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I浪潮促PCB高端化,高端PCB铜箔需求随之激增
高端PCB铜箔是指应用于高频高速电路、高密度互连(HDI)、IC封装载板、大功率电路等高端印制电路板(PCB)的高性能铜箔材料,包括反转铜箔(RTF)、超低轮廓铜箔(HVLP/VLP)、极薄可剥离/超薄铜箔等。
高端PCB铜箔分类
类别 | 简介 |
RTF | 通过特殊表面处理降低粗糙度,提升与基板的结合力,常用于高阶 HDI 和封装载板,技术代次已从 RTF 1 代发展至 5 代。 |
HVLP | 表面粗糙度≤0.6μm,可减少高频信号传输中的趋肤效应损耗,适用于 5G 通信、AI 服务器、高速数据中心等场景(如英伟达新一代 AI 芯片配套的 HVLP 5 代铜箔)。 |
极薄可剥离 / 超薄铜箔 | 厚度范围:3-12μm(如德福科技 3μm 带载体可剥离铜箔),主要用于 IC 封装载板和挠性电路板(FPC),需解决超薄状态下的强度、均匀性及剥离可靠性问题。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AI服务器与分布式算力集群推动PCB产业高端化进程,高端PCB铜箔迎来发展机遇。在AI服务器领域,AI服务器对HVLP铜箔需求激增(单台用量为传统服务器的8倍),英伟达新一代Rubin平台明确采用HVLP5代铜箔配套PTFE基板,推动价值量提升。在高端封装与HD领域,极薄可剥离铜箔用于芯片封装载板,支撑先进封装技术(如2.5D/3D封装)。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随着AI服务器需求增长、先进封装加速渗透,预计到2030年,全球高端PCB铜箔需求量有望达到20.6万吨,2023-203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0%,届时全球高端PCB铜箔市场规模将达到36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全球高端PCB铜箔行业被日韩垄断,中国企业有望引领新潮流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高端PCB铜箔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高端PCB铜箔核心特点是低信号损耗、高平整度、超薄/超厚规格、优异的导热导电性及与基板的高相容性,直接影响电路的信号传输效率、可靠性及功率承载能力。高端PCB铜箔技术壁垒高,行业呈现垄断格局。根据数据,目前全球高端铜箔约70%市场被日企(三井、古河)和韩企(索路思)占据。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相比之下,国内企业起步较晚,但受益于AI产业发展,正逐步进入供应链中。其中国产HVLP铜箔受限于技术壁垒与验证周期,仍处于放量前夜,是整个PCB高端材料链条中最大的预期差所在。目前德福科技、嘉元科技等企业已实现HVLP1,2产品量产,并且更高级的HVLP产品逐步进入产业链下游核心客户验证体系,有望引领高端PCB铜箔行业新潮流。
国内企业在高端PCB铜箔领域布局情况
企业 | 布局情况 |
铜冠铜箔 | 公司较早立项研发HVLP铜箔,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打破海外技术封锁,有效替代进口产品,目前该产品已成功进入多家头部CCL厂商供应链,订单饱满,公司具备1-4代HVLP铜箔生产能力,目前以2代产品出货为主。 |
德福科技 | 公司2018年起组件夸父实验室,致力于高端电子电路铜箔转型,现阶段产品从性能上完全做到进口替代,公司预计2025年高频高速PCB领域和AI应用终端涉及的公司HVLP 1-4代产品,RTF 1-3代产品出货将达千吨。此外,公司今年6月公告拟全资收购卢森堡铜箔,其主要从事电子电路铜箔中的高端IT铜箔研发、生产和销售,核心产品包括HVLP(极低轮廓铜箔)和DTH(载体铜箔),终端应用包括AI服务器等数据中心、5G基站、移动终端等,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
嘉元科技 | HVLP1-2 已经小批量试产,HVLP-3已通过实验室验证阶段,正在与下游客户进行测试 |
隆扬电子 | 主营电磁屏蔽材料,HVLP5率先完成研发,技术对标三井,目前处于客户验证阶段。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