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三氯氢硅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关联性分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三氯氢硅市场竞争调研及十三五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1)上游行业


         ①金属硅及硅粉行业


         金属硅粉系金属硅的一种表现形态,由金属硅块加工粉碎研磨制成。具体生产流程如下:

资料来源:互联网
         金属硅粉是金属硅生产企业或加工企业依据下游企业不同的规格要求,将金属硅块粉碎研磨而成,系金属硅的一种存在形态,金属硅粉行业发展状况主要受金属硅行业影响。我国是全球主要的金属硅产地,国内金属硅块主要集中在新疆、云南、四川、湖南等电力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主要生产企业有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永昌硅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东方希望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等。2016年我国金属硅产能约460万吨,根据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6年我国金属硅产量分别为188.93万吨、261.96万吨和236.63万吨。


数据来源:统计数据库
         金属硅粉生产工艺相对简单,技术门槛较低,金属硅粉生产企业较多且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金属硅粉供应充足,行业竞争激烈。硅粉生产企业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靠近上游硅矿、硅块企业,主要分布在新疆、云南、四川、贵州等硅矿资源丰富地区,如新疆西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新疆晶鑫硅业有限公司,贵州省黄平闽航硅业有限责任公司等。此类硅粉企业可以利用当地的原材料优势,但由于相对硅块来说,金属硅粉的运输对气候条件、运输工具要求较高,易受雨雪天气影响,且运输过程中存在一定损耗,因此也有部分企业选择靠近下游建厂,比如在浙江、山东、河南、河北地区集中了一批硅粉生产企业,如浙江开化元通硅业有限公司、济南银丰硅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安阳市中豫铭明硅业有限公司、成安县丰都金属硅加工厂、北京大地泽林硅业有限公司等。

         金属硅粉行业竞争激烈,产品价格因规格、市场、质量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根据数据统计,2014年至2016年金属硅粉报价行情走势如下:
数据来源:统计数据库
         ②氯化氢行业

         氯化氢是三氯氢硅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原材料之一,主要由氯碱生产企业的副产品氯气和氢气合成。氯化氢是一种酸性气体,常温常压下运输量较小。

         氯气为合成氯化氢的主要原料,其液化相对氯化氢液化来说相对容易,行业内企业一般购买液氯,然后将液氯与氢气合成氯化氢使用。氯气作为氯碱厂副产品,我国氯碱行业产能及产量较大,副产的液氯也较为充足。截至2015年底,我国烧碱的产能为3,873万吨,产量为3,028万吨,按行业经验及理论换算,生产1吨氢氧化钠(折百)可产生0.88吨氯气,因此我国氯气产量供应充足。

         在我国,三氯氢硅生产企业一般靠近氯碱企业,以便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输风险。我国氯碱生产企业分布较为广泛,其中华东地区企业较多;但由于液氯本身危险品的属性及受行政法规的影响,液氯的存储量及存储期限有严格的限制,运输半径较小;另外,氯气作为氯碱厂副产品在其达到一定产量且不能及时消化处理或外售的情况下将会影响氯碱公司烧碱的生产。由于不同氯碱生产企业处理液氯能力不同,氯碱生产企业为保证连续性生产,会选择不同方式处理液氯:对于液氯自身处理能力较强(一般为配套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比如配套生产PVC)或周边企业对液氯需求大的氯碱生产企业,其一般按一定价格对外出售液氯;而对于液氯处理能力弱且周边企业对液氯需求较小的氯碱生产企业,其在生产旺季一般会以倒贴运费的方式处理液氯。综上因素导致不同区域的液氯价格差异较大。

数据来源:统计数据库

         从图中可以看出,2014-2016年我国大部分地区液氯价格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不同地区也存在较大差异。2014-2016年,西南地区的液氯价格较高约800元/吨,且基本保持稳定,变化较小;而其他地区如西北地区,2014年至2015年7月,液氯价格一直较其他地区相对较低,在200-400元/吨之间波动,之后由于其他地区液氯价格下降,差异变小;同时也可以看出,一般在每年1-2月和7-8月之间大部分地区液氯价格会呈现下降态势,其他月份则有所回升。

         (2)下游行业

         三氯氢硅主要应用领域为多晶硅及硅烷偶联剂,两个行业的基本情况如下:

         A.光伏行业简介

         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利用前景广阔。因此,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对于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光电转换产业链条称之为“光伏产业”,主要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等。

资料来源:互联网

         B.多晶硅行业发展情况

         多晶硅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太阳能电池和电子半导体行业,多晶硅材料是多晶硅产业链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中间产品,是制造硅抛光片、太阳能电池及高纯硅制品的主要原料,也是发展信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基石。

         近年来,随着光伏产业的回暖,我国多晶硅产业也稳步发展。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16年,我国多晶硅产量约为19.4万吨,同比增长17.6%;硅片产量超过63GW,同比增长31%以上;电池片产量超过49GW,同比增长超过19.5%;组件产量超过53GW,增长15.7%以上。

数据来源:统计数据库
         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主要有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神舟硅业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天宏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等,其中,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香港上市公司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属的高纯多晶硅生产企业,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和硅片生产企业之一,2015年,多晶硅年产能达7万吨,硅片年产能达15GW。

         多晶硅价格方面,2014年我国多晶硅价格总体比较平稳;2015年多晶硅价格全年呈“一路下跌”的走势;2016年上半年,受“630”下游抢装影响,多晶硅价格开始稳步上扬,随着630抢装结束,下游需求减弱导致多晶硅价格自7月份开始下滑并持续至9月末;价格下跌使得多晶硅厂家开始主动检修减产,同时下游厂家利用低价时机开始囤货,促使需求再次增加,11月开始多晶硅价格重新步入上涨趋势。

 
数据来源:统计数据库
         C.光伏产业发展情况

         自2000年至2015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累计装机容量从2000年的146.2万千瓦猛增至22,700万千瓦,年复合增长率接近40%。经济的迅速发展、技术的不断改进、政府的大力扶持再加之成本的不断下降是促进过去10多年来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光伏行业仍维持较高增速,2014年、2015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分别同比增长27.34%与28.25%,但相比前几年的超高增速来说,增速有所放缓。未来几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将趋于稳定增势。预测指出:自2015年起的未来10年,全球太阳能装机容量年复合增长率大约为12.8%,预计到2019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将增长至498GW。

数据来源:统计数据库
         光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长期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始终高度重视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通过规划、标准、准入条件等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光伏电池制造产业规模迅速扩大,2015 年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和逆变器等产业链主要环节的全球市场占比已分别达到48%、76%、65%、68% 和40%,市场占有率位居世界前列,成为全球光伏制造大国,光伏产业已成为我国可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产业之一。与此同时,我国光伏发电应用市场逐步扩大,“十二五”期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179%,截至2015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容量已达到4,318 万千瓦,成为世界光伏装机第一。

         自2010年至2016年,我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从26兆瓦增长至7,742兆瓦,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组件、硅片、电池等也有较快增长,具体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统计数据库


数据来源:统计数据库


 
数据来源:统计数据库

         D.行业复苏,沪深两市光伏类上市公司盈利水平逐渐好转

         自2013年来,光伏行业逐渐步入平稳发展阶段,光伏类上市公司整体收入及盈利状况逐渐向好。

         根据申银万国三级行业分类标准,统计的A股光伏设备类上市公司共有18家,2013年至2015年,18家公司收入平均值由21.24亿元增长至36.30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为30.72%;2013年至2015年,18家A股光伏设备类上市公司销售毛利率逐年提高,销售毛利率平均值三年分别为21.79%、22.47%和23.68%;净利润平均值三年分别为-18,308.66万元,20,836.71万元,23,992.84万元;2016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平均值为24,013.18万元,已经超过2015年全年水平。

         E.未来光伏行业仍将稳定发展

         全球能源转型为太阳能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当前,全球能源体系正加快向低碳化转型,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与常规能源的清洁低碳化将是能源发展的基本趋势,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主流方向。未来,全球太阳能开发利用规模将会迅速扩大,太阳能在解决能源可及性和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均有独特优势,将在全球范围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16年版)》中,以彭博、Energytrend、Gartner 等机构预测的最低值作为保守形式、最高值作为乐观情形对光伏未来市场规模进行预测,预计2016年至2020年间,全球光伏年度新增装机量将以 9% 的复合增长率继续增长。具体情况如下图: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光伏发电成本越来越低,实现平价上网接近现实,太阳能市场竞争力迅速提高。随着光伏产业技术不断进步和规模扩大,光伏发电成本快速降低,在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业和居民用电领域已实现平价上网。我国光伏制造的大部分关键设备已实现本土化并逐步推行beplay下载软件 制造,先进企业多晶硅生产全面实现四氯化硅闭环工艺和无污染排放,多晶硅材料、光伏电池及组件成本均有显著下降。发电成本的下降,有助于光伏发电最终实现平价上网,增强光伏能源的市场竞争力。

         “十三五”期间,国家鼓励政策明确,光伏行业将稳定发展。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太阳能发电装机要达到1.1亿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00万千瓦以上。国家政策的支持、行业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将促进光伏行业在“十三五”期间保持稳步发展。

         F.光伏产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a.国内市场受国家政策影响、国际市场仍存在贸易摩擦风险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光伏发电产业以政府支持为发展动力,除了受经济形势、财政状况的影响外,受政府政策性影响较大,也离不开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及扶持。未来不排除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业的发展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产生产品过剩风险,导致相关产业政策发生改变。

         国际市场方面,欧美国家仍存在对我国光伏产品推行“双反”政策和措施的倾向,对光伏行业出口形成潜在的不利影响。2013年12月起欧盟对进口的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最高64.9%的反倾销税和最高11.5%的反补贴税,为期两年,并于2015年年底延长一次。2017年2月8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一份提案,拟将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措施延长18个月。2017年2月13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启动反补贴第四次行政复审调查。

         b.高成本仍是光伏发电发展的主要障碍

         虽然光伏发电价格已大幅下降,但与燃煤发电价格相比仍然偏高,光伏发电仍然受制于领域内的技术限制,高投入和高成本造成了光伏发电项目投资的回收期较漫长。制约光伏发电的技术主要是“电网接入”,由于光伏发电对电网来说,在稳定性方面较差,导致部分光伏发电不能被收纳。此外,光伏发电的非技术成本有增加趋势,地面光伏电站的土地租金、税费等成本不断上升,屋顶分布式光伏的场地租金也有上涨压力,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一定程度上阻碍光伏行业发展。

         ②硅烷偶联剂行业

         硅烷偶联剂是一种绿色环保材料,通过硅烷偶联剂可使两种性能差异很大的材料界面偶联起来,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和粘结强度,从而获得性能优异、可靠的新型复合材料。硅烷偶联剂具有品种多、结构复杂、用途广泛的特点,主要应用于玻璃纤维、表面处理剂、增粘剂、密封剂、交联剂、特种橡胶粘合促进剂等领域,是有机硅行业发展较快的一个分支。

         2006-2014年,我国硅烷偶联剂产能从4.9万吨增长至3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25.42%。截至2016年末,我国具有硅烷偶联剂生产能力的厂家约有60家。其中,华东地区聚集了我国75%的硅烷偶联剂生产企业,产能合计达到12万吨/年,行业内主要企业有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019)、景德镇宏柏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曙光硅烷化工有限公司、荆州江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湖北武大有机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新蓝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根据预测,预计到2020年,我国硅烷偶联剂产能将超过35万吨/年,届时产品规模及质量将会同步提升,下游市场也会随之增长。预计2020年产量约为27万吨,消耗三氯氢硅约21.4万吨。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绿色环保要求的进一步升级,预计未来几年下游行业对硅烷偶联剂的需求将进一步提高。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经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发展,在以“能源金三角”为核心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已经培育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现代煤基能源化工产业体系。到2024年底我国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31万亿元规模,202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54万亿元。

2025年10月28日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目前来看,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全面应用,材料的生产技术也逐渐成为各国的战略性资源,受到极高的重视。2025年上半年中国聚乳酸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4.89亿元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近几年,国内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不断上马,而下游需求尚未有较大提升,存在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如产品市场价格继续在低位徘徊,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乙二醇行业市场规模也呈现出波动的状态,2021年受价格上涨推动,市场规模达到了1125.20亿元,随着产能扩张,2023年乙二醇市场规模940.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氟钛酸钾下游需求快速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为8.24亿元,2024年已经达到10.76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5.76亿元。

2025年10月15日
从“量”到“质” 我国正向“磷强国”进军 绿色转型与产业链优化成重要方向

从“量”到“质” 我国正向“磷强国”进军 绿色转型与产业链优化成重要方向

随着国内新能源产业、磷肥产业等的蓬勃发展,对磷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国内企业加大生产投入,提高供应能力,近年来,我国磷行业供应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我国磷行业主要产品黄磷、磷酸产量分别达到了85万吨、331万吨。

2025年10月11日
我国纯碱行业:供给过剩下价格持续下滑 未来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产业链协同趋强

我国纯碱行业:供给过剩下价格持续下滑 未来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产业链协同趋强

近年来,中国纯碱市场规模整体保持相对稳定,但存在一定的波动。2023年中国纯碱市场规模约为853.36亿元,较2022年増长约140亿元,这主要得益于国内部分大型纯碱企业的产能释放以及下游光伏等产业需求的増长。2025年上半年受市场供给过剩影响,纯碱价格持续下滑,使得市场规模远低于往年同期。

2025年10月04日
双碳政策背景下绿色甲醇逐渐开启商业化落地,船舶、储氢等下游需求成为重要助推力

双碳政策背景下绿色甲醇逐渐开启商业化落地,船舶、储氢等下游需求成为重要助推力

在我国甲醇的下游应用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作为化工原料制烯烃、甲醇燃料和作为化工原料制甲醛,其中烯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橡胶、塑料和纤维等;燃料方面,甲醇可以直接使用或与其他燃料混合使用,近年来,甲醇作为燃料的需求呈显著上升趋势;甲醛用于制造胶黏剂和涂料,广泛应用在木材加工、家具制造和建筑行业。

2025年10月02日
人形机器人利好聚醚醚酮(PEEK)发展,上游原材料实现自主突破

人形机器人利好聚醚醚酮(PEEK)发展,上游原材料实现自主突破

高性能聚合物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高性能高分子新材料。从1960年最初问世的聚酰亚胺到80年代初问世的聚醚醚酮(PEEK),欧美等各大公司先后对这类高性能聚合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尽管研发出了几十个品种,但最终真正有应用价值并实现产业化的品种较少,无论在性能上还是商业价值上都处于工程塑料尖端。

2025年10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