制不足,将逐步被市场淘汰;而大型企业凭借资金储备充足、技术实力雄厚及规模效应显著的优势,不仅持续扩大市场份额,还通过战略调整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巩固竞争地位。
以川金象为例,其一方面通过纵向整合上游尿素基地实现原料自给,有效规避原料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在印度尼西亚布局涵盖三聚氰胺、硝酸及合成氨的完整产业链,既依托当地廉价天然气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又能辐射东南亚市场拓宽销售渠道,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W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